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优选6篇)
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 篇一
社会矛盾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现象,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源泉。然而,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发生现状值得关注和思考。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和就业三个方面对社会矛盾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经济领域是社会矛盾的重要源头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不明显,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日益扩大。而在城市地区,高房价、高物价等问题使得普通百姓的生活负担加重,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这些经济方面的社会矛盾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其次,教育领域也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导致了城乡教育差距的加剧。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导致了教育质量低下。而在一些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导致了教育竞争激烈,教育机会不公平的问题。这些教育方面的社会矛盾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个人发展,也制约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就业问题也是当前社会矛盾的一个焦点。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衰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使得就业形势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高技能人才紧缺,农民工就业问题等都是当前就业领域的矛盾。这些就业方面的社会矛盾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综上所述,社会矛盾的发生现状在我国各个方面都存在。经济、教育和就业是社会矛盾的重要领域,对于解决这些社会矛盾,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调控和引导,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提高教育和就业的公平性和质量。只有解决好这些社会矛盾,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 篇三
本年度,我所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坚持“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乡”的原则,深入推进矛盾化解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矛盾排查化解制度,调整充实了各级调解组织,制定了具体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提高“以案定补”标准,化解了一批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有力的维护了我所辖区的社会稳定,保障了我所辖区的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部署
我所对开展排查调处矛盾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全所民警认真学习有关会议、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处的目标、任务,提高了对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处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并迅速成立了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副所长江军担任,全所其他人员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工作。
二、加强队伍和基层建设
发挥群防群治力量人是搞好工作的前提,我所编制少人员紧缺,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也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矛盾化解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完成三项重点工作,我所在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积极争取乡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全身心投入到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中去,调处了一批重大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如今年五月份西板乡鼓楼坡村村民蒲某某给本村修公路后未得到工程款,本人与村委会多次协商无果后,我所为避免事态扩大,通过一周的走访调查,成功的化解了这一矛盾。本案成功调解得到了西板乡党委政府的表扬,也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所充分发挥村级综治机构第一道防线作用,对辖区内矛盾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时掌握了各种矛盾的产生情况,及时化解和调处产生的矛盾,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了矛盾的激化、恶化。在本年我所共排查出各种民间纠纷32起,调处成功32起,成功率为100%。防止民间纠纷激化5起,一般民间矛盾纠纷基本不出村,显示了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三、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为依法开展排查调处奠定基础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加强全所民警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在排查调处中,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调处,严格按程序调处,提高了调处质量,真正依法维护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下村时,不拘形式,借田间地头开展普法,走到哪里,就把法律宣传到哪里,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杜绝了采用非法手段解决矛盾的现象,也减少了矛盾的产生。
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 篇四
