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6篇)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在生物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生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1.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还包含细胞核。
2. 遗传学:遗传学研究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遗传学的重要原理包括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
3. 进化论:进化论认为物种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作用。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物种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
4. 生物分类学:生物分类学研究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可以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5.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包括生态系统、食物链、生物多样性等。
6. 免疫学:免疫学研究生物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机制。免疫学的重要原理包括免疫记忆、免疫应答和免疫耐受等。
7.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概念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激素调节等。
8. 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的生理过程和机能。动物生理学的重要概念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9.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分子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等。
10.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发育过程和机制。发育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包括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等。
以上只是生物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生物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入。希望读者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涉及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本文将对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1. DNA: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DNA由核苷酸组成,包括脱氧核糖、磷酸基团和碱基。DNA的结构是双螺旋状的,由两条互补的链组成。
2. 基因:基因是DNA分子上的特定序列,它决定了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产生蛋白质,从而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3. 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DNA分子在有丝分裂时可见的结构。人类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染色体携带了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4.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地球上生物体的重要氧化剂。
5.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细胞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类型,其中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
6.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间遗传物质的差异。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也是生物学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7. 进化:进化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发生的适应和变化过程。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它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多样性和关系。
8.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丰富程度。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9.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原理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组的改变和调控。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0.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体的特性和生命过程进行工程和应用的科技。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是一些重要的生物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生物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和掌握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和生物世界的多样性。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名词:
1、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很少的元素。如:Fe(铁)、Mn(门)、B(碰)、Zn(醒)、Cu(铜)、Mo(母),巧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生物体必需的,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如:C(探)、0(洋)、H(亲)、N(丹)、S(留)、P(人people)、Ca(盖)、Mg(美)K(家)巧记:洋人探亲,丹留人盖美家。
3、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这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4、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说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着差异性。
语句:
1、地球上的生物现在大约有200万种,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3、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重要作用:
①C、H、O、N、P、S6种元素是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大约占原生质的97%。
②.有的参与生物体的组成。
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植物体内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影响受精过程。)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细胞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生命特征。细胞以分裂方式增殖,通过它,单细胞生物能产生后代,多细胞生物则可以由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和分化,最终发育为一个多细胞个体。在增殖过程中可以将复制的遗传物质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可见,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它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开始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此,包括分裂间期期和分裂期。
1、分裂间期
分裂间期特征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增长,对于细胞分裂来说,它是整个周期中为分裂期作准备的阶段。
2、分裂期
(1)前期
最明显的变化是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此时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称为姐妹染色单体。同时,核仁解体,核摸消失,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2)中期
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
每个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运动。
(4)末期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逐渐变成丝状的染色质,同时纺锤体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现,将染色质包围起来,形成两个新的子细胞,然后细胞一分为二。
(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比较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植物的激素调节
1. 达尔文的实验
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 鲍森·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 拜尔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4. 温特的实验
实验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产生:植物体内?运输途径: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
5. 植物激素?
作用: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实质:微量有机物
[解惑]
(1)温特实验之前的实验结论中不能出现“生长素”,只能说“影响”。
(2)证明“影响”是“化学物质”而非其他信号,并对该物质命名的科学家是温特;提取该物质的是郭葛,其化学本质为吲哚乙酸,由色氨酸合成。
(3)上述实验中都设置了对照组,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
6、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3)运输
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
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7、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
(1)实质: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浓度: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2)表现器官:敏感程度:根>芽>茎
发育程度:幼嫩>衰老
(3)尝试对生长素的两重性作用曲线进行分析
曲线中OH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曲线中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 ?H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g。
④当生长素浓度小于i时促进植物生长,均为“低浓度”,高于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成为“高浓度”,所以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
⑤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为大于m小于2m。
⑥若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茎的背地性,且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0小于m。
8、顶端优势
(1)现象: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高,发育受到抑制。
9、生长素类似物:
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生理效应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生长素的作用机理: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
10、各种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协同作用的激素
①促进生长的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
②延缓叶片衰老的激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拮抗作用的激素
①器官脱落
②种子萌发易错警示 与各种植物激素相联系的5点提示:
(1)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合成的微量有机物,激素种类不同,化学本质不同。
(2)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其他植物激素没有。
(3)植物激素具有远距离运输的特点,激素种类不同,运输的方式和方向不一定相同。
(4)植物激素具有调节功能,不参与植物体结构的形成,也不是植物的营养物质。
(5)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的生长素更有效,其原因是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因而能长时间发挥作用。
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六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
(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
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
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
a、CO2的固定:CO2+C52C3
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