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优选6篇)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一
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卫生院的财务活动规范、透明,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本文将重点介绍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首先,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一方面,卫生院作为公共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基础,可以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另一方面,卫生院作为经营性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可以确保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卫生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还可以为卫生院的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和数据支持,为卫生院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报告和审计监督等方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制定年度预算和预算执行监督,确保卫生院的财务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避免财务支出的超支或浪费。会计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包括收入核算、支出核算和资产负债核算,通过科学、规范的会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包括资金筹措、使用和监督,通过合理的资金配置和有效的资金监控,确保卫生院的资金安全和有效运作。成本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效益评估,提高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财务报告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结果,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通过及时、准确的财务报告,向内部管理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和决策依据。审计监督是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通过独立、客观的审计监督,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最后,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和共同努力。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卫生院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同时也需要各级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全体员工的合作和配合。卫生院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意识,形成良好的财务管理文化和氛围。
综上所述,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卫生院应重视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实现卫生院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二
卫生院作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卫生院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本文将重点介绍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卫生院,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改进。例如,对于大型综合性卫生院来说,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注重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以确保财务活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避免财务支出的超支或浪费;对于小型社区卫生院来说,财务管理制度需要注重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以确保卫生院的资金安全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在建立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根据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合理的制度内容和流程。
其次,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衔接。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确保制度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例如,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遵循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同时,还需要遵循卫生行业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有关卫生院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和规定。因此,在建立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时,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衔接,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最后,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只有制度得到全面执行和有效监督,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建立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充分考虑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衔接,注重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绩效。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三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制度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制度是一种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四
一、财务处工作制度
1、正确贯彻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暂行办法》等各项财经政策,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监督,严格财经纪律。财会人员要以身作则,奉公守法,同一切贪污盗窃,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2、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作价的规定和《云南省非营利性医疗服务基准价格》等物价政策,合理组织收入,严格控制支出。凡是该收的应抓紧收回。凡是预算外的,无计划的开支应坚决杜绝。对于临时必须的开支,应按审批手续办理。
3、根据医院事业发展计划,正确及时编制年度和季度的财务计划(预算),保证临床和科研经费的需要,办理会计业务。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会计月报、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决算)。
4、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定期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向院领导提供有价值的财务分析资料,以便领导正确决策,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经济核算的管理工作。
