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实用6篇】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一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人生活现状备受关注。为了更全面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需求,我们开展了一项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他们的年龄在60岁以上。我们从不同方面对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包括居住环境、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等。
首先,关于居住环境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城市中心或者城市周边的居民区。他们普遍认为居住环境便利,生活设施齐全,但也有一部分人表示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和居住区内缺乏老年人专属的便利设施。
其次,社交活动方面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普遍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如文化娱乐活动、养生讲座等。这些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了社交机会。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缺乏社交活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缺乏信息渠道和交通不便。
调查还显示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大部分老年人表示身体状况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存在慢性病问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此外,调查发现一些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利用不足,主要是因为医疗机构的位置较远和医疗费用的负担较重。
最后,调查还涉及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退休金和子女的经济支持。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经济状况较为拮据,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首先,加强社区服务,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和健康讲座,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次,建立老年人专属的便利设施,如老年人健身房、长者餐厅等,方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此外,应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指导。最后,社会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采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经济权益。
综上所述,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显示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需求。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社交活动、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健康。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备受社会关注。为了更深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需求,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了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访问了1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访谈内容包括居住环境、社交活动、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等方面。
首先,关于居住环境的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居住在城市或者乡村的自己的房屋中。他们普遍认为居住环境安全、宜居,但也有一些老年人表示居住环境不便利,主要是因为交通不便和居住设施不完善。
其次,社交活动方面的调查显示,老年人普遍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如文艺演出、舞蹈队伍等。这些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增加了社交机会。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缺乏社交活动的机会,主要是因为缺乏信息渠道和社区活动的推广。
