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精彩3篇)
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看法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某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看法和期望,以及他们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管理者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提高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同时,对10名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调查结果
1. 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满意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居民对社区建设表示满意。他们认为社区环境整洁、安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利。
2. 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期望
调查显示,居民对社区建设有一些期望。首先是加强社区安全管理,提高治安水平。其次是改善社区环境,增加绿化和景观设施。还有居民提出了改善交通状况、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建议。
3. 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情况
调查显示,超过60%的居民对社区建设表示愿意参与。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活动来提高社区的质量和环境。
三、问题与建议
1. 沟通不畅
部分居民表示,他们对社区建设的了解不够详细,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信息和参与的机会。因此,社区管理者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及时发布社区建设的相关信息,并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2. 社区安全问题
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安全状况表示担忧,认为社区安全管理不够严格。社区管理者应加强巡逻力度,提高社区的治安水平,增强居民的安全感。
3. 环境改善需求
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改善有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增加绿化、改善垃圾处理等。社区管理者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环境改善计划,并加强环境管理工作。
结论:
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持有积极的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社区管理者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提高社区建设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2018)。社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城市发展研究,(3),12-19。
2. 张红梅(2019)。居民对社区建设的需求与参与状况研究。社区学刊,(2),56-64。
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报告
摘要:
本文通过对某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了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社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社区活动的丰富度等因素都与居民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因此,社区管理者应注重社区建设,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问卷调查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同时,对10名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
二、调查结果
1. 社区环境质量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满意度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社区环境整洁、安全、绿化好的居民生活质量更高。
2. 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调查显示,社区的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与居民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居民生活更便利,更满意。
3. 社区活动的丰富度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活动的丰富度与居民生活质量呈正相关。社区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能够满足居民的社交和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问题与建议
1. 环境质量改善
调查显示,部分居民对社区的环境质量不满意。社区管理者应加强环境管理工作,提高社区的整洁度和绿化程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2. 基础设施建设
部分居民对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些要求,如改善交通状况、增设健身设施等。社区管理者应根据居民的需求,制定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并加强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3. 社区活动丰富度提升
调查发现,部分居民对社区活动的丰富度不满意。社区管理者应加强对社区活动的组织和推广,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论:
社区建设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管理者应注重社区建设,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社区活动的丰富度。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2018)。社区建设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城市发展研究,(3),20-28。
2. 张红梅(2019)。社区建设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社区学刊,(2),65-73。
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三
关于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有关单位的大力帮助扶持下,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经过近三年来的不懈努力,同其他兄弟街道一样,我街道的社区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在社区办公条件的改善和社区干部队伍的建设两方面,可以说发生了今非昔比的变化,困扰社区发展多年的诸多难题,开始得到初步解决。
