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实用3篇)
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一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追求,原生态民俗旅游村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本次调查报告将对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情况,包括村庄的规划布局、民居的建设情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二、调查结果
1. 规划布局:大多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都进行了规划布局,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风貌,村庄内的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觉。
2. 民居建设:大部分村庄的民居均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保留了传统的建筑特色,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然而,也有一些村庄在民居建设中过于商业化,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
3. 传统文化传承: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较为重视,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开设手工艺品展示等方式,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些村庄在传承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三、问题分析
1. 商业化倾向:一些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导致了一些村庄的原生态特色被稀释,游客体验不够纯粹。
2. 传统文化保护不足:虽然大多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但在专业性和深度上还有所不足。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
四、建议
1. 坚持原生态: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要坚持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注重村庄的规划布局,保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风貌。
2. 加强专业性:村庄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专业性研究和挖掘,加强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和培训活动。
3. 多元化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要开展多元化的经济活动,降低对旅游业的依赖。可以发展农业、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只有这样,原生态民俗旅游村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
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二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追求,原生态民俗旅游村成为了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本次调查报告将对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情况,包括村庄的规划布局、民居的建设情况、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方面。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二、调查结果
1. 规划布局:大多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都进行了规划布局,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风貌,村庄内的建筑物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协调,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觉。
2. 民居建设:大部分村庄的民居均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保留了传统的建筑特色,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然而,也有一些村庄在民居建设中过于商业化,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保护。
3. 传统文化传承: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较为重视,通过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开设手工艺品展示等方式,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然而,也有些村庄在传承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三、问题分析
1. 商业化倾向:一些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过度商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这导致了一些村庄的原生态特色被稀释,游客体验不够纯粹。
2. 传统文化保护不足:虽然大多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活动,但在专业性和深度上还有所不足。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和水平。
四、建议
1. 坚持原生态: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要坚持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要注重村庄的规划布局,保持原汁原味的原生态风貌。
2. 加强专业性:村庄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专业性研究和挖掘,加强文化传承的深度和广度。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参与,开展传统文化研究和培训活动。
3. 多元化发展:原生态民俗旅游村要开展多元化的经济活动,降低对旅游业的依赖。可以发展农业、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原生态民俗旅游村的建设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挖掘,实现多元化的发展。只有这样,原生态民俗旅游村才能真正吸引游客,给他们带来独特的体验。
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 篇三
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
引导语: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调研报告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XX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作为沧源继翁定原始部落风景区后,又一个沧源打造的重点原生态民俗旅游景区,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XX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工作;为既是准确了解和掌握XX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情况,对其进行了专题追踪调研,现将两年来的追踪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XX隶属沧源县单甲乡的一个行政村,XX原生态民俗旅游村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寨,大寨由上寨(1、2、3组)、下寨(4、5组)、新寨(9组)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农户310户1196人。XX建村500多年,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村内95%以上民房为佤族传统特色民居,至今仍保留和传承着完整而古老的佤族民风民俗,如:拉木桥、跳新房,滴茶滴酒迎客、山神祭祀、聚集打歌起舞等。为有效传承和
保护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做好少数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沧源县紧紧抓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刘维佳扶贫挂钩的有利时机,依靠XX村邻近沧源得龙机场,与机场、东丁水库、碧丽源茶山等景点可形成精品旅游环线的区位优势,结合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按照“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保持村落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民族文化,致力将XX村大寨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植被良好、民族古建筑独具风格、民族文化璀璨的原生态民俗旅游村,使之成为集生态、民风民俗、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及“令世人为之向往的边关秘境、为之留恋的月亮之乡、为之难忘的文化荟萃之地”。(二)规划建设内容。对310户民居房进行提质改造,配套建设村内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硬化、排水沟渠建设、电力工程、人畜饮水、文化活动场地建设.停车场建设、卫生室建设、旅游卫生公厕建设、垃圾池建设、养殖小区建设、村庄绿化及古树、古木保护工程、亮化工程、现景台、游步道、特色农家客栈、消防设施建设、边坡治理等18个子项目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8016.25万元,其中政府补助6466. 25万元,农户自筹1550万
(三)项目建设进度。项目于2014年10月开工,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先启动了XX上寨132户民居房提质改造,截至2016年2月底,完成上寨自然村农户民居房提质改造117栋;建成养殖小区生猪圈舍117间;完成村内古榕树保护建设1处;完成XX村第三村民小组牛圈地基平整工作,村庄堡坎垒砌工作正稳步进行中,完成了村庄供水、地下排污管网、道路硬化、排水明沟、地下输电线路和消防管网的整体规划设计,正在开展相关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目前,共计投入资金1338.8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621.42万元(民居改造补助467万元,古榕树保护5万元,三组牛圈地基平整2万元,生猪圈舍建设147.42万元),群众自筹717.4万元(民居改造自筹或投工投料折资)。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建设方面。一是建设规划难度大。由于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在不改变村庄原貌的基础上进行提质改造和项目建设,造成项目规划很难一步到位,需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变更,使项目建设规划难度增大。二是项目进度推进慢。XX大寨有许多的乡风民俗,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现在村民仍然都在遵从。比如:民房的建设和玫造,群众都要“讲日子”、“挑方位”等,而项目施工必须以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为前提,加之单甲雨季较长,因此造成项目进度推进缓慢。新寨(9组)属地质灾害点,造成整体推进有困难。三是项目投资成本高。项目施工所需材料运距长,成本高。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后与村庄整体风貌的一致性和协诟性,项目建设的部分内容还需根据地形地貌进行反复实践来作出调整,因此部分建设项目会出现多次返工的情况,从而导致投资成本增加。四是项目资金缺口大。由于该项目是一个综合性建设项目,建设子项较多,只能靠向对口单位或专项建设项目进行子项建设的资金申报,但部分建设内容没有专项项目,造成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缺口大。五是群众自筹能力弱。XX村属贫困山区,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现有产业还没有完全形成效益,农民群众收入来源渠道单一,大部分农户没有经济积累,一般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群众自筹资金的能力、渠道和数量有限。
(二)其他方面。一是营销工作难度大。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游客的欣赏水平和旅游品位越来越高,已经不再满足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简单旅游方式,对“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需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如何把民俗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是XX民俗村开发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二是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配套产业发展滞后。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林果等配套产业要形成经济效益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必须要超前谋剡和布置。当前,XX村支撑旅游产业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经济林果等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三是农民群众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民群众是民俗旅游村建设的.主体,目前,XX村群众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