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通用3篇】
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标题: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内容
一、引言
招商引资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四川省的经济发展。
二、背景分析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近年来,四川省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引资效果不尽如人意、投资环境仍需改善等。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先通过问卷了解了企业和投资者对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评价和需求,然后选择了几个代表性企业进行了深入访谈,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研结果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推广不够全面:四川省在宣传推广方面还存在不足,很多企业和投资者对四川省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了解不够,导致潜在投资机会被忽视。
2.投资环境待提升:部分企业反映,在四川省投资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审批流程繁琐、政策执行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
3.招商引资政策不够灵活:一些企业反映,四川省的招商引资政策相对固定,无法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
五、建议和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加大市场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四川省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提高企业和投资者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2.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资环境。
3.灵活调整招商引资政策: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灵活调整和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评估报告[R].四川省,2019.
[2]李华.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现状分析[J].四川经济,2020(6):50-52.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调研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二
标题: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二篇内容
一、引言
招商引资是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进一步促进四川省的经济发展。
二、背景分析
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大省,其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然而,四川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政策执行不到位等。
三、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我们设计了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问卷,了解他们对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评价和需求。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几位招商引资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从专业角度分析问题。
四、调研结果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投资环境不够优化:部分企业反映,四川省的投资环境相对陈旧,审批流程复杂,给企业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2.政策执行不到位:一些企业反映,在四川省投资时遇到政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3.招商引资宣传不够精准:四川省在宣传招商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企业和投资者对四川省的投资机会了解不够,导致潜在投资资源未能充分挖掘。
五、建议和措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1.优化投资环境: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政策执行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投资环境。
2.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四川省招商引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关注和参与。
3.建立投资服务机构:成立专业的投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资咨询和服务,提高投资者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六、结论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我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和措施,希望能够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发改委.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报告[R].四川省发改委,2020.
[2]张丽.四川省招商引资政策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78-81.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调研报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撰写。
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
2015四川省招商引资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建设成渝经济区、国内外产业加快向西部大规模转移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等有利条件,将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书记、省长亲自过问、亲自主抓,积极探索科学招商理念和方法,着力招大引强,注重高端项目的引进,承接产业转移的质量和规模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我省招商引资工作已经推进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动力,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招商引资工作取得辉煌成就,为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下坚实基础
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三
向拓展、四层推进”的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实现了开放型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招商引资总量快速增长,成为四川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力量。
四川引进到位国内省外直接投资由2006年1096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7083亿元,增长5.5倍,总量居西部第一;实际利用外资从2006年的14.7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10.3亿美元,增长6.5倍,相当于过去三十年的总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110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477亿美元,增长3.3倍;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从2006年的7.4亿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50亿美元,增长5.8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2年9月末,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累计达183家,持续保持中西部第一。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79.22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中,外商投资实际到位74.8亿美元,同比增长14.4%,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抽样分析,2011年我省招商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2.2%,对GDP的贡献率为16.6%,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形成的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43.8%、利税比重51%、就业人员比重40.2%。由于一大批外向型企业的引进,我省进出口总额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每年跨越一个百亿美元台阶,总量跃居中西部首位,出口跻身全国前十强。
西部12省区市“十一五”时期内资引进示意图
(二)招大引强取得重大进展,成为“调结构、转方式”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我省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和沿链引进的成功实践,突显了招商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促进作用。引进富士康、联想、戴尔、仁宝、纬创、德州仪器等世界级电子企业,推动四川正在加快形成国内乃至全球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电脑制造、网络通信产品等重要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有望在“十二五”末成为万亿元产业;成功引进韩国现代、吉利沃尔沃、中国重汽等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四川年产整车规模将突破200万辆,并形成数千亿元产业的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成功引进1000万吨炼油、80万吨乙烯及天然气化工、盐化工、高分子化工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油气化工基地。
