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推荐3篇)
专家解读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 篇一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的过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对于家长们来说,幼小衔接是一个让他们感到困惑的时期。他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困惑,我们请来了教育专家,他们对于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在幼小衔接时期,家长们最常见的困惑之一是孩子是否应该提前学习。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小学阶段会跟不上其他同学,因此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一些小学知识。然而,教育专家表示,幼小衔接时期的孩子更应该注重培养好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不是过早地开始学习小学知识。专家建议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游戏和探索来发展他们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另一个常见的困惑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小学的学习压力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困惑和焦虑。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家长们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其次,家长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小学准备活动,如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交流等,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最后,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面对小学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们关心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期是否应该选择特长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专家认为特长班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潜力,培养兴趣爱好,但也有专家认为特长班可能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家长们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参加特长班时,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以及特长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孩子是否应该提前学习、适应小学生活以及是否应该选择特长班等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教育专家的建议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沟通和参与小学准备活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并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决定是否参加特长班。希望这些专家的解读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幼小衔接时期顺利成长。
专家解读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 篇二
幼小衔接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家长们感到困惑的时期。在幼小衔接时期,家长们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让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了解决家长们的困惑,我们请来了教育专家,他们对于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解读和分析。
在幼小衔接时期,家长们最常见的困惑之一是孩子是否应该提前学习。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小学阶段会跟不上其他同学,因此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学习一些小学知识。然而,教育专家表示,幼小衔接时期的孩子更应该注重培养好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不是过早地开始学习小学知识。专家建议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游戏和探索来发展他们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另一个常见的困惑是孩子适应小学生活的问题。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会因为小学的学习压力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困惑和焦虑。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家长们应该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其次,家长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参加一些小学准备活动,如参观小学、与小学生交流等,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最后,家长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面对小学生活中的挑战。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们关心孩子在幼小衔接时期是否应该选择特长班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专家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专家认为特长班可以帮助孩子发展潜力,培养兴趣爱好,但也有专家认为特长班可能会给孩子增加过多的学习负担,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家长们在决定是否让孩子参加特长班时,应该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以及特长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孩子是否应该提前学习、适应小学生活以及是否应该选择特长班等问题上。对于这些问题,教育专家的建议是: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基本的生活技能,通过沟通和参与小学准备活动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并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决定是否参加特长班。希望这些专家的解读能够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在幼小衔接时期顺利成长。
专家解读幼小衔接时家长们的困惑 篇三
幼儿园篇提问,提问,提问……
故事因为想象而丰富
李老师给孩子们看一张图,应该是一间餐厅。故事里的主人公兔奶奶坐在桌子的一端,这是一张长方形西式餐桌。
“你们觉得这个图画里面,应该还有一个谁,坐在兔奶奶在的这张大桌子边上?”
“兔爷爷……”孩子们奶声奶气地集体回答。
“那兔爷爷为什么不在这里呢?”老师的这个问题,似乎有点难,一时半会没有谁马上举手回答的。“兔爷爷应该年纪很大了,只有兔奶奶一个人在桌子边上坐着了,那兔爷爷可能会去哪里了呢?”老师用自己的方法暗示着。
很快,有小朋友喊了出来,“兔爷爷去世了”、“兔爷爷上天堂了”。
很快,李老师的故事,已经讲到兔奶奶有六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因为自己的生活,而离开了兔奶奶。李老师问,“现在兔爷爷已经上了天堂,如果兔姐姐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宝宝来看兔奶奶,兔奶奶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话,大桌子旁,会坐着几个人啊?”
结果,答案从7个,一直跳到了12个。李老师继续引导大家,“少了一个兔爷爷,但是多了两个兔宝宝,如果你用算术题的式子列一下,会不会有准确的答案呢?”
一位男生举手,“老师,8-1+2,应该是9个!”
“你真棒!那大家看到,兔兄妹们都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他们现在开心地在一起吃饭,我们应该感谢谁呀?”
“感谢兔奶奶,因为她守着大桌子,并且把兔兄妹们养大了!”
娄老师在让大家认读课题“幸福的大桌子”后,问同学们,“你们家有大桌子吗?”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有”!“那,大桌子是用来干什么的呀?”
生一:“大桌子是用来做作业的!”
