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排”的人作文(优选3篇)
“最后一排”的人作文 篇一
最后一排的人
每个人在学校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我则是那个被称为“最后一排”的人。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操场上,我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成为视线中的一个边缘角色。有时候,我会感到一些自卑和无助,但我从未放弃过努力,因为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首先,坐在最后一排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我可以自由地伸展身体,不用担心被旁边同学的肩膀挤得喘不过气来。这种自由让我更加专注于课堂的学习,能够更好地听讲和思考。虽然离老师远了一些,但我通过努力,总能保持与课堂内容的同步。
其次,坐在最后一排也给了我独立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我不必担心被其他同学的观点所影响,可以更加自由地思考问题,并独立地提出自己的见解。虽然我在课堂上不是那个总是积极发言的学生,但通过课后的讨论和作业,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最后,坐在最后一排也让我更加关注周围的同学和环境。我可以更加清晰地观察到每个人的表情和行为,更加敏锐地察觉到班级中的氛围和变化。我从他们的表情和举止中,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进而对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虽然坐在最后一排给我带来了一些挑战和困扰,但我从未认为这是一种劣势。相反,我通过努力和思考,将这种位置转化为一种机遇和优势。我相信,无论我们身处何种位置,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一排”的人作文 篇二
最后一排的人的自我探索
坐在最后一排的我,经历了许多自我探索的过程。我曾经想过,为什么我总是坐在最后一排?是因为我不够出色吗?还是因为我不被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坐在最后一排并不代表我不够出色,而是给了我独特的机会和视角。
首先,坐在最后一排给了我更多的自由和独立。我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必受到他人的干扰和束缚。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节奏。这种自由让我更加自信和独立,能够更好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其次,坐在最后一排也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可以独自思考问题,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这种反思让我不断成长和进步,不断寻找自己的目标和意义。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最后,坐在最后一排也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和指导,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这种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我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与时间的相处和思考,我逐渐理解到,坐在最后一排并不是一种劣势,而是一种机遇和挑战。我可以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相信,无论我们身处何种位置,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和特点,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最后一排”的人作文 篇三
“最后一排”的人作文
作者结合切身体会,诉说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人真实的生活和思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一句引人思考: 如何让素质教育不再成为形式,如何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语言灵气,诙谐幽默。“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后花园”等词语形象生动,增添了文章的灵动气息。
“最后一排”的人作文
“最后一排”是我们班的边疆,地广人稀,气候恶劣。所以“好学生”避而远之,“捣蛋鬼们”心向往之。我在还没有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人时,就坐在了“最后一排”。
暑假前的一次考试,我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名次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遥远的岭南啊,顿时成了我的“后花园”,可我却没有苏东坡的豪放洒脱,吟不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当老师宣布这消息时,顿时有一种“世界末日来临”的感觉,两眼昏花,头晕耳鸣,真的快要支撑不住了。
抬头一举目关心我的全是班中的几个成绩差的“捣蛋鬼”。窗子在我的左手边,凉风习习,吹散了我眼前的雾霭,若隐若现,几个“捣蛋鬼们”对我眉目传情,挤眉弄眼,“本地土著”送来独有的问候。
“嘿,小黑,不要垂头丧气,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阿蔡用辩证法安慰我。
“是啊,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就是没考好嘛!还有下一次嘛!”老陈的精神胜利法,听听,蛮有道理。
他们表面嬉皮笑脸,课堂上嬉笑怒骂没个人样,
可在暗地里也在下功夫呢!阿蔡在被窝里拿着手电筒背单词,老陈在宿舍睡觉时经常发出“我考上了”“我成功了”的声音。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和自欺也欺人的笑容,我又有了信心。在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用他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出了一道题,可全班没有人会做,碰巧我做过,我举手了,不止举手还拼命摇动着,可老师却说“唉,怎么就没有人回答呢?”我失望了!不!不是老师没有看见,而是老师认为“好学生”都做不出,更何况“坏学生”呢?我久久未放下举着的手……
一个学期过去了,我也离开了“最后一排”,同时离开的'还有特铁的阿蔡和老陈,当然,同样数量的人也“中箭落马”。
“要不要劝劝他们?”
“好的,我们不仅仅是过路人,更是经历沧海桑田的同路人。”
我们走到唉声叹气的同学面前:“这里光线不好,空气新鲜;成绩不好,心情不差!”
别了,我的流放地,你让我承受委屈,经历风雨。我想:有永远的“最后一排”,却没有永远坐在“最后一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