(三)区域合作向纵深推进,成为举世瞩目的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
我省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不断优化开放合作环境,有效开辟合作交流的新渠道,大大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加快成为内陆开放的新高地。近五年,外国在川新设立领事机构3家,总数达9家,居国内第三。新增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合作关系18对,总数达81对,居西部前列。现有外资银行12家、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14家,均居中西部第一。来川工作、交流的外国专家4万多人次,引进留学人员回川工作3075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0余个,通过“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48名。川台合作交流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共引进台资企业257家,投资总额42.2亿美元,赴台交流项目1568个、10282人次,四川已成为西部地区台资企业最多、投资额最大、对台交流品牌最多的省份。与美国、欧盟、日本三大经济体贸易合作蓬勃发展,对东盟、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取得较大进展,泛亚合作形成品牌。促成与新加坡共建新川创新科技园重大合作项目。与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川渝合作不断深化,与周边省区市、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更加紧密,对口援建产业合作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四)投资兴业环境持续改善,成为国内外企业投资西部的首选地。
近年来,四川加大力度,持续改善投资兴业环境,为招商引资提供有力支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铁路、高速公路双双出现“在建里程超过累计通车里程”的建设高峰。目前已形成包括7条铁路、9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航道的`17条出川通道,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国第2位,成都跃升为全国“航空第四城”,泸州港、宜宾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均达到50万标箱,泸州港实际集装箱吞吐量由2006年的3.8万标箱升至10万标箱。政务服务不断优化。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等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已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省份之一和国内外投资商“投资西部首选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从2008年开始,四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后经历了灾区先行、11市试点、全面推进、优化提升等阶段,城乡容貌焕然一新,环境管理井然有序,城镇品位优化提升。2011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把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规制空间拓展至乡村的省级地方性法规,有力推动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城乡环境显著变化,得到投资客商的高度赞赏,成为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助推器”。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稳步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成为城市综合体和新农村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彰显了地方文化,服务过往游客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一大亮点。同时,全省推进“两化”互动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快速成长,支撑和带动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四川总体投资环境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点,成为国内外投资商“投资西部首选地”。
二、招商引资工作需要乘势而上,为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谱新篇章
在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招商引资竞争异常激烈的新形势下,推进我省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体制机制,破解要素短缺和资源环境约束,掀起新一轮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热潮。
(一)坚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当前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存在开放合作认识不足、意识不强、无序竞争、重复引进、忽视环境等情况,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推进。为此,一要积极探索建立“招商引资工作容错机制”,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二要积极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和市(州)力量,结合各地发展实际,制定完善“十二五”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纲要和重点产业、重要集群、重大项目投资促进指导意见,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区域布局;三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和省外的经验成立专业的招商引资公司或投资促进机构,为投资者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增加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同时也有效降低政府的招商引资成本。
(二)加强要素保障,力争重点突破。当前我省面临的推动价格上涨因素仍然较多,企业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大幅上升,土地、电力、天然气等能源生产要素供应持续偏紧,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依然存在。为此,一要鼓励企业和园区采用“并购”方式,以商招商,土地零增量招商。学习“腾笼换鸟”经验,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沿链引进“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集中集聚集约地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二要把有限的要素资源向重大项目倾斜,做好重大项目落地的土地储备和交通能源保障。杜绝圈地项目、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和落后产能转移。三要大力促进交通同网、产业联动、市场联体的区域经济联盟,积极引导我省五大经济区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区位优势,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形成优势互补、互济共生的科学发展格局。
(三)加大政策支持,搭建引资平台。一要切实落实招商引资各项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对重大招商项目坚持“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原则。二要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激励机制建设,加大各类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贴息的支持力度。三要搭建专业化的投资促进平台。围绕目标企业和重大项目,开展小分队登门促进、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充分利用各类重大投资贸易活动平台,广泛对接客商,集中促进项目。
(四)加快园区建设,提升承载能力。当前我省园区总量规模偏小,优势特色不够突出,服务管理有待提升,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一些园区缺乏国际化引资、选资条件和市场化融资渠道。为此,一要设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实施基建贷款贴息,适度超前搞好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二要引进和培育一批对区域和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鼓励各地与东部沿海地区、对口援建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推进组团式招商引资。三要建立健全园区配套服务体系,对转移项目实行一个机构管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特别是,要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充分发挥天府新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前沿区的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开放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注重招大引强和招资引智,吸纳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和优势企业落户。
(五)优化招商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一些地方在市场准入、投融资政策、公平竞争机制、投资争议解决等方面还不够完善。为此,一要优化法制环境。尽快制定《四川省投资促进条例》,根据科学招商需要,推动依法招商。二要继续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和投诉中心的效能。建立全省投资环境的考核、监测和评价体系,定期评估省内投资环境状况。三要优化人文环境。培育塑造新时期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建立不同语言、文化的交流互动平台,推进文化生活的国际化,增强投资兴业的吸引力。四要加强招商引资队伍建设。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保障,落实激励措施,把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工作一线,形成级级责任明确、层层狠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