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主导我国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的主旋律。其目标是要形成一种“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互动行为方式”的社会状态。而改革开放主导的社会急剧转型使我国社会主体间的关系正处在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状态之中,各种观念与利益正发生着激烈的碰撞,社会纠纷主体及其内容更加多样及复杂。如何恰当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纠纷,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一环。
一、法庭所辖地域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的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变动而引发的利益调整、观念冲突、社会震动,导致了矛盾主体的增加,社会矛盾纠纷内容更加广泛多样和复杂。
(一)是婚姻家庭矛盾增加,其中离婚纠纷最为突出。家庭的不和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二)是纠纷与群众切身经济利益紧密相关,并大多数为涉法矛盾。从受理纠纷情况看,现在纠纷主要集中在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医疗费以及损害赔偿,债权债务、集资收费等方面,均涉及群众的经济利益,而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
(三)是群体性纠纷突出。在常见的矛盾纠纷中,往往是群众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如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无法偿还、拆迁安置、征地补偿、企业改制等关系到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情。这些矛盾纠纷处理不好,调解难度增大,对社会的稳定危害也更大。
二、法庭在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实际地位和作用
法庭与其他政府工作部门一起,共同担负着地区稳定与维护和谐社会秩序的神圣职责与艰巨任务。在人手少、任务重、责任大的情况下,新兴法庭在庭长李江顺的带领下克难奋进,充分发挥民事审判调处社会矛盾纠纷职能的积极作用,大力配合社会秩序“百日行动”整治工作,加大执行和解与纠纷调解力度,清理了一批积案、疑案和“执行难”案件,将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矛盾消灭于萌芽状态;坚持公正司法,服务社会,对一些经济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中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主动移送有关主管部门,并提出相关司法建议,及时排查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隐患,减少了社会不和谐因素。同时,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作用,深入发动群众,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建立了一套群策群力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
(一)以民事审判、调解和执行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社会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整体工程。任何环节细小工作的疏忽和矛盾的产生,都可能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诱发新的矛盾与纠纷。针对这一特点,法庭加大力度清理了一批积案和执行难案,从审判和执行入手,在调解上做文章,实现了“两高一低”:即调解结案率高、执结率高和涉讼信访率低。
(二)积极开展巡回办案、就地办案、就近办案等多种审判活动,建立群策群力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格局。法庭充分利用法律资源优势,加强群众法制宣传,让法律进小区、进单位、进家庭,以案讲法,现场说法,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预防和制止了一批潜在社会矛盾纠纷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从法庭的工作实际看社会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夫妻感情缺乏交流沟通,导致夫妻关系不和,是离婚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表明城乡居民对婚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传统、凝固的婚姻关系与观念已经渐渐被打破;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打工时,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劳资纠纷、损害赔偿纠纷增多;三是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超速行驶、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引发的交通事故;四是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无法偿还、征地、拆迁纠纷引发的上访事件呈现出人数多、有组织性和越级上访现
四、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的特点,涉及面广、突发性强、群体性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做好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应采取以下对策:
1、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性质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能运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加以解决。要坚持有的放矢、实事求是的原则,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正视存在的社会矛盾纠纷,不夸大,不缩小,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解决机制,运用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手段,做到有矛盾就解决,有纠纷就化解,达到“定纷止争,团结互助”的目的,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的根本宗旨。
2、基层人民法庭要切实履行好自己的审判职责,多研究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追踪排查制度,发挥好人民法庭的基层基础作用。加大纠纷调解力度,改变“重判决轻调解”解决问题的单一模式,努力追求案件处理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做到案结事了,不留后患。
3、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和增强基层调委会的整体功能,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和加强居民委员会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要加强基层组织与社区、家庭的密切联系,关心和帮助外出务工者的家庭生活,为务工者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家庭环境,鼓励他们就近外出务工,保持与家庭的紧密联系,促进家庭成员的相互了解,加强交流,增进感情,做到照顾家庭和外出务工两不误