调查还显示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大部分老年人表示身体状况较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存在慢性病问题,如关节炎、高血压等。此外,调查发现一些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利用不足,主要是因为医疗机构的位置较远和医疗费用的负担较重。
最后,调查还涉及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自退休金和子女的经济支持。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老年人表示经济状况较为拮据,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首先,加强社区服务,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和健康讲座,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其次,建立老年人友好的居住环境,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和文化娱乐场所。此外,应加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最后,社会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状况,采取措施保障老年人的经济权益。
综上所述,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显示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和需求。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加强社交活动、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关注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我们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健康。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三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个人积蓄)。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现已取消)、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大多在60-65岁之间)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生补助等的要符合一定条件,需要评选过程客观公正。
目前,农民的花销相对较少,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其花销部分主要用于生活生产消费和医疗保健支出。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用于购衣,食品,沼气,自来水,电费等。用于生产消费的主要是粮种,花费,机械,农药等的购置。随着物价的上涨,这些方面的花销成了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医疗支出这一块,据调查发现,村中一家小诊所,村民有头痛发烧小感冒一类的小病一般都去村中这家小诊所,有的甚至毫不在意,任其发展。另外农户家中也有常备药,因此,小病对村民的负担影响尚轻。但一旦得了大病,尤其是老年人处于疾病多发期,看病支出在家庭支出中还是占有相当比重。虽然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在农村较为普及,但据村民反映,由于体制原因,报销比例有一定限制,且不同医院,不同病情报销比例也不相同,加之药价虚高,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农民从新农合中获得的实惠并不多。
(二)健康状况
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等方面,这一点对老年人来说仍然适用。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看,村民一般都有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大部分村民能保证每天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晚11点——早6点),个别能哟8个小时,睡眠较为充足。其原因一是白天干活较累,二是无事可做。在体育锻炼方面,有70%的村民能进行体育活动(多为年轻人),而剩下的30%多为老人,他们很少锻炼或从不锻炼。在于外界交流方面,村民大多保持着住宅——农田——住宅的生活路线,于外界交流仅限于本组内部,邻居之间二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基本在家而不外出。不好的主要表现在饮食不卫生和在饮酒、吸烟上。由于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有限,蝇虫较多,很难保证饮食卫生。在走访的男性人群中,50%的人抽烟,且烟龄较长,抽烟量较大,这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对身体造成危害。饮酒方面不太严重,约60%的人不饮酒,在量上把握适当。这些习惯不利于健康,但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经济因素,健康观念等的制约,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形成还需要很长时间,需要积极的引导。
(三)文化娱乐条件
