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最新3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以及应对高考物理考试都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一些关键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首先,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大小可通过力的合成、分解和叠加等方法来求解。在学习力的分解时,我们要注意将力分解为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这样可以简化问题的计算。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力的合成,即将两个或多个力的作用效果看作一个力的效果,这在解决多个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问题时非常有用。
其次,电学是高三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势差和电阻这三个重要的概念。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流动,其大小可以通过电流表测量。电势差是描述电场对电荷做功的能力,电势差的大小与电荷在电场中的位置有关。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其材料、长度和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另外,我们学习了光学的基础知识。光的传播是一种波动现象,其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传播方向和角度。此外,光的反射现象也是我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角度。
最后,高三物理还包括了力学、热学、波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在力学中,我们学习了牛顿三定律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在热学中,我们学习了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热传递方式。在波动中,我们学习了波的传播、波的叠加和波的干涉等知识。
总的来说,高三物理知识点非常广泛而丰富,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解题能力,为高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理解物理世界的规律以及应对高考物理考试都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继续对一些关键的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应对考试。
首先,电磁学是高三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学习了电荷、电场和电磁感应等知识。电荷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一种物理量,电场的强弱可以通过电场强度来描述。电磁感应是指磁场通过导线产生电流的现象,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感线与导线相交时,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其次,光学是高三物理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我们学习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以及光的成像和光的衍射等知识。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是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行为的定律。根据这些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出光线在平面镜、球面镜和透镜上的反射和折射情况。光的成像是指光经过透镜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像,根据成像公式和物像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像的位置和放大率。光的衍射是指光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发生的现象,它是波动性的体现。
另外,高三物理还包括了原子物理、核物理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在原子物理中,我们学习了电子、质子和中子等基本粒子的性质,以及原子核的结构和放射性等知识。在核物理中,我们学习了核反应、核裂变和核聚变等知识。在量子物理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和波函数等概念。
总的来说,高三物理知识点非常广泛而丰富,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解题能力,为高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这些知识点,取得好成绩!
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高三# 导语】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高三频道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助你金榜题名!1.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2.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控制变量法
在实验中或实际问题中,常有多个因素在变化,造成规律不易表现出来,这时可以先控制一些物理量不变,依次研究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和利用。
如气体的性质,压强、体积和温度通常是同时变化的,我们可以分别控制一个状态参量不变,寻找另外两个参量的关系,最后再进行统一。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都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
2、等效替代法
某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可以用较直观、较易测量而且又有等效效果的量代替,从而简化问题。
如在验证动量守恒实验中,发生碰撞的两个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代替水平速度研究;在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时,用电流场来模拟电场等都用了等效思想。
3、累积法
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准确测量的物理量用累积的方法,将小量变大量,不仅可以便于测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减小误差。
如测量均匀细金属丝直径时,
可以采用密绕多匝的方法;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可测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时,可隔几个点找出计数点分析等。4、留迹法
有些物理过程是瞬息即逝的,我们需要将其记录下来研究,如同摄像机一样拍摄下来分析。
如用沙摆描绘单摆的振动曲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位置;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平抛的小球位置;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信号的波形等。
3.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
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4.高三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1、热现象: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3、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使用的专用测量工具。
4、温标:要测量物体的温度,首先需要确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叫做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摄氏度,符号℃,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中间100等分,每一等分表示1℃。
(a)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t=25℃
(b)摄氏度的符号为℃,如34℃
(c)读法: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在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热力学温标(又称开氏温标)。单位:开尔文,符号:K。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t+273)K。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