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优选4篇】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

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的这几天里,我深感受益匪浅。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在研讨会上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数学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并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研讨会上,一位来自江苏的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上的教学经验。她提倡让学生进行数学探究,通过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步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我深受启发,决定在我的教学中也尝试这种方法。

其次,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在研讨会上,有一位来自北京的老师分享了他在班级中开展数学竞赛的经验。他说,通过数学竞赛,学生们可以在竞争中切磋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同时,他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这些经验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决定在我的教学中也引入数学竞赛和小组合作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

最后,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在研讨会上,有一位来自广东的老师分享了她如何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她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她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将在我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新和合作精神,以及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二

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的这几天里,我受益匪浅。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研讨会上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数学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在研讨会上,一位来自上海的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情感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强调,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体验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只有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况下,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她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数学故事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研讨会上,有一位来自湖南的老师分享了他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应用。他说,数学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他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在研讨会上,有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师分享了他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他说,数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他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伦理思考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的分享让我意识到,我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通过数学教育来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我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思路和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将在我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以及思想品质和价值观。我相信,通过这些努力,我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三

  十月底,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1聆听了俞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报告,使我受益匪浅。印象比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俞xx老师的《平均数》,首先是出示课题“平均数”。让知道平均数的学生在一边,并问他们什么是平均数?说不明白的回去坐着,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出示一个题目:小明60米跑了五次,分别是15s、10s、12s、14s、12s,第六次跑60米是多少s?有的学生说:15s太慢,10s太快,12秒正好。有的学生说14s也行。学生对12s和14s进行了讨论,然后学生说13s正好。学生就问:13在这组数据中没出现过?俞老师老师通过在黑板上竖着摆放吸铁石,竖着5个表示15s,竖着2移动,让它们平均起来,正好是13块,而且一样高。俞老师说,13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问:13s出现过,为什么可以?另一名学生说:平均数不一定是出现的数。前五次没有跑13s,并不代表以后不能跑13s。通过这个题给学生讲解了平均数的算法,后进行了练习。

  课结束后,吴xx老师问学生,老师直接给你算平均数的公式不久完了,为何还要上这节课?学生的回答有:通过举例子和生活的联系,使得自己更加明白平均数的作用。如果直接给公式,就感觉很生硬,不太明白。然后老师给学生说明了一下13是怎么来的,平均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平均数是虚拟的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学生虽然以前接触过,但老师通过让知道平均数的学生讲什么是平均数,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了解平均数不真正意义上的平均数,还需要学习。再次老师通过竖着摆放吸铁石,直观的看出和理解平均数。

  强xx老师在课前先和同学们进行了课前交流。师:老师手里有个东西,生:系着绳子的球。然后老师拿着绳子的另一端,手不动。让小球在空中旋转。小球的轨迹是什么?生:圆。师:怎么画?学生说了各种方法。师: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通过微课出示了正确的画法。师:那怎么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学生经过讨论,一根绳子绕一个点一周。然后师生画圆。学生发现:老师用绳子画的很圆,而学生用松紧带画的不圆。老师问为什么?松紧带长度不定。得出了定长。老师问学生:圆和以前学习的图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圆进行了定义,圆心、半径和直径。然后进行了练习,通过练习得出它们的特点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并强调出在同一个圆中。

  自己以前讲过《圆的认识》,通过对比感触很多。原先的课,是直接教学生圆的画法,然后找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和特点。

  而强老师首先是圆的画法,老师通过演示和互动得出画圆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再次圆的特点,半径、直径、边线的特点讲的很透彻,是学生自出探究得到的,而不是老师告诉的。

  通过学习,受益匪浅:

  一是告诉学生公式和学生自主探究出公式,学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是对于一些知识点,多让学生去说去做,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识点就会闪现出来。

  三是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尤其是图形的学习。小学生想象能力比较差,通过操作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是对于数与代数这块,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的算理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五是平时教学中注重化曲为直和割补法等方法的渗透,不要等着用时才让学生想。

全国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学习心得体会 篇四

  十月底,我跟随校领导前往北京学习, 观摩了俞XX、刘XX等几位国内名师的精彩展示课,以及吴XX等几位大师的点评和袁XX等几位专家的报告,使我受益匪浅。令我感触较深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和强XX老师的《圆的认识》。

  第一天先听的是俞XX老师的《平均数》。首先,俞老师先了解了一下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掌握程度,同时活跃气氛。出示导入题目:

  二年级的学生测60米跑,并且要把测的成绩填表。小明跑了5次,分别是15秒、10秒、14秒、14秒、12秒,小明跑60米需要几秒?老师说出情景:小明一开始填了一个15秒,他考虑了一下,擦掉了。又填了一个10秒,后来又擦掉了。他应该填多少合适呢?

  师:为什么把15秒擦掉?

