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口资源等等。在高二会考中,地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掌握地理知识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对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方面的知识。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地点所处的经纬度,它是地理研究的基础。地形地貌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等。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其次是气候气象方面的知识。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等。同时,也需要了解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气压、风力、降水等等。了解气候气象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人口资源方面的知识。人口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了解全球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以及我国的人口状况和人口政策。同时,也需要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了解人口资源的知识对于了解世界的发展状况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差距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掌握地理知识对于高二会考是非常重要的。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二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的科学,它涉及到地球的各个方面,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口资源等等。在高二会考中,地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科目,掌握地理知识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对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首先是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方面的知识。地理位置是指地球上某一地点所处的经纬度,它是地理研究的基础。地形地貌则是指地球表面的形状和地貌特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等等。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地貌特征,以及我国的地理位置和主要地形地貌特征。
其次是气候气象方面的知识。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指短期的天气状况。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如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等。同时,也需要了解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气压、风力、降水等等。了解气候气象的知识对于理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人口资源方面的知识。人口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了解全球各个国家的人口分布和人口数量,以及我国的人口状况和人口政策。同时,也需要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了解人口资源的知识对于了解世界的发展状况和各个国家之间的差距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掌握地理知识对于高二会考是非常重要的。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气候气象、人口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取得好成绩。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三
气候成因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所以,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1)太阳辐射:①使得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热量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温度带,如热带、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极地);②是同纬度地区的季节差异,加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形成季风气候。
(2)下垫面: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②地面植被和地表性质的局部差异,其实质是热量和水分的差异,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和水源。
(3)大气环流:①本身的低压带、高压带可以作为一种天气系统,长期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如赤道低压带终年高温多雨;②通过盛行风带、季风环流影响水汽输送,进而影响气候,如季风环流下,冬季气流由陆到海,降水少,夏季气流由海到陆,降水充沛;③通过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一些地区的气候,如地中海气候。
(4)人类活动:通过生产活动及改变下垫面的物理、生物学特性,改变大气中水汽、C02的含量,影响气候。如工业生产导致C02增多、增加森林覆盖率或修建水库,改变局部气候。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四
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可持续发展内涵——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
②持续性原则: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③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环境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4)清洁生产: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清洁生产则从原料开采——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口压力大、经济迅速发展和资源利用率低。
(3)深刻的环境危机:环境污染从城市迅速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范围仍在扩大。生态极危机区分布于东部地区,这里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频繁。
2、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框架: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3、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调整为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2)开展综合利用:以农畜产品为中心,发展饲料加工厂和食品加工厂。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沼气的利用——原料来源于秸秆、人畜粪尿,沼液、沼渣还田或养鱼。(理解留民营村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图)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六
(1)复种制度,即复种。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一年内种植作物一次以上,重复种植的制度。一年种植作物两次或三次的复种,称为一年两熟或三熟,两年内种植作物三次的复种,称为两年三熟。复种次数的多少受各地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热量条件、各地的积温数及生产条件制约。我国的积温数北方少而南方多,比如,东部季风区自北向南积温逐渐增加,东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在1600℃~3400℃,为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积温为3400℃~4500℃,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积温为8000℃,为一年两熟或三熟;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南部及云南南部积温为8000℃以上.为一年三熟。一年种植四次以上的复种,主要用于蔬菜栽培。
(2)复种指数全年内作物的播种面积为20xx亩,耕地面积为1000亩,复种指数为200%,说明该生产单位种植农作物平均能达到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也叫
“农作制度”,是耕种土地、栽培作物的总方式。它是为了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地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而采取的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
(3)耕作制度由作物布局、轮作制度、复种、间作、混作、套种、土壤耕作、施肥和灌溉制度以及防除杂草等几个环节构成,其中以轮作制度和作物布局为中心环节。通常以各地区的作物复种轮作方式来表示该地区的耕作制度。例如,我国长江流域一般以水稻和冬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的主要种植方式,来代表这一地区的耕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