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书报告范文【实用6篇】
最新读书报告范文 篇一
《局外人》读书报告
《局外人》是法国作家加缪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本书通过主人公梅尔索的视角,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社会规范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主题。读完本书,我深受触动,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行为产生了一系列的思考。
本书以梅尔索的一生为线索展开,他是一个冷漠、无动于衷的人,对于周围的事物都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他不为任何事情感到悲伤或喜悦,对于他人的死亡也没有任何感觉。面对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他更是毫不在乎,一切只为自己而活。这种与常人不同的态度,使梅尔索成为了一个“局外人”。
通过梅尔索的视角,读者能够深入地思考一个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意义,而梅尔索却选择了超然的态度。他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的使命,他只是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遵循着自己的规律。他的存在似乎证明了人类并非必须追求某种特定的意义,而是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另一方面,本书也从侧面探讨了社会规范对个体的束缚。梅尔索对于社会规范的不屑和无视,使他成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他没有被他人的期待或评判所左右,他只为自己而活。这种态度虽然违背了常规,但也引发了我对社会规范的思考。社会规范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幸福和满足?是否每个人都应该按照社会的期待来生活?这些问题在读完本书后,我开始重新审视社会规范对个体的影响。
总的来说,读完《局外人》后,我对于生命的意义和人类的行为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梅尔索的存在方式和对于社会规范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启发人思考的哲学著作。
最新读书报告范文 篇三
众所周知,《细节决定成败》是汪中求先生总结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及大量怵目惊心的案例写成的一部细节管理专著。汪先生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专家和企业管理者。在书中他没有罗列一大堆晦涩难懂的道理,而是举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或正面或反面的例子,讲明了细节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让人看了不禁啧啧称赞。这本书强调,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揭示了“细中见精”、“小中见大”、“伟大与平凡”的真理,也体现了充满竞争的今天,如何做好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是否抓住了一个“小”字。细节决定制度。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在比较中国公司员工与日本公司员工的认真精神时曾说:”如果让一个日本员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员工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员工去做,那么他在第一天可能会擦六遍,第二天可能也会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只会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鉴于此,他提出,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单位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一个企业有了宏伟、英明的战略,没有严格、认真的细节执行,再英明的决策,也是难以成为现实。“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来源于用心。
我觉得细节来自于用心。教师是世界上责任最重,最不能停止学习的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你甚至无法完全地区分开教师和父母这样的角色,因为孩子在校园里,教师就成了“全职的监护人”,这份责任中有对孩子知识的传递,有思维的启迪,有习惯的培养,也有生活的照顾,甚至还有对孩子进行情感上情绪上的处理。谁的橡皮丢了,谁揪了谁的小小辫子了,谁流鼻涕了,谁又哭了等等,小学教师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去关爱孩子,当然还要加上些创意。老师还要想出各种办法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得用心观察用心揣摩孩子的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喜欢接受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获。“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教师,亦深感学校无小事。例如每道例题的分析,板书的顺序,看似小事,却能在循序渐进中培养了一个人的逻辑性。再如:你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说不准你不经意中说的一句鼓励的话让他铭记在心,使得一个无所事事者变成为一位有成就的成功者。而一句讥讽之言,让学生对你产生反感的情绪,处处与你对抗,有的不惜牺牲自己的学业、前途,更有甚者断送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是屡见不鲜。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也能使人跳”,这一句话不正是细节所在之处吗?