由于农村物质生活条件、村民思想观念、政府组织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原因,农村文化娱乐,尤其是老年人文化娱乐精神生活相对枯燥,条件较好的地方尚有能力去改善。朱寨村属于后者,但仍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1、现状
从硬件设施来看,该村建无文化大院和文化舞台,乒乓球台,篮球架,体育健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从软件来看,通过村民反映,本村过去有腰鼓队,舞狮队等文艺队伍,从中有一些具有唱戏、扭秧歌等才能的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文艺队处于解散状态,器械已不知去向,加之无人引导,村里文化活动并不活跃丰富。农闲时,住的较近的人(尤其是老人和妇女)一般会聚集在一起聊天,打麻将,打牌,这些活动虽无大害,但浪费了大量时间,且长时间坐着对身体也不利,另外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有一些人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这极易造成思想封闭。
2、原因分析
通过分析,该村文艺活动之所以行不起来,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缺少合理引导。作为政府,对村民文化活动这一块重视相对不够,在资金、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等方面做的不太好,未能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据村民反映,文艺队解散后器材归个人所有(而其不能调动村民),村民对此意见较大。作为村民,对公益事业的热情消减,人们顾及经济利益,加之村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没有人愿意出面组织出面开展活动,即便有,也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另外有些时候内容不健康(麻将、纸牌,甚至有封建迷信宗教活动)。
②人才断层。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多数为老年人。他们有原文艺队成员,有的会唱戏、扭秧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不能再重现年轻时的辉煌,他们不能再进行腰鼓,舞狮等剧烈活动。而年轻一代对这些传统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去学习,且大多数在外务工,很少在家,因而即便有人组织也没人会参加这些活动。
③精力有限。该村一种植业为主,玉米、花生等种植需要人力精力,农活较多,没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参与于学习文艺活动。对于老人,多在家看孩子,也无精力去做。
④认知和条件的限制。生活在农村的人信息相对闭塞,封建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长期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村民特别是老年人对新事物、新文化的接受和认识程度,或多或少地给农村文娱事业带来阻力。
三、农村养老模式探析(以朱寨村为例)
(一)理论分析
农村养老是人口老龄化之后中国凸现的问题之一,目前,农村养老的主要模式有: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社会化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养老)等。
家庭养老作为传统养老的主要形式,是以家族成员对其上一辈老人提供衣、食、住、行、医直到死后安葬等一系列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行为的养老模式。
社区养老作为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一种形式,是以社区为单位对老人进行集中供养的养老方式。是一种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指我国农村的非城镇户口人员(包括乡镇企业职工)支付一定的劳动所得,在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取得帮助,享受养老金,以保障衣、食等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是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模式。
分析这几种形式的不同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是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目标。
由于中国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还相对处于落后贫困的状态下,家庭养老模式的地位很坚固。结合朱寨村实际,我认为家庭养老是适合该村的养老方式。这主要由于现阶段,农村养老的人力资源丰富,虽然计划生育政策制定并且贯彻多年,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限制,在农村,多子女家庭仍是主流。同时,中国农村老人的晚年在精神照顾方面很欠缺,而社会化养老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所以,家庭养老成为首选。此外,由于资金的限制,中国农村养老机构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很难得到与家庭养老一样的精细照料。家庭养老仍然是为中国农村老年人提供经济来源、补偿精神空缺的最佳办法。此外,老年人大多数会选择在家中养老的原因既有受传统文化影响,即“家”的观念,又有在精神慰籍及生活照料方面的追求。所以,在客观上,家庭养老在中国农村是优于社会化养老的。