生二:“大桌子是用来吃饭的。”
师:“嗯!大桌子可以用来做很多事情,大家看,这个故事里写着,大桌子前,兔奶奶独自坐着。这个‘独’字是生字,看看图,猜猜‘独自’是什么意思呢?”
生:“‘独自’就是一个人。”
师:我们可以看图想想生词的意思。
“那同学们如果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大桌子边上吃饭,那就不是独自一人啦,那会变成什么样呢?”娄老师边说,边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两个字,同学们看了,有识字较多的同学马上认出来,并说,“热闹!”其他同学陆续回应,“热闹……”
故事里,兔奶奶回忆几年前,兔兄妹们还在家里的时候,他们会在大桌子上写作业,看图画书,下棋,娄老师提出,让大家换一种说法。“兔兄妹们还在家时,他们在大桌子上,有时做什么,有时做什么呢?”
生:“他们有时写作业,有时看图画书,有时下棋。”
师:“那谁来用有时……有时……来说说,自己和爸爸经常在大桌子上聊什么呢?”
生:“我们有时聊我的学习,有时聊他的工作,他们有时还打麻将……”
又认字又造句
故事因为学习而升华
文/记者 叶向挺
摄影/记者 王一
视频/记者 黄洪连
长江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室。
30余位家长安静地坐在教室的后排,马上要开始的,是星辰幼儿园园长李爱志给大家带来的一堂课。
这是我们经典学堂第一课印象之旅的课堂。为了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幼小衔接时,家长们心中的困惑,长江实验小学特意请来了幼儿园老师,和小学老师一起,对同一本绘本进行解读。
之所以有这样的设计,源于家长们心中的困惑: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识字了吧,我们是不是该再教他们一些?我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但是现在讲故事的方式,到了小学之后,是不是应该换了?或者,我还应该继续讲故事吗?孩子上了小学就要开始遵守纪律了,这习惯问题,现在该怎么处理?……
家长的问题有一箩筐,没有办法逐一来解答,如果可以,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的不同的课堂吧!也许从中可以有一些大致的操作方向。
两位老师选择了一本绘本。这是一个有关亲情的故事,《幸福的大桌子》:大桌子陪伴着兔子一家成长,小兔子长大后纷纷离家,最后只剩下兔奶奶和充满回忆的大桌子……
衔接,从“生活过渡到学习”
两堂课,一个半小时。
“我以前给自己的孩子讲故事,就只是我讲给他听,然后他会突然提出一些问题,我再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我自己的理解来告诉他,但是听了李老师的课,我突然发现,为什么孩子会突然问我问题,是因为他在听的时候,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进行思考。”课后,一位妈妈马上和老师们聊起了自己的听课感触。
李爱志显然对这位妈妈的理解表示赞同,“其实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前肯定不是一张白纸的,幼儿园在上课的时候,即便是语文课,也不仅仅是讲故事,也会有简单的数学,甚至科学等等的知识点,孩子们很聪明,马上就懂的。”
“所以说,如果要让孩子上小学之后,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还是应该让他们接触一些小学的内容的,比如识字、拼音、算术等等。”一位家长马上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但是我怕我们教了之后,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方法,毕竟小学也有自己的教育规律啊!”