细节来源于生活。
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所说的: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琐碎的、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就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缺少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细节往往被我们忽视。随着经济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要求人们做事认真,精细,否则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的正常运转。对一个单位来说也是如此,单位要成功,就必须把单位每个员工工做的每个细节有机地联系,协调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才能使单位发展壮大。
在工作中我体会到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每天就会尽自己的能力求完美,而不久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会从你这里感染到这种热情。
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只能永远做别人分配给他们做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事情做好。而考虑到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的确,细节在我们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魅力是无予伦比的。你可能因为对它的注重而使你抓住很多的机会,从而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修复了自己的人生,完善了自己的品格。品味细节,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你会更强大,因为成绩与荣誉是一点一滴堆积起来的。没有小的成功,哪来大的收获。细节的文化底蕴与深刻含义往往是一般人难以把握的,相反,对细节有一定的认知,能用细节来塑造自己的人,是既聪明又成功的人。他们了解细节之美,能灵活运用细节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从而使自己即使置身瓦砾之中,也能闪烁出耀眼的光茫。细节是生活与事业中一些很小的闪光点,但它的作用却不可低估。有些人奉行做大事,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胜人一筹,从而忽视小节,结果不但没有提升自己,反而更加失败。因为他们不明白,浩瀚的大海是由一滴滴水融会而成,茂盛的森林是千百棵树连接而成,骄人的战绩更是无数细小的成功凝聚而成。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细节,酝酿过程中的细节之美。只有这样,你才会取得不断的成功。
最新读书报告范文 篇四
本来想读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但去图书馆借了翻看之后,发现它太过于抽象,太过于晦涩难懂。鉴于这个原因,又去借了曹俊峰的《康德美学导论》,一是因为其与老师开的当代美学有一定关系,有助于理解老师讲的一些名词、知识点。二则是这本书毕竟是导论,有指引的意思,作者会帮助解释其中的一些高深难奥的概念。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其中大部分理论已有所掌握,如什么先天原理,判断力批判的大致过程及其内容,康德关于美学的一些看法等。但由于书中涉及内容过于繁杂,且自己的能力有限不能一一进行阐释。而且有些东西也不求甚解。所以笔者计划选取其中一些自己相对理解的理论或美学观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阐释康德的美学观点,并会穿插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
下面笔者将主要阐释康德对于艺术的定义及其看法。“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有众多的美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都进行过解读及其阐释,在此笔者不再一一赘述,鉴于笔者所阅读之书,将主要对本书中的观点进行整理归纳。
艺术一词的解释在本书的第十三章第一节,题目就是“什么是艺术”。题目虽是“什么是艺术”,好像作者要给我们一个定义,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因为在康德看来没有什么事物是能够用一段文字来进行定义的,他能做的只是通过对比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进而归纳出其最本质的东西。了解了它的本质我们自然就会对其总体概念有一个明确的把握。
康德在此就是将艺术与非艺术进行对比,这些非艺术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手工艺三个方面。先不提康德是怎样将他们进行比较的,在此我们先看一下康德进行对比的思路,即其思维方式是怎样的。首先他将艺术与自然进行对比。这说明了他首先承认了艺术的社会性或是人工性,他将二者对立开来。然后是科学,科学是一种探索事物运行规律的学科,是物质性的,由此看来康德将艺术区别于具有一定目的性或是目的性十分明确的事物。最后是手工艺,手工艺是具有使用价值的技术,可见康德将艺术与实用也有所区别。这就是他的基本思路,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一层一层进行剖析。