5、凡本院对外采购开支等一切会计事项,均应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如发票、账单、收据等)。原始凭证由经手人、验收人和主管负责人签字后,方能以据报销。凡白条子、三联收据、自制收款收据等一律不能作为正式凭据,出差或因公借支,须经院领导批准,任务完成后及时办理结帐报销手续。
6、会计人员要及时清理债权和债务,防止拖欠,减少呆帐。
7、财务部门应与有关科配合,定期对固定资产(房屋、设备、家具、药品、器械等)和流动资产(药品、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等)等国家资财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及时清查库存,防止浪费和积压。
8、每日收入的现金要当日送存银行、库存现金不得超过银行的规定限额。出纳和收费人员不得以长补短。如有差错,由经手人详细登记,每月集中讨论,找出原因后报领导批示处理。
9、会计核算、原始凭证、帐本、工资清册、财务报告、财务决算等,以及会计人员交接,均按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10、加强住院费用管理,实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严格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
二、财务管理规定
1、预算编制按照事业发展计划,采取院领导、财务处、业务部门相结合的办法。由财务科拟定医院年度预算,经院长办公会审议通过,报主管部门批准后,由财务处统一掌握执行。
2、收支预算要参考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对预算年度的预测编制。支出要量入为出,略有结余。
3、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开支标准和开支范围,按照批准的预算和计划所规定的用途,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和手续,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4、购置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和大型修缮(拆改建)项目,要事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议,提出可行性方案,经审计科审计后,报院领导审批,方可购买和实施。
5、在院长统一领导下,各项支出由财务处统一安排,掌握使用,根据批准的预算,由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按制度规定及定额标准,实行指标控制。
6、各职能科室预算内开支,要提出资金使用计划,由财务处审核后执行。超预算或计划外开支,有关科室要提出书面报告,交财务处审核后,由院长批准执行。
7、固定资产实行财务处负责总账,管理部门负责明细账,使用科室负责台账(建卡)的三级账卡制度。
8、低值易耗品实行“定额管理、定期核销、科室核算”的管理方法,根据各科室的实际消耗情况,核定消耗定额,按定额以旧换新。
9、药品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合理核定药库和药房储备资金。
10、卫生材料和其它材料按照“计划采购、定量定额供应”的管理办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购买。
11、专项资金的管理,遵循“先提后用、量入为出、专款专用”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用途和开支范围以及开支标准办理。
12、凡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药品、卫生材料等财产物资的购买,必须办理入库,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以购列支。
13、本规定未尽事宜,按有关制度规定执行。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五
卫生院实行成本核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卫生院管理提出的客观要求,它可以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从而提高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强卫生院的成本管理,切实有效地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和核算组织体系
卫生院应加强对成本管理、核算的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院、科室、个人三级成本核算组织体系。卫生院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成本管理领导小组,成员由院领导、财务人员及有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对全院成本管理工作和核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各相关科室应有兼职的成本核算员,负责基础资料的统计编报工作。
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卫生院的成本核算贯穿于医疗服务活动的全过程,涉及到院内的所有部门和人员。因此必须做好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有关的各项原始记录,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真实、完整。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消耗药品、材料、低值易耗品、制剂等各项财产
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
2、制定必要的消耗定额和人员定额,加强定员定额管理。
3、建立和健全有关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并建立合理的资料传递程序。
4、制定内部结算价格和内部结算制度。
三、卫生院成本核算的原则
为了正确核算卫生院的各项成本,必须讲究成本核算的质量,符合成本核算的原则,成本核算应遵守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即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二)可靠性原则。即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与客观经济事项一致,不能人为提高或降低成本,且这些信息还要有可核实性。
(三)配比的原则。即要求严格遵守权责发生制原则。(四)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
(五)一致性原则。即成本核算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保持一致,使各期的成本资料有统一的口径,前后连贯,相互可比。
(六)重要性原则。即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应作重点核算,力求精确。
四、卫生院成本核算的范围和项目分类
卫生院成本核工业算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并按其经济用途可分类八类:
(一)人员经费:指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险费、其他工资等。
(二)材料消耗费用:指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等。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和维修费:包括所有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查和日常维修费等。
(四)办公用品及水、电、油、邮电、差旅、培训等消耗性费用。
22(五)药品费:指医院药品销售成本。
(六)其他费用:指上述内容之外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卫生院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正确划分费用支出的界限,卫生院发生的下列费用,不应计入成本:
(一)医疗事故赔偿支出;
(二)被没收的财物损失及违反法律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
(三)医院捐赠、赞助支出;
(四)应在职工福利基金中开支的支出;
(五)国家财务制度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五、卫生院成本核算对象
卫生院成本核算的对象包括单位总成本、科室成本、项目总成本和单位项目成本四个层次。卫生院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是医疗项目成本核算,在目前条件下,应先进行科室成本核算,逐步向医疗项目成本核算过渡,有条件的可开展单病种成本核算。
六、医院成本核算的程序
成本核算程序就是卫生院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计入成本的过程。成本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审核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根据成本开支范围,确定哪些费用计入成本,哪些费用计入其他支出或专项资金支出。
