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实用6篇)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一

在读完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之后,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和爱心的力量。这本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心路历程和对教育的思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爱心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他从事教育工作的初衷和动力。他认为教育是一种使命,是为了培养下一代的人才,让他们有能力和智慧去改变社会和世界。这让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用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潜力,并且激发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其次,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爱心的力量。作者在书中讲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他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用心去教育和引导他们。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通过他的爱心和关怀,他改变了许多学生的命运,让他们有了更好的未来。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心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正是因为有了爱心,才能让教育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最后,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在书中,作者提到了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和应试教育。他呼吁教育者要用心去教育学生,让他们真正领悟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学习和教育中的问题,我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成绩。同时,我也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总之,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教育者用心去做,用爱心去教育。爱心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让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对爱心的力量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会更加注重爱心和关怀,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和成长。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三

  断断续续读完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虽然不如书中所说的某些读者“流着眼泪读完这本书的”,也绝不会在电话中“泣不成声”地向他“诉说自己的感想”,甚至对这本由我们副校长“极力推荐”的名著还有小小失望,不过充塞在这本书每一个角落的“爱心”,确实让我感动。

  贯穿全书的,是一个“爱”字:“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只有爱,才能激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为国家、社会创造更多温暖与和谐。以前我认为,有两类人是不能办教育的,一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是商人。急功近利者势必追求短期效果,无视教育规律;商人重利轻义,把教育作为赚钱工具。现在我觉得,有两类人是不适于呆在教育战线的,一是把教育当成饭碗的人,一是不具备爱心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李镇西那样爱学生,或者学到他一半,那我们的教育或许会发达得多。

  我也很爱学生,尤其爱那些眼睛清纯透亮的学生,那些心地善良、积极向上、有独立思考能力、善于沟通合作的学生。可我对学生的爱还没有达到他那样的境界,还没有达到向学生“还债”的程度。李镇西在书中,反复强调他的学生请他吃什么东西,或在毕业多年后给他写信、寄贺卡、打电话,等等等等。所有这些对一个老师来说,都是极大的安慰,也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更是教师非常在乎的东西。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爱,真的不求回报吗?”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师、恋人们在发表爱的宣言时,都会强调:“我爱你,我不期望从你那得到什么!”事实上,当子女忤逆,当学生忘本,当情人反目时,凡正常人都会有悔不当初的感觉,对对方都有许多怨恨,对人生也会生出许多悲观、痛楚的幽怨。因此成功的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更应是“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养成一种爱的素养,将“小爱”发展成“大爱”,将“独爱”发展成“众爱”,在这些爱中,当然也包括“爱的回报”!

  李镇西在对顽童的转化与优秀学生的培养与提高上有他独到的一套。很多班主任在写班主任计划或总结时,都会提到“抓两头,促中间”,都是大而空,没有多少可资借鉴之处。我以前也会这样写,可在具体的做法上与李镇西相比却有天壤之别。他的写“家校联系本”、填“报喜单”、游玩、集体评议、每日九问、写“灵魂的搏斗”、安排当班干部、对手竞赛、学生作文表扬、推荐好书等做法都很值得我学习。在我的教育理念中,很关注学生自尊,特别害怕伤害到学生“弱小”的心灵。我也曾经想过要采用集体评议的方法去促进某些学生,可又担心负面影响更大。刚开学的时候,我看到某些班级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比,并在教室前面大肆张贴,很反感这种做法。一段时间后,一想到期末要对学生进行德育综合评比,我又担心没有操作依据,便学着其他班的做法在我班上尝试了一段时间。实际上这种“加分”、“扣分”办法并没有多大实效,我也不太重视这些评分,实际上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不可量化的,学生犯错误也是可以谅解的,要不要学校干什么,要老师干什么?由此看来,我还没有“开创”出自己的一套,缺少自己的理念“操守”。

  上次在南海培训时,黄甫全教授就对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做了淋漓尽致的批判。他认为:教育叙事研究中的故事,其真实性和客观性无法检验和保证。由于“隐私”的存

在,会导致“掩饰说谎”现象;为了杜撰“美丽故事”,有的“研究者”会“伪造数据”,并对“事件加工”,造成“数据失真”。教育叙事“缺乏普遍的解释力和推广性”,“个体行为,难以群体化”。读李镇西的教育案例,正有同样的感觉。由于地区、年龄差异、个性心理的不同,使李镇西里讲到的很多东西尤其是在“优生”的提高上似乎很难操作。这是个“浮躁”的社会,人们看到的永远是那些成功者的“经验”。比如周弘,在培养失聪的女儿周婷婷成材上,确实非常成功。可他进而要把他的教女经验上升为“赏识教育”,未免有点牵强。不知是“赏识教育”推广者们过分的宣传还是家长们的过分狂热,“赏识教育”每到一地就在一地掀起一股热潮。教育是个复杂的东西,并不仅仅是靠“竖大拇指”就可以成功的。如果“竖大拇指”就可以了的话,周弘也不用打婷婷耳光了。我们社会已经够浮躁的了,我们的孩子已经够脆弱的了,我们并不需要“赏识教育”来加重社会的浮躁,我们更不需要“赏识教育”来弱化甚至消除孩子的受挫能力——当然,教育绝少不了赏识。在一片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参加工作后,该怎么面对社会的阴暗?该怎样应对人生的打击和各种苦难?