康德首先是这样将艺术与自然区别的:艺术不同于自然。艺术是与自然绝然不同的两类事物。艺术与自然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一种“人工产品”而不是自然作用的结果。由于是人工产品它就有了一个重要特征,即它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有目的有意图的自由的产品。在这里康德强调了“理性”这个词。理性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有意识的,经过思考的。为了将它更加明了化康德又举了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蜂房的例子,蜂房并不是一件艺术品,康德如是说,这并不是因为它在外在形式上与艺术品有多大区别而在与制作的动因、过程不同。蜜蜂没有理性,没有意识,它是靠生物本能不自觉地建造蜂房的,在建造之前它并没有一定的计划和意图。假如由人来建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蜂房就可能是艺术。人们在建造之前已经有了一个明晰的影像,建造什么样的,怎样造,完全出于自由,有目的有计划,经过理性的思考。这就可能成为艺术。再次我们注意到,康德强调了“自由”。“自由”在这里有极其特殊的意义,在这里自由是理性的自由,人们建造蜂房没有物质利益的趋势,纯粹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个意图。
其次康德将艺术与科学相区别。因为科学同艺术一样也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在将二者进行对比的时候康德的概述有些抽象。他认为艺术是“人类的技巧”,而科学是知识,即“能不同于知”。“知”是指认识、情感、欲求(即三大批判),而“能”是指这三种能力之外的技能。二者的不同在于机能各有先天原理,可以施以先验的判断;技能没有先天原理,只能做不能解。在此笔者的理解是科学是有一定规律的事物,人们只要掌握了它的规律就可以模仿出一模一样的东西。而技能即艺术则不行,艺术是没有先天原理的,所以它没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可以做出这样的东西,但不能模仿复制,没有一模一样的艺术品。
最后康德又将艺术与手工艺进行了比较区分。康德从目的、制作活动和结果等方面来揭示艺术与手工艺的区别。从目的来看,艺术是为了获得愉快的感受,手工艺是为了赚钱。从制作的性质看,艺术活动自身是令人愉悦的,是完全按照艺术家的构想而操作的,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保持了真正的主体性,他的主观愿望是可以全部灌输到作品中去的;而手工艺则是一种劳动,一种谋生的工作,对于主体来说,这种工作只能令人痛苦,毫无愉快可言。在这里康德反复强调了“愉快”,即主体的愉快。而愉快归根结蒂仍是自由的延伸。因为愉快实现的前提必定是自由,被压迫的、强制性的劳动或活动是不可能获得愉快感的。手工艺要么是被生活所迫,要么是被老板所迫,所以它在根本上是不自由的。
由此可以归结出康德对于艺术的主要概念:一,它是理性的(自由属于理性的范畴)。二它是毫无规律可言的。对于这两种表述笔者没有多少不认同。但对于康德在对比中提到的一些名词笔者则有自己的意见。在康德的表述中,他曾提到艺术品和艺术家,艺术品笔者认为是无可争议的,但艺术家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这里康德明显是把艺术家与艺术品进行了一对一的硬性规定,即艺术品是艺术家的产物。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至于原因笔者在此想先把自己对于艺术的概念做一些描述,从而才能从整体性对其进行反驳。笔者认为所谓艺术首先它必定是“人工产品”,这与康德的表述一样,但本质却不同。“人工产品“不仅仅是人的体力劳动,主要是指人的意识活动,笔者认为应该将体力劳动与意识活动或是脑力活动割裂开来。他们之间不应该有必然的联系,没有经过体力劳动的事物但经过了人的意识活动的加工也可以成为艺术。如自然造化的石头,可能因其独特的造型而引起人们的兴趣,从而成为艺术品。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体力劳动的参与而仅仅是意识活动的结果。所以艺术品不一定是艺术家所创造的,除非艺术家在这里具有泛性意义,即发现艺术的人也可以成为艺术家。
除此之外,对于康德所陈述的主体的愉快性笔者持怀疑态度。因为有些艺术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创作者创作本身并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如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他们创作本身要么是为了生计所迫,将创作视为生活手段,要么是内心激愤所致。所以他们本身是谈不上愉快的。康德从这个方面进行论证显然有其偏颇的一面。笔者认为,艺术是使人的内心或是精神获得一种满足并加以认可的形式,。笔者强调的是他者,即主体之外,也是欣赏者或是观众。上述作家作品虽然自身并没有什么愉快性可言,但其受众却获得了一种满足,或悲或喜,并对其加以认可,因而成为了一种艺术。如1917年马塞尔。杜尚把一个男人的小便器作为一件艺术品进行展示,显然他是将它作为一件艺术品,而且受众也予以认可。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件艺术品正是因为它满足了受众的一个精神需求,即猎奇。所以,对于艺术而言,他者是起主要作用的。在这里我想有必要提一下学者朱狄的一句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所谓作品,也就是人使用的媒介手段把思想情感贮在他体外的某种物质形态上,从而使人们可以鉴赏它,它的审美价值并不因有更多的人去鉴赏它而有所减少,而且原则上经得起任何人去鉴赏,如没有这种信息贮存,艺术作品也就不成其为艺术作品了。”
上述即是康德对于艺术的概述及笔者自己的一些见解。对于哲学大师的反驳虽让人觉得有些可笑,但真理往往是不分界限的。
最新读书报告范文 篇五
从我步入初中到这天,已经有数了。在这几个月中,我读了不少作家的名著,例如: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德国作家博多舍费尔的《小狗钱钱12》,美国知名作家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一些享誉全球的作品。