当然,家庭养老对有子女家庭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那些孤寡老人,就需要大家的力量,进行社区养老了(即由政府出面给与关怀,如建养老院等)。
(二)实际操作
从理论上找到了答案,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村两委,一要加大宣传,形成氛围。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尤其是村民喜闻乐见的戏曲,小品、相声等形式加大对村民的教育,在全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的良好氛围,使村民形成一种尊老爱老意识。要加大对尊老爱老典型的宣传,树立典型。该村的“好公婆”、“好媳妇”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要继续开展下去,但要更加公开公正公平,使其效果真正发挥出来。二要真说实干,做出成效。要加强对关爱老年人这一块的资金、技术投入,成立老年人组织(如刚刚建立的老年人协会,还可以建立一些其他组织)配置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器具,书籍,使各种设施充分利用起来,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如有可能,继续把老年人艺术队扶持下去,培养扭秧歌,铜器,舞狮,旱船,太极拳等民间艺术继承人,给村民进行培训。鼓励村民开展文娱活动。三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要加强对孤寡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的关爱,帮助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经常性的走访慰问,使之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要对家庭不和谐的进行批评教育。
其次,作为村民,一要努力树立感恩意识,养成尊老爱老习惯,在生活当中给予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二要合理安排每日三餐,细致关心四时冷暖 ,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要精心侍奉日常起居,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努力解决老人生活和精神中的困难。三要充分尊重秉性特点,不急躁,细心倾听老人心声多和老人交流。 四要全力丰富精神生活,陪老人聊天,鼓励老人参加娱乐活动等,力求做到老有所乐。五要与村民和睦相处,见到老人热情主动,帮助老人,正确处理与老人的关系,不能嫌弃老人。六要相互学习,向先进典型看齐。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具体实施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年人的生活不再困难,年轻人合老年人的关系将会有所改善,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一定会得到合理解决。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四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情况,让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老年事业有所关注,使老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健康医疗等方面得到充分保障,我们对连云港市老年人进行了整体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
二、调查背景
1、调查对象
连云港市老年人(包括各个街道、小区、路边、敬老院等)
2、调查方法
大多数情况,我们调查小组自设问卷,但考虑到多数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有限,无法动手完成问卷调查,因此,在随机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对能清楚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老年人做一对一的谈心调查,即访谈式调查,我们以和老人聊天的方式将问卷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此过程中问及,调查员同时记录下谈话的大体内容,回到学校后进行整理归纳。对于那些不能清除表达思想观点的老人,我们则采取询问其监护人的方法,例如在走访敬老院时,我们主要是对敬老院的负责人(院长)询问,从其口中了解敬老院每位老年人的整体生活状况。
3、调查样本分布
此次调查样本总量35份,汇总显示:被调查样本涉及各个阶层、各个文化水平老年人,年龄段介于60岁至90岁,其中老爷爷占62.9%,老奶奶占37.1%,
三、结论(数据支持)
我们在调查之后,对数据进行了整合,以下是我们得出的结论:
附:样本数据
附:调查样本
1.地点:巨龙小区街道旁 时间: 5月29日下午
男,67岁,本市人。在街道旁摆摊卖农作物(批发市场批发而来),原从事农业工作。有3个儿女,现与老伴一起住。节假日儿女会来看望。现生活费主要靠自己和老伴,自己摆摊,老伴给别人看大门。节假日儿女也会偶尔给零花钱(平时就算给也坚决不要)。生活费上收入足够支出。钱一般不会有特别支出(自认为身体强壮,基本上不去医院,一年内从事的主要活动就是出来摆摊)
一般晚饭后去会去家附近散步,也会去苍梧绿园——锻炼身体,或者去看大型娱乐活动;
回家后的娱乐主要有:看电视,打牌,与邻居聊天;
晚睡晚起——不因摆摊而刻意早起
不参加户外活动,很少旅游(包括市内)——没时间,省钱,不想麻烦;