4、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立“阳光政府”,实现依法行政、按章办事,把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建设轨道。在我国的立法工作已经取得较大成绩的前提下,更应注重“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要做好调处社会矛盾纠纷的表率,坚持依法行政,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要加强管理、严格执法,又要防止和减少公务人员违法或不当行政造成对公民、法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同时,更应预防和减少新的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
5、要继续加强法制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依法办事的观念。要继续在全社会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普法教育,重点放在增强法制观点,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上,这是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纠纷的根本措施和治本之策。
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 篇五
今年以来,花园社区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通过强化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积极化解各类矛盾,认真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花园社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一、将“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纳入花园社区重要工作日程
按照市政府要求,花园社区先后多次召开“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社区矛盾化解工作实施方案,使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真正达到了目标具体化,工作任务明确化。对广大员工反映的矛盾大、纠纷多的问题,认真做好梳理分类,达到底数清、情况明,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法。社区领导认真执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原则。设立社会矛盾化解办公室,坚持“分级管理,责任到人”,把“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摆在突出位,与各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每一个岗位的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方位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组织,精心准备,搞好苗头性社会矛盾化解信息排查
本着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的原则,今年我们在花园社区范围进行了广泛细致地排查工作。
一是全员发动,普遍排查。以部门为单位,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愿、找问题,然后,形成问题汇总。经过梳理发现员工对这次调整工资政策不了解也不理解,出现跟其他单位盲目攀比现象。“社会矛盾化解年”领导小组发现后,先让部门经理针对各部门的不同情况做工作,然后社区领导亲自组织、带领部门分管人员,分一线部门和辅助部门,分别开了员工大会,把市政府的调资政策和花园社区的实际经营情况以及下一步的管理,都一一给员工做了详细介绍。从而使员工了解了政策,理解了做法,思想就逐渐有了转变,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二是集中力量,重点清查。尤其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专项清查,直至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三是不失时机,个别抽查。在普遍排查的基础上,花园社区“社会矛盾化年”解领导小组,还采取了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的方式,深入基层个别走访、检查各部门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和了解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情况,确保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三、突出工作重点
积极调处化解不稳定因素花园社区坚持把维护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作为根本任务,确保“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的“三个到位”、“两个突出”。
“三到位”:一是时限要求到位。居民反映的问题,承办人在一周之内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如反映的问题是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须在一月内与上访居民取得联系,并告之处理情况。二是制度制定到位。在原有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并严格执行。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监督执行到位。严格社会矛盾化解调查监督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制,真正做到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有人抓,问题有人办,矛盾有人处理。“三突出”:一是在处理解决群众来信来访的工作中突出一个“情”字。花园社区主要领导认真落实领导接访制度,带头接访,带着感情做好员工上访的接待工作,决不回避矛盾,推诿扯皮。二是在化解调处各类矛盾中突出一个“稳”字。处理居民上访问题时,如果方法稍有不慎,便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针对不同情况,扩宽与居民沟通的渠道,应对上访问题,稳稳当当地解决实际困难。
四、积极预防
提高处置群体矛盾工作能力及时、准确地在第一时间获得深层次、预警性、内幕性的信息,才能掌握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主动权。