  不过很明显,在教育这条路上,我还需要更多的磨练,更多的学习,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多的积极探索……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四

  读完李镇西所著的《爱心与教育》,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为什么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写的一本书出版十多年来依然在社会上引起如此强烈的影响?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形式上看这本书不是纯理论的说教,而是用心所写。理论性的书籍要么让人难以理解,要么枯燥乏味,让很多读者望而却步。而这本《爱心与教育》,除了有很少的文字是出于解释说明有点理论的嫌疑之外,其余几乎全是实例的叙述和真情的流露。从本书的副标题《—素质教育探索手记》可以看得出来。它的内容源于实践,而他的表述和总结又高于实践,感觉是娓娓道来,又让读者领悟到其中深刻的道理。由此可见,这本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从感觉上来说它是与教育教学的零距离的接触。内容几乎都是源于第一手的材料,有李老师自己的.亲身体会,有学生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为,所思所想,还有李老师同远方一群中学生的通信,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情,以至于很多地方让人感动甚至落泪,让读者被那种浓浓的情包围着。

  第三,从内容上看,这本书几乎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爱心和童心”是关于师生之间真挚的感情故事;“与顽童打交道”介绍了李老师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绩;“锻造卓越人格”是关于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回答心灵的呼唤”是他对青春期教育的尝试;“沉重的思考”介绍了他由一位女生自杀引发的德育剖析;“生死两地书”,生动地叙述了他和远方一群中学生多年来的通信;“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则是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内容全面而详实,让读者通过阅读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从李老师的爱心和真情里学到了教育的智慧,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点了迷津,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能够读到这样的一本好书确实不容易,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它,那样也不枉李老师的呕心沥血之作了。在我看来,每个读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

  第一,要用心读透这本书。李老师为什么能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为什么会取得了那么多的成绩?就是因为它对教育的用心和真情的投入。当然,爱和尊重是教育前提。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他坚持以教育手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加上自己的反思和总结,长期以来,才形成了一系列的教育真经。

  第二,带着思考和感悟见行动。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读名人大家的故事,一定要仔细研读,认真体会,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把其中的一些“真经”采取适当的方式不同程度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就可能少走不少弯路,一定会促进和加快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三,边学习、边反思、边提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即使再好的方法,适合这个学生但不一定适合另一个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有时时刻刻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勤思考,多总结和反思,才会让自己的所学、所悟恰当的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如虎添翼,教学和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从李老师身上,我读到了大写的爱,他对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有无限的爱心和耐心;对于教育,他投入了无限的深情,只要我们也像他那样,我们周围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学困生了,学生们也会因我们而骄傲和幸福的!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高尚的人对话,给读者洗涤一次心灵;也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自己的思想豁然开朗;又像吃过营养品,让自己有使不完的劲。因此,我们要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并且学以致用,让自己的羽翼不断丰满起来,生活更加充实、丰富多彩,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五

  看完《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觉得老师拥有很高的权力。我们的言行影响着学生是成功还是失败,表扬学生还是批评学生,能促进学生还是抑制学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不加约束的权力会破坏班级里的信任关系,极大地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

  看着讲台下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时不时的流露出或喜或悲的表情,在这里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心情,像他们一样,为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喜极而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欢呼雀跃……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灰色,让人窒息、让人伤感,但在其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希望和追求,在作品中也流露出作者的信仰,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

  揠苗助长不如顺乎天性,为孩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孩子经历风雨。这本书中又何止这两个教学方法呢?我还在细细品味。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篇六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

  我由衷地佩服蒋老师,尊敬蒋老师,因为她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蒋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蒋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蒋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她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

  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是对我们思想的洗涤,心灵的震撼。蒋老师的爱是那样的博大,那样的无私,我深深地被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书中“与顽童打交道,后进生的转化”一节,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师爱是阳光雨露,学生是花朵幼苗。对学生的爱既要像阳光一样普照大地,对学生一视同仁,又要对一些缺少爱的同学有所倾斜。蒋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她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她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蒋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但是她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让我感触很深。比如蒋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她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这种教育的境界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蒋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万同的每一点变化,无论是朝着哪一个方向,都牵动着老师的心。而万同身上所体现的反复,足以考验最有耐心的老师,只有爱心的坚持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读了万同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做个真正优秀的教师有多难。蒋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而这份爱总觉得与人有所不同,看到过不同的老师表达对学生的爱,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无论哪种,潜意识里总是把学生看成教育的对象。而蒋老师的爱是建立在平等民主之上的,是双向互动的,深深地感染了我。

  以后我会以蒋老师为榜样,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提醒自己,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

相关文章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读后感(实用6篇)

断劬褪且愣ㄈ恕肥...
读后感2016-08-02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读后感(实用6篇)

《人桥》读后感【优质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今天,我读了《人桥》这个故事后,对解放军战士充满...
读后感2016-05-07
《人桥》读后感【优质3篇】

《暧春》读后感【优选3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暧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暧春》记述的是主人公花儿被老爷爷收养后在爷爷家生...
读后感2019-05-05
《暧春》读后感【优选3篇】

《向着光亮那方》的读后感【实用6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向着光亮那方》的读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读后感2018-03-01
《向着光亮那方》的读后感【实用6篇】

守株待兔读后感(精选6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守株待兔读后感1有一个农民,他正在田里耕地。...
读后感2016-07-01
守株待兔读后感(精选6篇)

仲夏夜之梦的读后感(优秀6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仲夏夜之梦的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后感2019-05-05
仲夏夜之梦的读后感(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