(二)直接成本直接计入。对应计入成本的费用要编制费用分配表(如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费用分配表等),少数业务可根据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成本明细帐。
23(三)辅助服务费的归集和分配。对水、电、供应室、洗衣房、总务维修等部门发生的费用进行归集,并按其服务的对象和提供的劳务数量,编制辅助服务费用分配表,计入相关成本明细帐。
(四)管理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对行政管理科室所发生的费用及全院性费用进行归集,月末按一定的方法分摊计入各成本明细帐。
卫生院成本的核算过程,实际上是一定成本核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的过程。在归集和分配费用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对能按某种成本对象直接归集的费用,应直接计入;对于不能直接确定的费用,则要按受益原则,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进行分配再计入。即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人。
七、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研究成本的形成和变动情况,寻求降低成本途径的一种成本管理活动。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对成本计划的执行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卫生院超成本计划的原因;要掌握成本的变动规律,充分挖掘潜力,努力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卫生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成本分析可以采用一般方法和专门方法进行。一般方法的程序是:分析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制订降低成本的措施→编写成本分析报告。专门方法常用的有比较分析法、标准成本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
(一)比较分析法。即计划与实际对比,本期与上期对比,本院与同24类型医院对比。
(二)标准成本分析法。是以预定的服务项目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成本与其相比较,揭示各种成本差异,找出原因,为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资料。
(三)本量利分析法。就是要在既定的成本水平和结构条件下,找出医疗工作量、医疗成本、收益三者结合的最佳点,使医院以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好的收益。
卫生院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提供相关成本资料:可以作为医疗资料分配及投资效益分析等经营决策的依据;可以作为管理者评估营运绩效及控制成本的依据。
八、强化卫生院内部成本管理意识
卫生院实行成本核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内部的卫生资源,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卫生院应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做到人人关心成本核算,个个参与成本管理,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良好的成本管理氛围。因为成本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个人,所以应强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 篇六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会计档案作为经济管理信息资源,反映经济管理面貌的历史资料作用,为单位合理组织业务经营及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有益的经济数据参考资料。依据会计法及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档案分类
本制度所指的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资料档案,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财务软件和会计数据存储介质及其他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指合同、养老金缴纳清册、工资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原始始票据存档等)等五大类,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
乡镇卫生院每月应对会计凭证进行整理装订成册,年度结算后应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会计报表(会计报告)、工资册、药品与库存物资的盘点清单、银行对账单与银行余额调节表及养老金缴纳清册等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并写好案卷目录和年度案卷说明,交会计档案专柜存放。
如进行电算化记账,其电算化会计数据信息应及时备份并以磁带、磁盘、光盘等磁性介质进行保存,防止会计数据信息的丢失;并每月打印会计报表、科目汇总表、余额发生额明细表、往来帐余额表、银行日记帐;年度终了后所有的电算化会计数据应打印输出,以纸介质形式连同其它会计档案、电脑磁盘一同保管。
为了便于档案的统计、保管和查找利用,必须对所有的案卷进行排列和编号。并且在排列、编号上要尽量适应本单位会计档案形成的特点和管理方式。乡镇卫生院的会计档案按“年度—类别—保管期限分类排列法”,即把一个会计年度中所形成的会计档案,分为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四大类。一个单位一年的会计档案经过分类整理、装订、编号,然后都要登记案卷目录。会计档案案卷目录是根据案卷内容和成分按一定次序编排的,用于检索的案卷名册,是揭示和介绍了会计档案的内容,是一个基础的检索工具。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项目主要有:序号、案卷号、案卷标题、起止日期、张数、保管期限、备注等。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
进库档案必须符合标准、妥善保管、专人负责、科学管理、存放整齐、排列有序、查找方便,并要做好防霉、防潮、防火、防盗。对磁介质档案还要做好防磁工作,每年至少翻一次,不断改善保管条件,并要定期组织检查,确保档案安全完整。
要认真做好会计档案资料的利用,为领导决策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对查阅档案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凡内部各职能部门查阅,须经财务负责人批准;外单位查阅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严格按审批内容进行查阅,并办理登记手续,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改、拆封和抽换等。借阅档案归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0天,超期应办理延期手续,到期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催收,并对收回的档案认真检查有无缺损等情况。
全套会计电算化系统文档视同会计档案保管,保管期截止至该系统停止使用或有重大修改后三年;各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第一天算起,分为永久、定期。具体保管期限如下:
1、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分类账)保管期限为15年;
2、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保管期限为25年;
3、会计月报表和其他应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保管5年;年度会计报表与财年度决算报表、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保管期限为永久。
合并、撤销单位的会计档案,应根据不同情况办理移交手续,交接双方要在移交清册上签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要将所管的会计档案向接办人移交清楚,并应上级主管部门、单位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负责监交。
四、会计档案的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单位档案机构会同财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经单位负责人审查签署意见后由会计、档案部门共同派人监销,其中未了债权、债务凭证、建设项目应抽出单独立卷保管,直至债权、债务、建设项目结清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