娄屹兰觉得,其实对于家长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关键在于家长自身的心态。“家长首先要相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其实,他们并不讨厌语文,也不讨厌数学,如果我们能够像介绍‘肯德基’、‘电动游戏’一样介绍我们的语文、数学,孩子怎么会不喜欢呢?简单地说,幼小衔接,就是要让孩子从认知过渡到求知。关于这一点,仔细解剖今天的两堂课,大家兴许会有一些答案。”
剖面一:
都以兴趣做支撑,但性质不同
有家长注意到,娄老师一开始上课,就开始抓孩子们的注意点。
“娄老师说,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但是还有一双小眼睛没找到。那时候我看到最在后排的一个男生马上挺了挺腰。但是李园长在上课一开始,没有这部分环节,就马上让大家来看一张图,孩子们好像也都注意到了投影仪上的那张图中去了。”
也许,这就是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李爱志说,对于幼儿园来说,虽然也要培养孩子的诸多习惯,但是对于课堂的概念,并没有小学那么严格,“幼儿园的孩子,玩是最能吸引他的。但进入小学后,孩子的主导活动由游戏转为学习,他们要在课堂上认真地、系统地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完成各科作业,并要认真遵守学校、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
小学阶段已经有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兴趣培养更重视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兴趣。上课中,娄老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结合学生需求和兴趣点,努力营造生活式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在角色朗读、在表演等形式,快乐地提高听说读写算的能力,在学习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不得不承认拼音对学龄儿童来说,显得比较抽象,汉字的学习也不是像玩游戏那么有趣,但是如果我们能赋予拼音汉字以生活的内涵,学习起来就会觉得很快乐。”教学的目标应该让孩子了解汉字,喜欢汉字,而不是用古板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对识字望而却步。
剖面二:
都是参与到课堂,但目的不同
娄屹兰的话,实则已经涉及了幼儿园和小学不同的学习目的。对此,家长自然也是有同感的。
有一位妈妈就说,李园长在上这堂课的时候,会注意到情感教育,因为她会问孩子们,为什么大桌子会觉得幸福?自己可以给自己的奶奶或外婆做什么事,让他们觉得幸福?但是娄老师却没有在课堂上给大家“为什么大桌子是幸福的”这个答案。
“其实我刚刚又问上课的一位同学,为什么大桌子是幸福的?她对我说,因为兔奶奶一家人可以坐在它身边开开心心地一起吃饭。其实这个孩子上课时的表现并不活跃,但是她在思考,她其实读懂了。”娄屹兰说,在小学的课堂里,教师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专注地倾听,小学课堂应该像一首歌曲,时而有学生静静思考,时而有孩子踊跃发言,时而有同伴的热烈交流。总之,在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让孩子悟出学习需要有静静地思考,积极地表达,同伴的合作。 ”
长江实验小学是杭州最早实践小班化教学的学校之一,为什么要做小班?就是要让每一个老师都能真正关注到每个孩子,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不仅学到知识,获得“鱼”,更重要的是能了解学习方法,获得“渔”。但幼儿园显然不是如此,他们在课堂中,会有许多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联想,也会穿插其他学科的内容,比如李园长在课上就穿插了十以内的加减法,“情感教育是幼儿园阶段很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对以后的学习不显生疏,我们也会夹杂一些其他学科的内容,其实幼儿园大体都是这么在操作的,其实相当于是在打基础,目的,是为了适应以后的小学学习。”
两个阶段
我们的该与不该
家长们的困惑:
两个阶段
我们的该与不该
“孩子提的问题肯定是肤浅,不贴切,甚至幼稚可笑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讥笑孩子,也不能随口瞎说。因为孩子是天真的,他们对家长往往是崇敬而信服的,对家长的信口回答也会当真,牢牢记在心里,形成不正确的观念。”有家长开始传授自己的经验,“‘我以前学习也不好,现在混得照样不错’,‘遗传,没办法的’这种话,真当不能在孩子面前说!因为孩子有很多年的书要读,这样的话,会让他不把学习当回事或者彻底失去信心的。”
但和经验相比,更多的家长则表示了自己心中强烈的困惑:孩子要升学了,我到底该做些什么,又不该做什么?
一位家长有备而来,因为他给老师们讲了三个案例:
案例一:孩子在幼儿园就学会了不少拼音、汉字和数字,进入小学以后一开始在学习上比较主动,相比其他学生略占“上风”,但一二月后,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因为他对于一年级课本不再有新鲜感,或者是觉得自己已经学会,产生骄傲、自负、厌学情绪,上课不愿意听。
案例二:孩子在幼儿园没有接触过拼音,进入小学后很多同学都学过,学习和考试都很轻松,单元测试他只对了三分之一,妈妈失望之极,自己和他爸爸都是大学生,怎么自己的孩子表现这么差?妈妈专门找了一个老教师带孩子,第二个月,听说都没有考及格……
案例三:孩子很聪明,可进入小学后的第三天爸爸就被老师请到了学校,说孩子上课捣乱,课上到一半自己就跑到教室外面玩起来了,说他也不听,家长很头疼。
家长们一系列的问题,老师们会做何解答?明天,我们继续完成给面临幼小衔接问题的家长们的这份“学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