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安全用电教案3篇【经典3篇】
幼儿园小班安全用电教案3篇 篇一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用电教案——认识电器与用电安全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一些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灯、电风扇等;
2. 了解电器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3. 学习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幼儿的用电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电器的基本认识
a. 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器设备,如电视、电灯、电风扇等;
b. 图片展示电器设备,并让幼儿说出设备名称;
c. 讲解电器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2. 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a. 引导幼儿讨论电器的使用场景,如在家、在学校等;
b. 教授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如插拔插头时要保持干燥的手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等;
c. 强调不玩弄电器、不私自接触插座等安全注意事项。
3. 用电安全小常识
a. 介绍电器的危险性,如触电、引发火灾等;
b.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电器的习惯,如不将插头插在易接触水的地方,不将电器放在易燃物附近等;
c. 教授紧急情况下的求救方法,如发生触电时要立即向成人求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电器设备图片,引导幼儿认识电器设备的名称。
2. 概念讲解:简单介绍电器设备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3.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正确使用电器的场景,如开灯、开电视等。
4. 安全提示:向幼儿讲解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示范。
5.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电器的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汇报。
6. 知识巩固:通过游戏、绘画等形式,让幼儿巩固所学的电器与用电安全知识。
7. 结束:回顾教学内容,强调用电安全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用电安全规则。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是否能正确模拟使用电器的场景;
2. 听取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情况,查看他们对电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理解程度;
3. 检查幼儿绘画作品或游戏表现,评估他们对用电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观察家庭中的电器设备,与家长一起讨论电器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2. 指导幼儿制作用电安全宣传海报,与其他班级分享;
3. 安排幼儿参观学校电气室,了解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安全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将认识到电器的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掌握正确使用电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用电安全意识,为幼儿园小班的安全用电奠定基础。
篇二
标题:幼儿园小班安全用电教案——学习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危害;
2. 学习正确的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方法;
3. 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和求助意识;
4. 提高幼儿的用电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电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危害
a. 介绍电器事故的常见类型,如触电、电器起火等;
b. 强调电器事故的危害,如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
2. 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方法
a. 讲解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基本步骤,如切断电源、用毛巾或水灭火等;
b. 强调不随意接触触电者、不用水救火等安全注意事项。
3. 自救能力和求助意识的培养
a. 引导幼儿讨论电器事故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如趴下时不要碰触地面,用湿布捂住口鼻等;
b. 教授幼儿紧急情况下向成人求助的方法,如大声呼喊、拨打紧急电话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电器与用电安全知识。
2. 概念讲解:简单介绍电器事故的常见类型和危害。
3. 应急处理演示:示范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基本步骤,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 小组活动:分组讨论电器事故发生时的自救方法和向成人求助的方法,并进行汇报。
5. 应急处理练习:通过模拟电器事故的情景,让幼儿练习应急处理的方法。
6. 角色扮演:安排幼儿分角色扮演电器事故的应急处理情景,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和求助意识。
7. 结束:回顾教学内容,强调掌握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方法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用电安全意识。
四、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应急处理练习中是否能正确执行应急处理的步骤;
2. 听取幼儿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中的发言情况,查看他们对自救方法和求助意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
1. 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电器事故应急处理方案,并进行演练;
2. 引导幼儿观察电器使用场所的安全状况,如插座是否装有防护盖等;
3. 安排幼儿参观消防站或急救中心,了解电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急救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将学会应急处理电器事故的方法,培养自救能力和求助意识,提高用电安全意识,为幼儿园小班的安全用电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幼儿园小班安全用电教案3篇 篇三
【#教案# 导语】现如今的家居生活中,谁也离不开电。 大家都知道用电,但是如何安全的用电,却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
活动过程: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学习词汇:插头、插座、触电。
3、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4、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卡片。
2、电线若干、插座若干。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起幼儿谈话兴趣,启发幼儿讲述电的用途。
(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这时候我想看书怎么办?
(2)、天气非常热,我想在一个凉爽的环境里工作,怎么办?
(3)、房间的地毯上落了许多灰尘,我想把它打扫干净,用什么?
(4)、灯、电风扇、空调、吸尘器,要让它们工作起来,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需要用电?
小结:电有这么多的用处,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2、请幼儿取出操作卡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帮助幼儿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1)、提问:这只小熊做得对不对?这样做会怎样?为什么?
出示一段电线,让幼儿观察它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知道电线的内层是一根铜线,可以传电,外层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它没有电。如果电线的保护层被损坏,人们就可能碰到电,电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2)、提问: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这样做对不对?会发生什么问题?
出示一个插座,让幼儿观察插座的基本结构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插座内有铜片或是铜丝是带电的,外层是塑料做的盒子,起保护作用。如果将手或其它东西伸进插孔,接触到铜片,电就会传到我们身上,伤害我们。
(3)、提问: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会发生什么事?
小结:水是可以传电的,如果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使用,会发生漏电。
3、总结:
电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如果不正确使用电器,就会给我们带来危险。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还要提醒周围的人也要安全用电。
篇二
活动目标1、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2、有安全意识,知道电是危险的,小朋友不能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事先对要用到电的电器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教室里哪些东西要用到电?
教师小结:这些电器都要接上电才能使用。
2、请幼儿找一找教室里的电源插座和插头在什么地方。
3、讨论:幼儿园的插座为什么要安装的这么高?
(让幼儿知道电插头、电源插座都是危险地东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内,人就会触电,会有生命危险。)
4、请幼儿看教师拿插头时的姿势和抓的位置,让幼儿知道插孔内有电,插头上的小铜片能把电通过电线传给录音机,所以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到插孔内。
5、组织幼儿讨论:用电时要注意什么?
(知道潮湿的东西不能靠近电器,这样会漏电,电器不能与潮湿的东西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灾,手湿的时候也不要去插插头,以免触电。)
6、教师小结:小朋友不要自己去插插头,要请大人帮忙。电器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要用干粉灭火器,如果发现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他,人会导电,要用木质品把电器与人分开,切断电源。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篇三
活动目标: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
(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
(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