虽然这一个月我读的字的书目不是很多,但是字数能够到达两百万左右,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按照这样计算,那么我一年就能够读六七百万字,那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
我读一本书大约要花八个小时左右,一本都会读三遍。但要是书的资料比较深奥,不易理解,那就得多读几遍。第一遍读书,主要是简略一点书,主要是体会作家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三遍读书,就是体会书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并把好句、好词给摘到我的摘录本中。
每一位作家和各自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灵感,我读了以后也有不同的心得与体会。比方说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吧,这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鲁宾孙喜欢航海和冒险,期望走遍天涯海角。又一次,鲁宾孙乘船前往南美洲,不幸遇难流落荒岛,但他并没有就此放下,而是透过自己的努力,左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看出鲁宾孙不畏艰险、机智勇敢、对生活用心乐观的精神。我看完这本书后,我从中感受到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我们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有勇气克服和战胜困难,战胜心灵的由于和失望。
除了《鲁宾孙漂流记》让我受益匪浅外,《窗边的小豆豆》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在一九八一年出版的一本书,讲的是作者上小学时一段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因十分淘气被原先的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学校的名字)。入学后,在小林校长的关心和引导下,平常人眼中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理解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所以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的书能改变人的一生。
最新读书报告范文 篇六
在读完费尔拉。凯普著写的《没有任何借口》以及史宪文的《把事做到点子上》后,我对于两本书的内容以及要义进行了消化以及反思,对于文中的观点进行了质疑与探讨,并且对于中外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对比。一下即个人对于两书的认识,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首先谈一谈《没有任何借口》一书,本书名的关键词即为借口。借口指一些用于掩饰个人未完成某事或未完美完成某事所编造的或并不相关的理由,与我们所说的原因不同,是一种主观的看法。根据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和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其中最低层次是生理需要,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需要。而我们平时经常通过一些借口来试图敷衍与逃避,这离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层次相差甚远。这种态度显然对于个人发展,工作效率是十分不利的,甚至是牵制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发展前进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应该对于借口说“不”!然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借口,其原因也很显然,借口可以使一些细节变得不在那么重要,该忽略的还是得忽略,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还是得这么对待,如果事事叫真,事事做到真实,那么岂不是也会失去那种人情中的朦胧美了么?
然后再来说说《把事做到点子上》一书,该书的主要意义在于告诉读者,要在生活中,工作中把事情做完还不够,要做好,要精益求精,要灵活变通,在细节处也不能放松。这一点与上面所说的一书正好有相似之处,都意在将事情做到人力所能及的地步,而不是敷衍了事,以借口收尾。此外,作者传达给读者另一种信息,就是要思维敏捷,对于同一个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几个可行的方案,以便能够轻松处理。这些都是一个人,不光是在企业中做事,定决策有意义,对于平时为人处事也有所帮助。
这俩本书也同样代表了中西两种思维模式,一个注重的是在宏观的角度上,要做到没有借口,服从指挥,从而提高效率。另一个则是选择在微观角度出发,把一件具体的事情做好,同样提高效率。
但是,话说回来,这些书对我们能有什么帮助呢?我个人认为都是一些轻飘飘的话语,即使作者是一些优秀的学者,成功的企业家,杰出的管理人员,他们能够在书面文字上给予的帮助简直是微乎其微。假设一个人处于充满复杂人际关系的企业中,同时面临多种不同困难,就单单凭借这些书能能起到多少作用,有时候反而会搞的适得其反。
因此,我认为,这些书有一定的可读性,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在如今多变的社会中,一本还未经历时间考验的书是不能够指导一个人正确处事的。只有切身投入到现实工作中才能体验到一个具体环境的种种困难,并通过自己的总结,调整出适合自己的可行方案。我相信,一个聪明的人是可以在书和现实环境中正确取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