在家饭菜会经常换样,早晚以饼为主;家务由老伴全权负责,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无多大影响,想吃什么吃什么;
自己性格开朗,觉得自己从未生过气,心情一直保持良好状态。所居住社区内无娱乐设施,活动场地及文艺团体,不曾举办什么娱乐活动
2.地点:巨龙小区 时间:5月29日下午
女,58岁,本市人(花果山脚下)街道边卖凉皮,有儿有女(老伴已故)与儿女同住
每天早上出来摆摊,晚上将卖面的三轮车寄放在旁边的朋友家。早上由女儿帮忙准备一天要卖的东西,经济上与女儿不分彼此,早晚饭在家吃,晚上收摊早,回家做饭。女儿在泰源市场卖衣服,不参加户外活动——没兴趣,没精力,没时间。偶尔会和女儿一起出去旅游
饭菜质量还可以,会经常变换,不去医院,有病自己吃药。偶尔会生气——唠叨
住处所在地无娱乐场所,也不曾举办过娱乐活动
在家做家务,看电视,听京剧,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无明显影响,性格外向
3.地点:巨龙小区街道旁 时间:5月29日下午
女,60岁,本市人(郊区),原职业为农民(已在市中心租房多年,除过年回家外一般不回家,想再多工作几年回家)
有儿有女,儿女都在本市。 自己和老伴住,节假日儿女,孙子孙女都会来看望,平日也偶尔会来看望,也偶尔会给零花钱
现在除了过年和特殊事情外都会出来摆摊(修鞋),回家后自己做饭和其它家务
娱乐:看电视,也会去一些旅游景点游玩(本市和外市都有),与老伴一起出去旅游——享受生活,放松一下
不会参加集体的户外活动——没时间
居住环境还可以,没娱乐设施
生活费完全靠自己,每日支出主要在吃喝上(去医院很少,身体很健康)
物价上涨只好降低生活质量,不享受政府的任何补贴
4.地点:巨龙小区 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68岁,本市,有儿有女,原职业:务农,长期在此居住,与老伴在一起住,在街道旁摆地摊。
生活费:主要来源就是摆地摊,摆地摊就是一天的主要从事活动。节日儿女会给零花钱(儿女孝顺)
平时不参加户外活动,因为没时间,居住地也无娱乐场所,不曾举办过娱乐活动。钱无特殊之处,收入足够支出,不去医院,不舒服就吃一点药。饭菜早晚略微单调(主要是没时间做)午餐一般是买现成的,不午休。物价上涨,只能降低生活质量,不曾享受政府补贴。
性格外向,去旅游(本省、外省),为了调节生活,偶尔给自己放假,一般与老伴一起出游。
5.地点:苍梧小区 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58岁,徐州人,有儿有女,原职业:会计(下岗),全家在此长期租房居住,平常出家中有事外,一般不回家,儿子成家,女儿未婚,自己和女儿住一起。
生活费:在经济上与女儿不分彼此,儿子偶尔给点零花钱。自己每天按时摆摊。
一天内主要从事活动:摆摊(期间与邻居打牌、下棋、聊天),回家后帮忙做家务,看电视(新闻、科技类)
饮食:三餐在家吃,餐位就在租住地门口,很近,饭菜单调(主要是没时间和精力,改变饭菜样式)物价上涨对自己的生活并无影响。最近几年没有出去过。
很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但不常去医院,主要是没什么大病、怕花钱、自己买药吃就好。
性格温和,很少生气,开朗。早睡早起,早晚都会出去溜达,认为自己的生活单调。
6.地点:家得福超市旁边一家饭店门口 时间:5月29日下午
男,68岁,本市人,家住淮工旁边,原职业:农民,现职业:酒店保安(三年)
工作状况:1000/月,无其他任何资助、不享受国家法定节日,早9:00-晚9:00,每个月休息三天,每天中午休息三小时,休息场所为一张凳子,酒店提供午饭。
生活:有四个女儿,自己与儿子(已成家)、老伴一同居住,生活费与儿子分开,自己出工资外,必须依靠儿女资助,政府每月补贴60元,老板常年有病,无劳动力,负责每天家务劳动,50%生活费花在医疗上,时常给孙子女钱,生活质量低,物价上涨对自己生活影响很大。儿子儿媳上班打工。
一天内主要活动:早晚要回家,早饭在家吃,之后上班,下午2:00-4:00休息(期间与路旁摆摊的人闲聊,晚上回家吃饭,洗洗睡觉。不怎么看电视或参加其他活动,不会出去散步,没精力,帮老伴做家务。因为没时间并且不感兴趣,所以不参加任何户外活动也不去观看。
7.地点:海连中路 时间:6月1日上午
与老人关系:孙女,本市人,家住附近,有两位老人,与自己父母一起居住,爷爷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理,奶奶在轮椅上生活。
生活费:爷爷自己的退休金,儿子的资助,经济上与儿子儿媳不分彼此。偶尔会去医院,主要是奶奶。
两位老人很在意自己健康(不舒服就会让家人陪着去医院检查)
娱乐:两位老人每天早晚都会去公园
爷爷散步,看娱乐活动,其他人找人聊天、打牌、听京剧,偶尔参加一些活动比赛(娱乐性质);
奶奶:只是由小姑陪着去公园散心,无其他活动,在家只看电视,喜欢唱红歌;
偶尔参加户外活动,原因:爷爷不感兴趣,奶奶身体不便。
每年都会由儿女牵着他们两人去旅游。
居住地社区没有娱乐场所及设施。
奶奶较内向,心情压抑时会闷哭,爷爷开朗,很少生气。
9.地点:海连中路 时间:6月1日上午
男:退休工人,和老伴一起居住,一个女儿分开住,连云港本地人
娱乐:早晚去公园散步,或骑车出去溜达,为了锻炼身体;在家则看些电视,以战争故事片为主;没有个人爱好,喜欢关注时事新闻;在公园聊天散步,偶尔一下户外活动;生活比较规律,晚睡晚起,所在小区没有娱乐设施及场所对自己健康问题非常在意,以及生活环境,生活健康,很少去医院,完全可以自理,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生活费由女儿和退休金。
对居住环境状况很不满意,周围饭店小摊太多,空气气味难闻,无法开窗户,环境污染严重,政府无人治理,对自己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10.地点:苍梧绿园 时间:6月1日上午
男,83岁,退休工人,有5个子女,与儿子一同居住(儿子在本市工作),对古文化有所研究,原属于部。
生活费:退休金,儿女资助,吃药频繁,生活费几乎用于医疗上,生活能完全自理;
娱乐:不参加户外活动,因为离家太远,去公园散步、聊天,为了锻炼身体,儿女陪同去外省旅游(坐飞机),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