为此,我们积极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内容准确。一是构织信息网络。每个部门都设有兼职信息员,实行定期汇报、随时报告的管理方法。二是强化对信息员的管理培训。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的方式,搞好日常信息收集、预警性信息分析、政策法规学习等方面的培训,切实提高信息员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变以往的“员工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抢抓工作主动,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五、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通过抓制度建设、完善社会矛盾化解网络业务,增强“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人员工作责任感,不断提高“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的业务水平。为防止小社会矛盾化解和一般性来访演变成大社会矛盾化解和集体访,落实“社会矛盾化解年”举报工作领导责任制,坚持领导阅信、接访、包查社会矛盾化解案件、定期研究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领导下访和社会矛盾化解件督察办理、查办结果反馈等工作制度,使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用结果赢得民心。先后制定了领导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和下访制度、领导包查社会矛盾化解案件制度、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等规章制定。为提高整个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队伍接访能力,坚持对社会矛盾化解工作队伍和社会矛盾化解信息队伍进行定期培训,使基层承担起办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责任。并统一规范了接访工作人员的职责,社会矛盾化解案件查办工作流程、社会矛盾化解举报及来访举报人须知,明确了举报人及接访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矛盾化解举报工作既符合法律的要求、维护双方的利益,又接受广大群众的公开监督。
今年花园社区“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广大职工的愿望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社会矛盾化解年”工作新的突破。
社会矛盾发生现状调研报告 篇六
一、主体性矛盾的内涵
(一) 自我归属的没落
自我归属的没落是现代人孤独境况的生动体现。生活在今天的现代人, 已经告别了以传统的“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农业群居模式, 以“职缘和信息缘”为基础的宽泛式交往模式已经成为其主要的生存方式。被图灵时代所包裹的每个人都变得格外忙碌, 每个人都变得高度的社会化。每个人走出去都有一大群所谓的“朋友”“亲人”,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手机的即时聊天功能同世界各地的“朋友”进行交流。然而, 一旦将手机从人的现实生活中抽离, 一种自我归属的没落便如期而至。人们一刻不能没有手机, 无论是在工作、学习,抑或是散步, 现代人的眼睛几乎不能离开那一小块“丰富的世界”.在眼花缭乱的“0和1”二进制数据包裹下, 流俗的、最广意义上技术性的表象吞噬了一切。
(二) 自我意识的消解
理性时代确立的主体自我意识逐渐成为一种自我矛盾:一方面, 人们的自我意识格外强烈;另一方面, 人们在时代大潮中失去了高贵的自我。“我”这个词在现代使用的频率非常高, 每个人都崇尚自由, 每个人都倡导多元价值观。然而, 这个“我”却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了自己的真义。在享受权利的时候, 这个“我”趋之若鹜, 而在承担义务的时候, 这个“我”却敬而远之, “我”的存在则意味着别人的奉献。这种两极价值充斥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理性时代确立起的崇高自我逐渐演变成庸俗自我, 自我意识逐渐演变成自私意识。这自私的自我总是寻找一种群体性的归属, 把自我消解在群体中来逃避属于我的责任。
(三) 人生意义的迷失
孤独的另一个体现是现代人人生意义的迷失。现代人获得了自身的主体性, 但是这种主体性又逐渐沦为物的主体性, 仿佛人的价值只有通过对物质实体的占有才能真正地实现。主体在这种环境中无法确定人生的目标, 也不能对生活的价值做出适当的确认。这种人生意义的迷失在生活中体现为:第一, 对有价值的实践活动采取无所谓的人生态度。现代人作为物质消费的享受主体不再享受崇高的价值感, 而是选择在遗忘中提升自己的世俗趣味, 其表现也日趋放纵。第二, 对有意义的人生追求以幻想的方式来满足。现代人在巨大的物质诱惑中沦为孤独的主体, 无力为自己开辟现实的新道路, 在巨大的世俗世界中现代人选择以幻想来达成自我满足。
二、主体性矛盾的时代反思
(一) 物质世界的欲求
在这里有必要区分一对词:“物质需求”与“物质欲求”.需求是指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 而欲求则是在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后, 单纯去追求更多的物质享受。当然, 在这里并不是要推崇古希腊斯多葛派的“禁欲主义”, 也不是主张老庄哲学里的“无为”, 这里想要强调的是:对物质世界的过度欲求是导致孤独意识凸显的一个主要原因。
马克思说“占有”是理解私有制的真正途径, 同样“占有”也是理解孤独意识的途径。在生活中, 现代人渴望去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 占有大量的财富后, 其安全感空前缺失, 觉得身边没有人值得信任, 生怕别人侵夺自己辛苦劳作所积累的物质财富。于是, 现代人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 却越来越觉得孤独。
(二) 精神世界的荒芜
卢梭说过:“人是生而自由的, 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面对这枷锁, 正是人的精神性存在给人以逃脱的可能性, 使得人从外在束缚中走出来, 重新获得属于主体的自由。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兼容性是人的内在本性。然而, 今天的人们却忽视了主体的精神性存在, 人的主体性变得不再完整。精神世界的荒芜是人类最大的损失。作为主体的人, 如果仅仅以物质性的存在来衡量, 而拒绝精神性的检验是恐怖的。人所认识的全部世界, 最终只是因为自身所把握到的才具有意义。在社会生活过程中, 主体能够根据需要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进行适当的协调, 两者相互作用, 构成了人的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而今天, 现代人无疑都变成了马尔库塞笔下“单向度的人”.
(三) 人际关系的病态
今天的人际关系, 一定程度上可以用“病态”这个词来形容。病态的人际关系导致现代人的交流永远只是停留在单一的需求层次上, 而需要依靠深层次交流的人, 在这种单一需求的作用下, 越来越显得孤独。在高度分化的现代社会中, 传统“精神交流共同体”的丰富本质已经难以发掘, 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原先密切联系的共同体消失殆尽。这种变革促使人的主体性得到提升, 使人从共同体中独立出来, 成为独立的主体。但是, 现代社会中, 个人除了享受自由之外, 同时也忍受着自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在这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 不确定性萦绕在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 所有人都无法躲避它给人类带来的孤独与失落。
三、主体性自我超越的理论凭借
(一) 主体性哲学作为理论引领的批判本性
克服主体性的时代矛盾有赖于主体性哲学自身的批判性。现代主体缺乏审视的习惯,生活提供什么便盲目接受, 大众认同什么便自然附和, 以前如何的以后便习惯延续,很少运用理性审视, 也很少根据变化调整。笛卡尔说:“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 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出过各种各样的判断, 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 所以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 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偏见的束缚, 就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 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