  生:太慢了。师:为什么把10秒擦掉了?

  生:太快了。

  师:最快最慢都擦掉了,那填多少合适呢?

  生:在10秒~15秒之间。之后学生讨论,最后得出13秒是合适的。

  师:小明没有跑过13秒啊,怎么能是13秒呢?有的学生就说,平均数不见得是跑过的数。老师说说5次都跑过哪些秒,然后问:第六次可能是几秒?第七次呢?……

  师:每次都会离13较近,(小磁铁展示,把五次的成绩平均为13秒的过程)

  师:13秒在最中间,虽然没跑出来过,但是接下来的跑步可能会出现13了,13反映了他的真实水平。

  师:正好反映真实水平的数为平均数。接下来老师又问了几个问题:

  (1)举例说明什么地方用到了平均数。

  (2)为什么要学平均数?这些题目有助于学生拓展关于平均数的用处以及加深归于平均数的理解。最后,老师又出了一个课堂练习,内容是这样的:男生女生投篮,男生有5人,分数分别为:4、7、5、4、5。女生有4人,分数分别为:7、3、5、9?问题是哪一组的水平高?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老师又问了三个小问题

  (1)怎么来比?

  (2)如果男生组去掉最后一个,会比较吗?这个问题意在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既可以比较总分,也可以比较平均数。

  (3)两组人数不一样时,可以比总数吗?应该比什么数?怎样比?此时,需要比较的就是平均数了。通过这个题目,培养了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最后,老师总结: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生:真正水平的数,中间数。通过听俞老师的这节课,首先感受到的是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孩子的思维活跃与学习。然后是教师教学首先要自己对于教材深挖,吃透教材,努力做到每一个字都有它存在的意义。

  听的第二节课是强老师的《圆的认识》,强老师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很大的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这种教学风格。课的开始首先用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之后导入对画圆的探究。老师是用一个个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学习的,主要由以下几个问题:

  1、怎么画圆呢?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圆的方法,开拓思维。之后,请学生在纸上尝试画圆。让学生实际的体验,从实际体验中发现问题。

  2、用圆规画圆要注意什么?请学生大胆的发言,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实际的体验,基本上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来画圆要注意的地方。这时老师再出示正规的画圆视频,看完后学生再一次尝试画圆,加深对画圆应注意的点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是对圆的各部分的.探究。由在操场上画圆引入对画圆工具的探讨,进而引入用绳子画圆。由老师(用普通绳子)和学生(用松紧带)在黑板上进行画圆比赛,引入对画圆时相同点的探究。

此时学生很容易总结出来相同点有: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又问圆与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学生说一说。接着顺理成章的引入对圆的各部分的介绍。为了加深对各部分的理解,老师出了两个小问题:

  (1)在画出的圆里找出圆心与半径,并画上。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半径是怎样的线段?然后由半径引入直径的学习,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是否是半径,不是半径而是直径。老师出示判断题请学生判断是否为直径,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直径是怎样的线段,加深对直径的理解。最后就是课堂练习了。

  1、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能清楚看到圆心和半径的圆。

  2、选辐条安装车轮。安装一个半径为3分米的自行车车轮,选什么样的辐条合适?有2分米、3分米、5分米、6分米的,请学生说一说选3分米的辐条的原因。得出半径长度都相等。由这个问题引入对半径的数量的探究,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请学生说一说选6分米的辐条的原因,进而得出直径=2半径,又问在不同的圆上也可以吗?进而得出结论,在大小一样的圆上,直径=2半径。

  听完这两个老师的讲课,我明白了以下几点:首先,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学生的思维能迸射出更多的火花。其次,就是讲课时对于知识传授的梯度一定要把握好,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知识。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课本,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了。

相关文章

小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小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1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
心得体会2015-08-08
小学微课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优质6篇)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今年寒假,我在xx市xxxx公司应聘上了服务员这一职业,并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工作。作为一名大学生,第一次参加工作,进行社会实践,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虽然时间短暂,但感触颇多...
心得体会2012-02-06
大学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优质6篇)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及感悟(精彩5篇)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及感悟【四篇】 【#心得体会# 导语】家长学校是以婴幼儿、中小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以传授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业余教育形式。任务是促进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配合学校教育...
心得体会2011-09-01
家长学校心得体会及感悟(精彩5篇)

教育教学交流心得体会【经典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交流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教...
心得体会2011-02-09
教育教学交流心得体会【经典6篇】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6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要如何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活动...
心得体会2013-04-08
地理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6篇)

七年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汇编(精简3篇)

七年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汇编【四篇】 【#心得体会# 导语】军训结束了,回想起来,这次军训不仅是有趣,更重要的是让我们体会一下军人叔叔的生活,锻炼自己的意志。下面是为您分享的七年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
心得体会2019-03-07
七年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汇编(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