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精彩6篇】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一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以下是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壳是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态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液态铁镍合金组成。

3.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坐标。

4. 地球的大地形和水系

地球的大地形包括陆地和海洋两个主要部分。陆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壳部分,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海洋地壳部分。地球上的水系包括江河、湖泊、海洋等。

5. 中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地带、高原地带、盆地地带、平原地带和沿海地带等。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等。防灾减灾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7.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居民总数。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以上是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的形态和特征,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二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高中地理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和地理现象的认识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学科。以下是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地理学研究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的球体,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壳是最外层的固态岩石层,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固态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液态铁镍合金组成。

3. 地球的运动与地理坐标

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地理坐标是用来表示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经度和纬度两个坐标。

4. 地球的大地形和水系

地球的大地形包括陆地和海洋两个主要部分。陆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地壳部分,海洋是地球表面的海洋地壳部分。地球上的水系包括江河、湖泊、海洋等。

5. 中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包括高山地带、高原地带、盆地地带、平原地带和沿海地带等。中国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6.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火山爆发、洪涝、干旱等。防灾减灾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害。

7. 人口与城市化

人口是指一定地理区域内的居民总数。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它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以上是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地球的形态和特征,进而更好地适应和利用地理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三

  立春:2月4日—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2月18日—20日,

  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

  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

  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每年4月5日(或4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

  4月20日前后,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

  5月5日或6日。“立夏”,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

  5月20日或21日叫“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

  6月6日前后,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

  6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

  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

  7月23日前后,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

  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

  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

  9月8日前后,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

  9月22日前后,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

  10月8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

  10月23日前后为“霜降”,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

  每年11月7日前后。

  小雪:

  11月22日前后为“小雪”节气。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

  12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

  1月5日前后,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

  1月20日前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四

  陆地水和水循环

  (1)陆地水体类型:

  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地表水:江河水、湖泊水、冰川

  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静态水资源:冰川、内陆湖泊、深层地下水

  动态水资源:地表水、浅层地下水

  目前,冰川是地球上淡水主体,分布于两极与高山地区,直接利用少;地下水是淡水第二主体,但主要为深层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动态水是人们开发利用的重点,其中以河流水最为重要。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水源补给类型补给时间补给特点我国分布地区

  雨水夏秋季节水量变化大东部和南部

  冰川融水主要在夏季补给有时间性,水量稳定西北地区

  湖泊水全年有调节性,水量稳定东部

  地下水全年水量稳定,与河流有互补关系普遍

  (3)水循环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海陆间大循环(蒸发(包括植物的蒸腾),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和地下径流四个环节,陆地循环,海洋循环。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五

  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高一必修一地理知识点整理 篇六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值;回归线之间地区,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相关文章

元旦初中联欢晚会结束语(精简3篇)

导语:元旦,来杯甜橙汁,愿你心想事成,来杯苹果汁,愿你如意平安,来杯香梨汁,愿你远离烦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旦晚会结束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相关的知识,请关注! 元旦晚...
初中资料2016-06-02
元旦初中联欢晚会结束语(精简3篇)

初一数学科学记数法过关训练题(最新3篇)

初一数学科学记数法过关训练题(含答案) ◆随堂检测1、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 的形式,其中 像这样的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2、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下列...
初中资料2011-07-04
初一数学科学记数法过关训练题(最新3篇)

初中英语听力300题每日练习(优选3篇)

初中英语听力300题每日练习 ★英语听力频道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英语听力300题每日练习,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英语听力频道。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队菌5段对话,每段对...
初中资料2019-06-09
初中英语听力300题每日练习(优选3篇)

初一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整理【优秀3篇】

初一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整理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整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地球?水球?  1.海陆分布的比例:地球表面71%是...
初中资料2015-09-06
初一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整理【优秀3篇】

七年级暑假生活答案【经典3篇】

七年级暑假生活答案 以下是初一频道为大家提供的《七年级暑假生活答案》,供大家参考! 相关推荐:练习册答案|作业本答案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期末试卷|暑假作业答案1.(1)chēn zhà dǎo xi...
初中资料2012-03-01
七年级暑假生活答案【经典3篇】

最美的笑容(优选3篇)

一阵接着一阵的寒风,吹散了回忆,相片中最美的笑容,使我想起那年夏天,那年我们一起挥洒青春、那年我们的点点滴滴,一幕幕散在月光。我的思绪,被卷入了初中三年的生活里 那一年,我们都还一脸稚嫩。一个个懵懵懂...
初中资料2017-06-03
最美的笑容(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