对自己评价:外强内善,偶尔会生气,但很快就会好。
11.地点:苍梧绿园 时间:6月1日上午
男,外市人,退休后在此居住,与老伴一起居住,有儿有女(分开居住),儿女假日回来看望,陪自己吃个饭。
娱乐:早晚会出来去公园,在公园散步、打乒乓球;在家则看电视、打牌,照顾老伴,做家务;其他听免费讲座,晨练,旅游。认为老人就应该享受晚年。很少参加户外活动。
生活费来源:退休金,一般支出无特殊方向(儿孙零花钱、医疗保健)
对自己评价:感觉物价很高,生活质量较差,三餐较清淡。
以前工作待遇低,自己只有初中文化,(下班后会经常看报纸、看杂志),感觉生活很充足,现在希望自己身体健康,安稳度过晚年,希望儿女经常看自己
对周围环境:文化娱乐设施欠缺,居住地无室内活动中心。
12、13.地点:巨龙路 时间:6月2日上午
77岁和79岁的夫妻,有3个儿子,最大的儿子58岁,在连云港市政府工作,年轻时在盐厂工作,没有学历,现在修车。平时好玩儿,不打牌——认为打牌伤和气。
住在东方新城,平时不看电视,不看报纸,只是简单的吃饭睡觉,从86年就开始修车,之后风雨无阻,现在和小儿子住在一起,曾经遇到过很多这次这样的调查,其中淮工学生居多,而两位老人也相当支持此项学习工作。生活的来源是退休金,修自行车,为了修自行车,两位老人早上4点多起床,晚上8点休息,夫妻关系和睦,已有60年的婚龄,平时的消费主要是在吃饭和人情往来。
爱好在街上看人来人往和车水马龙。
14.地点:巨龙街 时间:6月2日上午
男,原居之地是黑龙江,在连云港已生活5年,69岁,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同时也有外孙和外孙女,儿子在连云港打工,自己原来是种地的农民,现在和老伴儿一起住在儿子家中,平时主要就是帮助儿子带孙子,偶尔看新闻联播。
主要的消费就是吸烟,喝酒,早上5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生活还算规律,基本不出门——觉得没钱,现在的追求就是能有个看大门的工作。
15.地点:海连东路 时间:6月2日上午
男,65岁,有三个儿子,4个孙子,最小的22岁,目前在大儿子的店里,平时主要的活动就是帮助大儿子看店,早上6:30起床,晚上9点睡觉,看电视,散步是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活动,以前做过10多年的农民,如今大儿子是自己主要的生活来源,初中文化,不喝酒不吸烟不打牌。
16.地点:渝洲公园 时间:6月2日下午
男,87岁,连云港本地人,有五个孩子,49年到58年作为一名解放军在文工团工作。
在文艺方面,爱好唱歌跳舞,现今靠离休工资度日,平时的主要活动就是在苍梧绿园溜达,和朋友闲聊。喜欢看书看报看电视,尤其喜欢看书,是个非常开朗的人,对什么都很有兴趣,平时喜欢旅游,和老战友聚会,但很多时候去不了,因为因为爱人的身体不好,需要照顾爱人,和爱人的关系非常好,夫妻俩已结婚67年,最近爱人刚刚去世20多天。
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程度,但自学到大学毕业,儿女非常孝顺,现在由大儿子请的保姆照顾,理想方面,喜欢音乐,尤其是交响乐。
平时生活很规律,6点起床,8点睡觉。身体健康,自觉经历了非常多的人和事,仍保持着一颗积极善良的心。
17.地点:渝洲公园 时间:6月2日下午
女,80岁,医生,当兵人员,从八路军到解放军,原是山东人,现在和小女儿住在一起,儿女很孝顺,收入主要是离休工资,平时的消费主要花在吃用方面。初中文化水平。性格开朗,实实在在的乐观派,遇到什么事都不会生气,凡事都看得开,觉得自己很幸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觉没有什么特长,平时喜欢看电视,主要是新闻,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即形势,时事,国家方面,满足于现状,追求就是自己健健康康。
18.地点:苍梧绿园 时间:6月2日下午
男,63岁, 连云港人,有老伴儿,家住苍梧绿园附近,以前搞农业,现在收入主要是靠儿子给,还有退休金,平时喜欢看电视(连云港台),散步,是一名乐观派,儿孙满堂。消费主要是花在吸烟喝酒方面。
19.地点:苍梧绿园 时间:6月2日下午
男,85岁,河北人,现住苍梧绿园附近,有一个闺女,现在和闺女住在一起,闺女很孝顺,主要收入是离休工资,小学二年级文凭,靠自学成才,每天花两个小时在苍梧绿园里,平时喜欢看电视,关于新闻体育方面,看报纸,只看大标题——因为眼睛看不太清楚,平时喜欢画拼音符号。
身体渐衰,算不上一个悲观派,平时的消费主要花在伙食费(800),医疗费,因为自己有高血压,心脏病,还要注射胰岛素(800),偶尔喝一点酒,生活很规律,对现状很满足,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事,愿望就是媳妇能够关心他,到死的时候有人关心.
20、21.地点:苍梧绿园 时间:6月2日下午
男:70,71岁,都是师专的老师,连云港人,住的地方比苍梧绿园远一点,平时的主要收入是退休金,平时喜欢看电视,散步,爱好看书,擅长写作,愿望就是健康快乐,开销花在旅游,买书,玩电脑,对新闻很关注。
22——35.地点:美德乐园敬老院 时间:6月2日下午
(由于大多数的老人年龄偏大,且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大多数在身体或者心智上存在很大问题,生活起居还必须有专业人士照顾,故对此处的老人,我们的调查基本是从院长王德芹了解)
