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优秀6篇】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在高一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装,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包含各种细胞器和溶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活动的调控。
2. 遗传与进化
遗传是指生物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性状。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了解了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的遗传规律。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并发生变异。我们学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
3. 生物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我们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同时释放出能量。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氧化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4. 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我们学习了生物分类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了不同类群的特征和分类关系。同时,我们也了解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方法。
5. 生物的生长与发育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和数量的增加。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调节的机制。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整个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个体发育。我们学习了不同生物的发育过程和发育调控的机制。
以上是高一生物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也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二
在高一的生物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1. 遗传物质DNA
DNA是生物遗传的载体,它由核苷酸组成。我们学习了DNA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DNA复制的过程和意义。DNA的复制是指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通过复制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复制子分子的过程,保证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稳定。
2. 基因与蛋白质合成
基因是DNA中的特定片段,它携带着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我们学习了基因的表达和调控过程,了解了转录和翻译的机制。转录是指将DNA上的遗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翻译是指将RNA上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的过程。
3. 生物的免疫与抗病
生物体需要具备一定的免疫功能来抵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的机制,了解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了解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方法。
4. 生物的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
遗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使其具备特定的功能或性状的技术。我们学习了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了解了克隆技术和DNA指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其组织、细胞和分子等进行实验和应用的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等。
5. 生物伦理与生物安全
生物伦理是指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涉及到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学习了生物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了生物伦理在生物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实验和应用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防止生物危害的发生。我们学习了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措施,了解了生物安全在实验室和实践中的应用。
以上是高一生物学习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也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三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3、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4、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叶绿体、中心体、液泡。
5、生理活动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线粒体(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产生)、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壁的合成)、核糖体(脱水缩合形成肽链)。
6、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7、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8、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
9、合成物质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10、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11、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2、真核细胞中细胞器的质量大小顺序为: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13、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单层膜的细胞器有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中心体。
14、膜结构之间的联系;直接联系;内质网向内与外层核膜相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代谢旺盛时,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相连。间接联系:内质网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尔基体融合,高尔基体以同样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细胞膜融合。
15、与细胞渗透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17、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8、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19、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分裂末期纺锤体的形成有关)、线粒体(为细胞分裂提供能量)。
20、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有色体、液泡。叶绿体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四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多肽链、一条或若干条多肽链盘曲折叠、蛋白质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三、蛋白质的功能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免疫功能(抗体)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COOH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H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高一生物知识归纳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DNA(脱氧核糖核酸)
一、核酸的分类、
RNA(核糖核酸)
DNA与RNA组成成分比较(见附表)
二、核酸的结构
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1)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2)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
核酸中的相关计算:
(1)若是在含有DNA和RNA的生物体中,则碱基种类为5种;核苷酸种类为8种。
(2)DNA的碱基种类为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3)RNA的碱基种类为4种;核糖核苷酸种类为4种。
化学元素组成:C、H、O、N、P
三、核酸的功能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试剂:_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注意事项:
盐酸的作用:?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现象:
_绿将细胞核中的DNA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细胞质中的RNA染成红色。
DNA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分布。
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五
1.什么是活化能?
在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开始时,反应物分子的平均能量水平较低,为“初态”。在反应的任何一瞬间反应物中都有一部分分子具有了比初态更高一些的能量,高出的这一部分能量称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一摩尔底物全部进入活化态所需要的自由能,单位是焦/摩尔,单位符号是J/mol。
2.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几乎都是由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叫酶促反应。酶促反应中被酶作用的物质叫做底物。经反应生成的物质叫做产物。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有相同之处,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同点:
(1)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本身不被消耗;
(2)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
(3)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
(4)降低活化能,使速率加快。
不同点:
(1)高效性,指催化效率很高,使得反应速率很快;
(2)专一性,任何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或几种相关的化合物,这就是酶对底物的专一性;
(3)多样性,指生物体内具有种类繁多的酶;
(4)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5)反应条件的温和性,酶促反应在常温、常压、生理pH条件下进行;
(6)酶的催化活性受到调节、控制;
(7)有些酶的催化活性与辅因子有关。
3.影响酶作用的因素
酶的催化活性的强弱以单位时间(每分)内底物减少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研究某一因素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应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单独改变研究的因素。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常有:酶的浓度、底物浓度、pH值、温度、抑制剂、激活剂等。其变化规律有以下特点。
(1)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足够,其他条件固定的条件下,反应系统中不含有抑制酶活性的物质及其他不利于酶发挥作用的因素时,酶促反应的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2)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在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近乎成正比;在底物浓度较高时,底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加快,但不显著;当底物浓度很大,且达到一定限度时,反应速率就达到一个值,此时即使再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
(3)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每一种酶只能在一定限度的pH范围内才表现活性,超过这个范围酶就会失去活性。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个pH时活力,这个pH称为这种酶的最适pH。
(4)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酶促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但当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时,酶促反应速率不仅不再加快反而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一定条件下,每一种酶在某一温度时活力,这个温度称为这种酶的最适温度。
(5)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激活剂可以提高酶活性,但不是酶活性所必需的。激活剂大致分两类:无机离子和小分子化合物。
(6)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抑制剂使酶活性下降,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分两种:可逆的抑制作用和不可逆的抑制作用。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六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1.概念及其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
反应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1)光合作用有水分解,尽管反应式中生成物一方没有写出水,但实际有水生成;(2)“─”不能写成“=”。
对光合作用的概念与反应式应该从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条件——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氧气来掌握。
2.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二、光合作用的意义
1.生物进化方面:
一是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二是O2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臭氧(O3)吸收紫外线,减弱太阳辐射对生物的影响为水生生物到达陆地提供了可能;
三是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有机物为较高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现实意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解决粮食短缺问题。主要应满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内部条件——植物所需的各种矿质元素、光合作用的面积(适当密植),外部条件——充足的原料(CO2和H2O)、适宜的光照、较长的光合作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