一、 当前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从目前我街的情况来看,近几年来社区建设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居委会的办公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为从根本上解决居委会无房办公的问题,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动员多方面力量,采取自建、租赁、借用,争取帮扶单位无偿提供等措施,使九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彻底告别了无房办公的历史。目前,除鱼儿山社区未能达到百平米外,其余八个社区均达到示范社区创建标准的要求(鱼儿山社区今年也有望实现百平米的目标)。同时,其他办公设施,如办公桌椅、文件柜、电话、电脑及打印机等都配备齐全,初步具备了现代办公条件。
二是社区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通过“兼、选、派”等形式,经过近两三年的逐步过渡,基本实现了社区干部的新老交替,一批有文化、有朝气的年轻人走上社区两委班子的领导岗位,给社区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在社区居委会委员以上干部,平均年龄为46。5岁,社区主任的平均年龄为34岁,均为中专或大专学历)。
三是社区职能已经明确,各项职能的作用开始显现。
社区成为开展居民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占领了居民的文化活动阵地。各项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居民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同时也使那些愚昧、迷信、伪科学的东西无机可乘。
社区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开展,搭建了一个工作平台,无论是城市困难群众的最低生活保障,还是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以及即将下放到社区的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管理等,都成为社区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 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那仅仅是和自己的过去相比较而言。若和国内一些社区建设的先进城市相比,或者与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相比,这些成绩还只是初步的,低层次的。我们体会,当前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机制不完善,各方面关系没有理顺。比如与驻社区单位的关系。虽然“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远未形成社会共识,大多数单位仍然游离于社区之外,没把自己当成是社区的一员。例如社区处召集一个党建联席会或协商议事会,恐怕还不是件易事。再比如,社区居委会与居民之间的关系,现在是只有服务,难谈管理,仅以环境卫生管理为例,之所以脏乱差现象经常出现,难以根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卫生经费不足,卫生费标准低,且难收取。社区甚至街道办事处都没有执法权或处罚权,对无理拒不交费者,破坏公共卫生者,的确是无可奈何。再者就是社区与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关系,在政府的有些部门眼中,社区就是政府的“腿”,是这些职能部门的延伸,所以他们常常把本应由他们完成的一些社会性工作任务转嫁给社区。正象人们所说的那样,“社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而在目前的体制下,社区又无法拒绝。所以社区几乎被接连不断的各种社会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常年处于一种超重负荷之下,使社区工作的主旨偏离了为居民服务的方向。
二是经费投入不足。社区建设是一件需要政府花钱的事,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在原先居委会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社区建设,政府投入的多寡,对社区建设能否进一步上台阶、上档次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而现实情况是,虽然经费数额比前些年有了很大增加,但仍然明显偏少。社区除了1—2名挣工资的下派干部外,其余多数聘用干部的补助金额仅有几十元,最多者也不过百元,很难调动他们的工作
积极性。目前社区经济几乎还是空白,自身没有一个正常的、稳定的收入来源,社区自然也就缺乏应有的办事能力。第三,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社区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在社区六大职能中,社区服务是龙头。而要开办服务业,无论家政服务也好,或是托老、托幼也好,总得有一笔启动资金,但从何而来?社区服务开展不起来,何谈社区自身的“造血”机能?
三、 下一步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一个社区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治安良好、服务周到、生活便捷,文化氛围浓厚,各种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文明社区。我们街道的近期目标是,在七个社区已达到区级示范社区的基础上,使另外两个(五一路、鱼儿山)社区在今年内完成区级示范社区创建任务,并要打造出1—2个精品社区,力争使之进入全国性示范社区的先进行列。
四、 几点建议
为使社区建设能够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决策部门参考。
1、参照其他城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尽快明确社区职责,划分社区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对于一些工作该由谁承担、谁协助一定要明确加以规定,同时要科学界定“协助”的内涵,与“主办”区分开来,并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配套措施,保证责任的落实,以切实减轻社区的负担。对于某些必须由社区协助完成的社会性工作,一定要严格落实“费随事转”。否则社区有权拒绝,造成后果由有关部门承担责任。
2、在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提高聘用干部的补助标准,既可稳定现有的干部队伍,又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到社区来施展才华。
3、区委(市委更好)应把在社区成立党建联席会作为一项制度制订出来并贯彻到驻区各单位(无论其行政级别和隶属关系为何),培育并逐步强化这些单位的社区成员意识,破除“条块分割”的旧观念,进而逐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实现社区各成员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区委(或市委)要把各单位参与社区党建联席会情况、参与社区建设的情况作为一项考核的内容。
4、借鉴外地一些地方的做法,可否考虑把行政执法权力下放到基层(社区)。因为最基层的社区是许多矛盾的发生地或聚集点目前大量执法行为发生在基层,而执法权力却在区直甚至区以上部门,呈现出这样一种错位的现象。还以环境卫生管理为例,就存在着“看见的管不了,管了的看不见”的不正常现象,致使环境卫生问题几乎成了“老大难”问题,长效机制难以建立,如果能在街道一级建立起综合执法队伍,权信情况会有大的改变。街道、社区应有权力到位了,许多关系也就理顺了,困扰社区发展的难题也就容易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