院中老人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阶层,拥有不同背景,有连云港本地人、徐州人、还有外省人,有曾经是教授的、是干部的、是教师的、是工人的,当然也有农民。比如曹全刚教授,他原是淮海工学院的一名教授,现在她老伴还在我们学校任教授一职,曹教授主要是因为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而家里人又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才住进养老院。期间我们还有幸采访到一位解放时期随到台湾,后因为自己家庭原因回来的老人。还有很多原本就是农民的老人,因为儿女在此上班或者打工家里有无人照应而被送进养老院。对于老人的娱乐生活方面,最多的就是看电视了,因为在此的老人大多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有些属于健忘、老年痴呆类的,老人们在一起时会相互聊天,但说的话都没有什么头绪,属于无目的无意识,还有就是周末本市学校的学生会去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下棋、带老人去公园散步等。在养老院内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当然老人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儿女过来看自己,或者儿女能够打电话和自己聊天,另外就是节假日儿女到自己回家吃饭、给自己买衣服之类。除此就剩下每天的吃饭睡觉等必须活动了,总体来说在这里的老人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精彩、丰富。
在老人饮食生活方面,院长告诉我们,工作人员会经常变动饭菜类型,会给老人买水果或其他休闲类食品。过年过节都会做相应的饭菜和他们一起过节,而且平时自己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今年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饮食方面自然会有所下降,但总体还是保持的很好。
关于老人生活费问题,大部分老人是有儿女供给的,还有部分是靠自己的退休或者离休工资,还有孤寡老人是靠政府补贴和自己的资助来生活的。
其他方面:从院长那我们了解到在这儿的老人凡是有儿女的,儿女都算是孝顺的,拥有不同文化水平的老人给人的总体感觉也是不同的,老人们随人都老了,但有很多时候他们还是在意自己的一些比如形象、生活环境、饮食等方面的东西。老人彼此之间有相互照顾的,也有彼此看不顺眼的,就像大家说的像小孩,有时候会很固执的坚持一个想法。
(此敬老院总共有老人29人,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对13位老人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其中,老爷爷5位,老奶奶8位)
三、 原因分析
对于敬老院里的老人,他们大多数在自己生活上不能自理,而家里人又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而且现在生活条件好的家里都装修的很精致,怕有老人在家麻烦;另外还有历史造成的原因,比如来自台湾的那位老人;最后可能真的犹豫本身已是孤寡老人,只能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但住在这家敬老院的老人大多身体或者心智在存在问题,所以他们的业余生活相对而言也比较枯燥无味。
对于住在小区里的老人们,他们的公共娱乐场所就比较多,适合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也不少,这些老年人因为生活很富足,空余时间较多,所以他们平时的业余生活也比较丰富,生活很满足。
最后,对于那些还在劳作的的老人们,他们的子女固然孝顺的居多,大多尽了赡养义务,却仅仅满足于维持老人生活的温饱水平,老人们在精神上缺少慰藉,没有什么心思玩乐,令可在劳作中充实自己。
四、 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敬老院,我想我们可以呼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个老年群体,引起全社会的关心,使得老龄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从而进一步了解和改善敬老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状况,对养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出建议,进一步实行规范化管理,提出相应管理办法及改革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对于那些生活条件相对而言较好的老人群体,我们仍然需要呼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温暖,不会觉得孤独.
对于那些生活在底层的老人们,我们则更需要时时刻刻都关爱他们,在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拐角处,哪怕是报以一个微笑.让他们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关爱他们的人无处不在。
五、 结论
通过此次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查,从整体上说,我们的收获还是有的,我们看到,连云港市绝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老有所终,而且连云港市养老保障能力,医疗保障能力,老年活动场所、设施建设,社区老年服务建设等均有比较大的改善,然而,当中仍就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老年人整体文化程度不算最高,健康状况偏差,老年人社会参与热情以及愿意给他人提供帮助方面表现相对较差。大部分老年人都替子女着想,在家庭关系、自我权益方面,老年人家庭都比较和睦,子女孝顺。在护理照料方面,都以家庭成员提供照料为主。总之,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优势和劣势,让连云港市的老年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五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子女没有工作,没有职业,也没有心思去干活,有的在家靠父母,有的在社会上游手好闲。他们没有尽他们的义务还不停的拖累父母,父母为他们操了心,晚年不得安心,起早贪黑直至终老。第三种就比较幸福,家庭和睦,子孙绕膝越活越年轻。?
