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经典6篇)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
在家校合作讲座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校合作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这次讲座以“提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主要讲述了家校合作的意义、方法以及案例分享。通过听取专家的讲解和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意识到家校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而学校则是他们的第二课堂。只有通过家校合作,家庭和学校才能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温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学校则可以提供系统的知识和学习资源。只有两者密切合作,才能使孩子在学业、品德、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讲座中介绍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其中,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座谈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班级的教学情况。同时,家长还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此外,学校也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反馈给家长。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家校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和支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最后,讲座中还分享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家校合作的巨大潜力。通过家校合作,一些学校成功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加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等。这些成功案例让我深信,只要家校齐心协力,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过这次家校合作讲座,我对于家校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将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关爱下茁壮成长。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二
在家校合作讲座中,我深感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次讲座以“提升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通过专家的讲解和案例分享,使我对家校合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讲座中强调了家校合作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家校合作是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只有家庭和学校紧密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只有两者密切合作,才能够形成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温暖的成长环境和家庭教育,学校则可以提供专业的知识和学习资源。只有两者相互支持,才能够使孩子在学业、品德、社交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其次,讲座中介绍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方法和策略。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座谈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班级的教学情况。同时,家长还可以与教师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孩子的成长问题。学校也需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反馈给家长。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家校之间可以形成互补和支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最后,讲座中分享了一些家校合作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家校合作的巨大潜力。通过家校合作,一些学校成功地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培养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加强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等。这些成功案例让我深信,只要家校齐心协力,以孩子的发展为中心,就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过这次家校合作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我将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只有家校合作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三
每个家长作为初学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摸索着前进的。我也和所有的父母一样,也有“望子成龙”的“理想”,可是怎么教育却感到非常困惑甚至是棘手,可这仅仅只是育儿漫长过程中最基本的一步,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父母课堂》告诉我:儿童心灵的启蒙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而是要培养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来好好发现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并鼓励他成为的自己。我们要给孩子提供好的土壤,让他能够发芽、成长。杨绛先生说过“好的教育首先是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而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这就要求做父母的我们平日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共同学习进步。
学习方面,我们要求他上课会听讲,学会基本知识并会应用就行,不是特别在意考试的分数,而是针对孩子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情况与孩子进行交流,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辅导,尽量让孩子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同时,我们也会不定期的就孩子在校的表现与老师进行沟通,做到有问题及时督促改正。让孩子快乐学习,享受学习的过程。
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我特别重视孩子的阅读,为孩子开启阅读之门,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贵在坚持,要保证孩子每天的阅读时间,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书,定期给他买书,养成正确的好的阅读习惯,好的书籍会让孩子记住很多优美的词句并运用到作文中,帮助提高写作水平,我们家每周都有亲子阅读和讨论书籍时间,让他感受到读书的快乐,习惯成自然,每天他不看会书就觉得少了什么。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行可以让孩子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边走边听边看,那种感受是入了骨髓的,是可以存在记忆里的。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每年的寒假和暑假我都会带他去外地旅游自由行,自己提前做好攻略,网上自订住宿,机票,虽然麻烦,但是适合亲子游,一切都是慢节奏的,有名胜古迹的地方就多停留一会儿,讲讲历史典故,让他自己通过自己的语言把旅途所见所闻以录音、日记或者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开始适当的让爱美食的他自己做美食攻略,今年带他去西安、重庆、北京等,就是他负责查找的,提供的几个地方还不错。并且写作文时文字越来越生动,内容越来越丰富。
在孩子的家教上,我特别注意行动力的培养。做孩子的游戏玩伴,不仅增进亲子感情,还能培养他的行动力和学习能力。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和科学的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保持平和心态,胜不骄败不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很多时候,我们往往知道该做什么,却没有做的力量,或者不知道如何做到。
光想不做、光说不练或者凭一时的情绪简单做做,都是靠不住的。在孩子的教育上,不仅仅需要讲道理,更多地给孩子提供一个实践行动的氛围,使孩子们在行动中培养行动力,才可以让我们的下一代学得更好、走得更远。龙应台说过“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这也是我对孩子未来的希冀。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四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己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己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己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五
隆重的家长会终于落下帷幕了,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家长,我长长地舒了口气,置身焕然一新的教室,还留存着浓浓的爱意,我倍感欣慰!是啊,长达一个月的精心准备,凝聚了我和孩子们无数的心血!
一、家长会,它是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是展示自身素质的最佳平台。
我在最初设定的大体框架上,重点穿插了“孩子的变化”这一板块,让家长们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孩子小学仅仅半个月时间里,学习及行为习惯变化的有多么的大,几易其稿,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一份令自己和家长满意的答卷。
二、家长会基本情况
首先,针对五年级学生,学校先组织了集体的会议,具体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详细要求和纪律,充分展示了学校的教学设施条件及成绩。然后是分班召开,由班主任老师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具体的介绍和事项安排。我班具体介绍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学校的近段表现,还有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纪律,学习,生活方面的要求。令家长都特别的积极和支持。
三、意见建议
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部分家长还向学校和老师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现在简要总结如下:
1、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重视安全知识的学习,在学校周边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2、学校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更全面的成长。同时希望不要因为太多的活动耽误过多的孩子学习的时间。
3、教师应该在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多下功夫,加强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的联系。
四、总结反思
从会后与家长的交流和周一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本次家长会开得相当成功,有效地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联系和交流,通过报告会学生家长也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家长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加强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共同配合,教育好每一名学生。
家校合作讲座心得体会 篇六
认真聆听了杨老师关于自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的一些举措,收获很多,杨老师工作得法,家校沟通顺畅,是一位有心有爱有法的好老师。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育,和谐顺畅的家校关系有利于学生成长,对班级各项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家校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正如杨老师所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老师和家长是“战友”而不是”对手“。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和家长各自忙于孩子的学习,而常常忽略了家校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特别是家长会双家长出席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缺乏对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杨老师的讲座很务实,工作收放自如很有章法,为一线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指明了方向,分享了举措。杨老师以“五个一”促进家校合作,制作一个档案,诠释了教师对学生的用心;组织一场活动,展示了教育的智慧;拍摄一张照片,发现平时看不到的美;认识一位忙人,深入了解每一位家长;写好一封书信,纸短情长,情真意切。致力于创建和谐融洽的家校关系,目标一致,让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中成为的队友,从而构建“家校共育”目标,值得我们一线班主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