在日常生活中, 现代人要对孤独意识背后所透露出的缘由进行审视、批判, 不断地诘问自己, 这样的生活是否实现了主体的丰富内涵, 这样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主体性价值的实现。主体性哲学自身携带的批判本性恰恰在于帮助人发现自己作为存在者的意义。作为主体性的哲学与作为主体性的人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因此在寻找主体性理论的同时也是在寻找关于人自身的价值理论。
(二) 主体性哲学作为自我超越的现实本性
思想之所以有意义, 完全是由于它具有召唤现实的魔力.克服孤独意识需要正确认识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本性。每时每刻、自觉不自觉地, 人都在通过自己的行动阐释主体性的丰富价值内涵, 这是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本性。比如在现实生活中遇到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从法律层面上来说, 如果人们没有法定义务或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我们就不用去扶起一名与自己陌不相识的老人。但是, 作为主体的个人, 从道德层面上来说, 每个人都有着内在的良知, 绝大多数人都会去扶起摔倒的老人。法律给予人更多的是外在性的约束, 而道德就是主体性哲学的价值观问题。由此可以看出, 主体性哲学有着深厚的实践根基, 主体性哲学的抽象与具体是同一的。
主体矛盾的克服有赖于主体性哲学自身, 这源于主体性哲学对生活的指导意义。主体性哲学与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主体性的内涵就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展现。现代生活, 正是由于缺乏了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性, 哲学完全局限在哲学家的书房中、学校的课堂上, 主体性哲学没有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同主体性哲学相分离, 主体性哲学的现实性不断被忽视, 主体性哲学对人生的指导意义也不断地被忽视, 于是人们的主体矛盾便不断凸显。
四、主体性自我超越的现实路径
(一) 重新把握人的内涵
正像一些哲学家所说, 现代社会是一个耻言理想、拒斥崇高的社会。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 人们的双眼不断被物欲所遮蔽。无论是求学还是工作, 仿佛所有的意义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被抽象化为“纯粹的功利关系”.长期以来, 现代人并没有将人作为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体来对待, 只是孤立地将人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单一主体, 不断地以客体的认识方式来把握世界、把握他者。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是拥有精神性的存在, 人能够发现自己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在反思人的内涵过程中, 应该看到人的精神性是人区别于一切生物的首要前提。人有着“三个双重”:第一, 人具有双重的生命, 人既有动物性的自然生命, 也具有人性的社会生命;第二, 人具有双重的世界, 人既有物质性的单一世界, 也具有精神性的多元世界;第三, 人具有双重的期待, 人既有物质性的基础期待, 也具有精神性的创造期待。只有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人、理解人, 才能够把握住人的主体性内涵。只有以真正的实践意识、行动意识来把握人的存在, 人才得以真正的存在。
(二) 树立普遍信仰
信仰归根到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 是人类渴望打破现实世界的束缚, 实现自我超越的中介。正是信仰这一问题困扰了历史上很多的思想家, 人们曾经不懈寻求信仰的归宿, 却始终对其栖所一无所知。当下, 人类的目光过多地局限于物质世界, 很难超出物质世界去思考精神性的问题, 这种单一的欲求模式正是对当下生活的一种现实反映。就拿当代大学生来说, 很少去思考应该寻求怎样的人生意义, 而大多数人的关注点放在成绩排名、奖学金上。
然而, 最大的问题是: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生活不需要物质?当然不是。强调精神并没有否定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 只是这种物质基础和精神要处于协调的状态。那么, 如何实现这种协调呢?知行合一是解开所有秘密的钥匙。在人的实践活动中, 一方面潜能世界升华为理想世界, 另一方面理想世界转化为现实世界.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 “行”是一方面, 但不能忽略“知”的重要性, 这里的“知”不仅仅包括知识, 还包括信仰以及一切有益的精神力量。要用人自身的信仰去引导社会生活, 用“知”去引导“行”, 同时通过“行”来深化“知”, 这是解决当前信仰缺失的关键。而所有的关键, 就在于加强对人的主体性信仰教育, 促使人认识到反求诸己的意义, 以此形成普遍的主体性信仰, 并在实践中亲证。人活着总要有所信仰, 有信仰才有思考与生活的动力。
(三) 建立新共同体
传统的以血缘为基础的家族和宗教共同体逐渐被现代化与科学化所取缔,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类不再需要共同体。在现代化的今天, 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不是以功利为目的、为了不时之需所建立起来的, 而是一种属于人的自觉状态的共同体。
新的共同体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阐释:第一层, “我”.这个共同体是以“我”为核心建立起来的, 但是这个“我”却又不仅仅是现在的“我”, 而是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的历史集合, 这样的“我”才是完整的。这是以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建立起来的“我”的共同体, 这个“我”不再局限于当下的世界, 而是以一种开放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第二层, “我们”.这个共同体是由“我们”所建立的, 这里的“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在“我们”这个共同体中, “我”具有社会感, 它是人们每时每刻都能意识到其行为不仅会对人与人之间即刻产生影响, 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及其秩序产生长远的作用, 因此对所有人的福祉充满责任感的那种意识[。
这种新的共同体的建立需要人们善于比较, 而不能以单纯的自我为中心, 局限于一己的经验和背景.这个由“我们”建立起来的共同体需要以兼容并蓄的胸怀推动现代人的沟通与发展。
五、结语
身处孤独精神境况中的主体要正视现代性造就的一切问题, 勇敢地面对现代性对主体带来的挑战。自觉的孤独意识期许着千千万万个个体对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狭隘关系的超越, 期许着一种真正的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世界图景的建立.以尊重和平等建立起的新共同体是一个“过去的我们、现在的我们、将来的我们”的集合。只有在那一刻, 行动着的主体性的丰富内涵才能真正展示在现实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