出现以上三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这样的:
1、缺乏正确孝敬老人的知识,想到了敬老,还要想到如何敬老,更要想到如何才更善于敬老。很多老人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思想上产生了很多的困惑和畏难情绪,为了让老人能够尽快融入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需要子女们以更大的耐心和爱心帮助父母再学习,需要付出精力来教育父母掌握新信息,学习新技能,接受新事物,只有这样,老人们才有信心热爱新生活,找到更多的新乐趣。钱虽然能解决很多生活上的问题,但是老年人缺的并不是钱,他们一向生活简朴,只要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再多的对他们来说也是浪费,人老了需要年轻一辈的关心,只要能经常得到子女的关怀比起其它一切都更有价值。当老人生病或是发生意外的时候就算是再忙也会回家照顾父母,跟父母聊聊天才发下现自己对父母的想法一无所知,而那时就有点晚了。“子欲孝而亲不在”,老人们的纷纷离去肯定会让人感到了落寞和空白,曾经的种种历历在目,不要错过机会,让他们颐养天年。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述说千万子女心中的遗憾,告诉我们失去了才后悔是来不及的。听听妈妈的唠叨,工作的事同爸爸谈谈,这是一种幸福。能够孝敬老人,有机会孝敬老人,的确是人生极大的满足和幸福。我们能够在孝敬老人时享受那美妙的过程和动人的时光,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无论你穷也罢,富也罢,只要用心去感受,你会真实而美丽地发现:孝敬老人其实是一种永不磨灭的幸福和感动。
2、缺乏教育是主要的,我觉得思想品德教育在我这里是不被重视的,学校老师在猛抓考试成绩的同时忽了学生在思想上的发展,思想被抑制,正确的行为方式没有给予正确的引导,思想上有了误区,行为上有了偏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典故都没有让他们体会到其中的道理。还有父母本身没有一个好的榜样也就缺乏了教育。所以要进一步发展教育的力度,普及义务教育,增强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
3、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家庭生活其乐融融。大家相互努力,创建和谐生活人人有责。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敬老人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
孝敬老人是社会公德,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就是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社会和谐的发展,老人有一个阳光的晚年共同努力。
老年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篇六
为了解掌握城区老年人生活状况,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期县民政局(项目办)负责,兴州街道办参与,对城区10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方法
1.调查对象:城区10个社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
2.调查方式方法:分为入户访谈和电话问卷调查2种形式。
二、调查内容
1.基本情况。此次共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8056人,占社区常住总人口数的19.42%(高于全国18.7%、全省19.2%的平均值,仅次于全市平均值),其中:男4185人,女3871人;60-69岁4344人,70-79岁2520人,80-89岁1056人,90-99岁136人,100岁及以上0人。
2.文化程度。文盲279人,小学2294人,初中3058人,高中1844人,中专477人,大学及以上学历104人。
3.身体状况。身体健康2363人,一般4270人,常年生病1309人,卧床不起114人。
4.月收入水平。300-500元875人,600-1000元563人,1000元以上6618人。
5.配偶及子女情况。有配偶有子女6312人(其中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1029人),有配偶无子女27人,无配偶有子女1687人,无配偶无子女30人。
6.医疗保障情况。城镇居民医疗保险2602人,职工医疗保险5454人,无医疗保险0人。
7.调查对象构成。退休干部1374人,退休职工5031人,无业1651人。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部分老年人身体健康问题不容乐观。调查发现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占比仅为29.33%;身体一般占比为53%;常年生病占比为16.24%;卧床不起占比为1.41%。建议:一是定期为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做到早预防早治疗,避免久拖成疾,影响身体健康;二是卫健部门在县城内医院专设窗口,为患病老年人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就诊便利服务;三是动员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服务队对患病卧床不起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提供卫生打扫、心理咨询等基本需求;四是积极筹建民办养老机构,解决生活不能自理、患病卧床不起老年人医养问题。
2.部分老年人生活比较困难。调查发现月收入300元-500元的老年人占比达10.86%;600元-1000元占比为6.98%;1000元以上占比为82.14%。建议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出台相应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投入,提高保障性收入。
3.老年家庭空巢化问题日趋严重。调查发现儿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占比为12.77%;有配偶无子女占比为0.33%;无配偶无子女占比为0.37%。建议:一是社区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辖区居民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弘扬孝亲敬老传统美
德,动员子女常回家看看;二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除解决老年人的吃饭问题外,要广泛开展活动使老年人融入到大家庭中来,发挥自身余热,认识自身价值;三是积极探索邻里互助养老模式,以3-5户老年人为一个单元开展邻里互相帮助、互相照顾的微型站所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