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3篇)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在高一的数学学习中,必修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篇文章将对高一必修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一、函数与导数
1.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一个自变量都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显式表达式、隐式表达式、参数方程或者图像表示。
3. 函数的性质:可导性、连续性、单调性、奇偶性等。
4. 导数的概念:导数是函数在某一点的变化率,表示为f'(x)或者dy/dx。
5. 导数的计算方法:使用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链式法则、乘积法则、商法则等。
二、三角函数
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2π,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
3. 三角函数的图像:根据函数的图像,可以确定函数的周期、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4. 三角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等。
三、数列与数列的极限
1. 数列的概念:数列是一系列有序的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
2. 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来找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3. 数列的极限:当n趋于无穷大时,数列的极限可以收敛于一个确定的数或者发散。
4. 数列的极限计算方法:使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夹逼定理等。
四、概率与统计
1. 概率的概念:概率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通常用0到1之间的数表示。
2. 概率的计算方法:使用频率的概念来计算概率,即事件发生的次数与试验的总次数之比。
3. 统计的概念:统计是根据实际数据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4. 统计的方法:包括样本调查、频数分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通过对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在高一的数学学习中,必修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篇文章将对高一必修二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方便同学们复习和回顾。
一、平面向量
1. 平面向量的概念:平面向量是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有向线段表示。
2. 平面向量的运算: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模长等。
3.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坐标表示法和单位向量表示法。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数量积的计算和性质。
二、立体几何
1. 空间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直线的点向式、参数方程和一般方程,平面的一般方程和点法式方程。
2. 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3.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球体、圆柱体、圆锥体、棱柱体、棱锥体等。
三、数与式
1. 数与代数式的概念:数是代数式的一种特殊情况,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2.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方程和不等式的解的求解方法。
3. 二次函数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和二次方程的解的求解方法。
4. 分式方程与分式不等式:分式方程和不等式的解的求解方法。
通过对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这些知识点,取得好成绩!
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高一# 导语】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高一又是整个高中阶段的重难点,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
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
3、函数零点的求法:
(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
(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4、二次函数的零点:
(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
(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2.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范围: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理解:
(1)注意“两个方向”:直线向上的方向、x轴的正方向;
(2)规定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度。
意义:
①直线的倾斜角,体现了直线对x轴正向的倾斜程度;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
③倾斜角相同,未必表示同一条直线。
公式:
k=tanα
k>0时α∈(0°,90°)
k<0时α∈(90°,180°)
k=0时α=0°
当α=90°时k不存在
ax+by+c=0(a≠0)倾斜角为A,
则tanA=-a/b,
A=arctan(-a/b)
当a≠0时,
倾斜角为90度,即与X轴垂直
3.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1)必然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条件S下,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确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相对于条件S的确定事件;
(4)随机事件:在条件S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相对于条件S的随机事件;
(5)频数与频率:在相同的条件S下重复n次试验,观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现,称n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次数nA为事件A出现的频数;称事件A出现的比例fn(A)=nnA为事件A出现的概率:对于给定的随机事件A,如果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稳定在某个常数上,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6)频率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随机事件的频率,指此事件发生的次数nA与试验总次数n的比值nnA,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且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多,这种摆动幅度越来越小。我们把这个常数叫做随机事件的概率,概率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频率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为这个事件的概率。
4.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α+β+γ)=sinα·cosβ·cosγ+cosα·sinβ·cosγ+cosα·cosβ·sinγ-sinα·sinβ·sinγ
cos(α+β+γ)=cosα·cosβ·cosγ-cosα·sinβ·sinγ-sinα·cosβ·sinγ-sinα·sinβ·cosγ
tan(α+β+γ)=(tanα+tanβ+tanγ-tanα·tanβ·tanγ)/(1-tanα·tanβ-tanβ·tanγ-tanγ·tanα)
辅助角公式:
Asinα+Bcosα=(A2+B2)^(1/2)sin(α+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α-Bcosα=(A2+B2)^(1/2)cos(α-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2/(tanα+cotα)
cos(2α)=cos2(
α)-sin2(α)=2cos2(α)-1=1-2sin2(α)tan(2α)=2tanα/[1-tan2(α)]
三倍角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cos(3α)=4cos3(α)-3cosα=4cosα·cos(60+α)cos(60-α)
tan(3α)=tana·tan(π/3+a)·tan(π/3-a)
半角公式:
sin(α/2)=±√((1-cosα)/2)
cos(α/2)=±√((1+cosα)/2)
tan(α/2)=±√((1-cosα)/(1+cosα))=sinα/(1+cosα)=(1-cosα)/sinα
降幂公式
sin2(α)=(1-cos(2α))/2=versin(2α)/2
cos2(α)=(1+cos(2α))/2=covers(2α)/2
tan2(α)=(1-cos(2α))/(1+cos(2α))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积化和差公式:
sinα·cosβ=(1/2)[sin(α+β)+sin(α-β)]
cosα·sinβ=(1/2)[sin(α+β)-sin(α-β)]
cosα·cosβ=(1/2)[cos(α+β)+cos(α-β)]
sinα·sinβ=-(1/2)[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5.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二面角
(1)半平面: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这个平面分成两个部分,其中每一个部分叫做半平面。
(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3)二面角的棱:这一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
(4)二面角的面: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5)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6)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6.高一必修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体积公式:
1、圆柱体:表面积:2πRr+2πRh体积:πR2h(R为圆柱体上下底圆半径,h为圆柱体高)
2、圆锥体:表面积:πR2+πR[(h2+R2)的]体积:πR2h/3(r为圆锥体低圆半径,h为其高,
3、a-边长,S=6a2,V=a3
4、长方体a-长,b-宽,c-高S=2(ab+ac+bc)V=abc
5、棱柱S-h-高V=Sh
6、棱锥S-h-高V=Sh/3
7、S1和S2-上、下h-高V=h[S1+S2+(S1S2)^1/2]/3
8、S1-上底面积,S2-下底面积,S0-中h-高,V=h(S1+S2+4S0)/6
9、圆柱r-底半径,h-高,C—底面周长S底—底面积,S侧—,S表—表面积C=2πrS底=πr2,S侧=Ch,S表=Ch+2S底,V=S底h=πr2h
10、空心圆柱R-外圆半径,r-内圆半径h-高V=πh(R^2-r^2)
11、r-底半径h-高V=πr^2h/3
12、r-上底半径,R-下底半径,h-高V=πh(R2+Rr+r2)/313、球r-半径d-直径V=4/3πr^3=πd^3/6
14、球缺h-球缺高,r-球半径,a-球缺底半径V=πh(3a2+h2)/6=πh2(3r-h)/3
15、球台r1和r2-球台上、下底半径h-高V=πh[3(r12+r22)+h2]/6
16、圆环体R-环体半径D-环体直径r-环体截面半径d-环体截面直径V=2π2Rr2=π2Dd2/4
17、桶状体D-桶腹直径d-桶底直径h-桶高V=πh(2D2+d2)/12,(母线是圆弧形,圆心是桶的中心)V=πh(2D2+Dd+3d2/4)/15(母线是抛物线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