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教案【优选6篇】
环保教育教案 篇一
标题:培养儿童环保意识的教育教案
引言:环保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成为环保的行动者,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本教案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活动,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
一、目标设定
1. 培养儿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培养儿童的环保行动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环保习惯。
二、教学内容
1. 环保知识的传授
通过讲解环保知识,如水资源的重要性、能源的合理利用等,让儿童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环保行动的演示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实例,让儿童亲身参与环保行动,如回收垃圾、节约用水等。
3. 环保活动的组织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植树活动、清洁公园等,让儿童亲身体验环保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法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让儿童亲身感受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2. 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儿童在互动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
3. 游戏教学法
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环保知识和技能。
四、评估方式
1. 观察评估
通过观察儿童在环保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能力。
2. 问卷调查
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对环保的态度和习惯。
3. 反思评估
通过让儿童进行自我反思,评估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
1. 课件和教材
通过使用环保相关的课件和教材,让儿童更加深入地了解环保知识。
2. 多媒体设备
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让儿童更加直观地了解环保知识。
3. 实物展示
通过展示实物,如节水器、环保袋等,让儿童更加直观地了解环保的实际应用。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让他们成为环保的行动者,为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环保教育教案 篇二
标题:创意活动启发儿童环保意识的教育教案
引言:创意活动是培养儿童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和游戏,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创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方法,帮助教师们在课堂上启发儿童的环保意识。
一、目标设定
1. 培养儿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培养儿童的环保行动能力。
3. 培养儿童的环保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创意活动的设计
设计一些与环保相关的创意活动,如制作环保手工艺品、设计环保海报等,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2. 创意活动的组织
组织创意活动,包括创意比赛、创意展览等,让儿童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意和环保意识。
3. 创意活动的评估
通过评估儿童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的提高程度。
三、教学方法
1. 启发式教学法
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儿童对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2. 观察教学法
通过观察儿童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3. 互动教学法
通过与儿童的互动,促进他们的创意和环保意识的发展。
四、评估方式
1. 作品评估
通过评估儿童在创意活动中所制作的作品,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2. 表现评估
通过观察儿童在创意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3. 反思评估
通过让儿童进行自我反思,评估他们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五、教学资源
1. 创意工具和材料
准备一些创意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纸张、工艺品制作工具等,供儿童使用。
2. 创意示范和指导
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儿童进行创意活动的设计和制作。
3. 创意作品展示
通过展示儿童的创意作品,鼓励他们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造力和环保意识。
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通过创意活动启发儿童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让他们成为环保的行动者,并为我们的地球做出贡献。
环保教育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懂得动物为什么要穿越公路
2、 知道人们保护动物的有关习俗。
3、了解有关部门为保护动物而采取的积极行动。
4、 懂得如何保护动物。
5、 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行走(或迁徙)的知识;了解与保护动物有关的习俗;查阅有关部门保护动动物的积极措施。
教学方法:
谈话、交流
板书设计:
给动物让路
动物为什么穿越公路?
为什么要保护他们?
如何保护他们?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要求认真倾听,谈出自己心中的感受。教师读“生活在线”。
二 探求新知:
1、猜想动物为什么要穿越马路?(迁徙、公路切割了动物的生活区域)
2、交流:人和动物应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人们的哪些习俗与保护动物有关?
3、你认为应怎样保护动物不受伤害?
4、你了解到哪些保护动物的典型事例?
5、我们能为保护动物做出哪些实际行动?做保护动物的小卫士。
教师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是自然界的重要成员,是地球上共存的生命,人类应该与他们和谐相处
,积极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三、拓展应用
1、用美丽的图画表达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现在让我们为保护动物写下几份倡议书(或宣传单)吧!
环保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述鱼宝宝生病的故事,引起幼儿讨论的兴趣。
由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鱼宝宝生病了”
2、做实验,将鱼分别放入干净的水和脏水里,观察小鱼的不同动态(此活动可请幼儿事前在家中完成)
(1)启发幼儿思考:现在这里有两缸水、一缸是清水,一缸是脏水,我们分别把小鱼放入不同的水里,你们猜猜小鱼会怎样!
(2)教师分别将小鱼放入两种水里,幼儿观察并表述自己的发现。
(3)小鱼愿意生活在脏水里吗?我们该怎么办?
3、观察生病的小鱼,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1)如果小鱼长时间生活在脏水里会怎样呢?
(2)教师指导幼儿分别观察每一张桌上生病的小鱼,并自由表达自己的发现。
4、分发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小被污染的原因,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是什么原因使小鱼生病的,水为什么会变脏的。
5、加深了解脏水的危害,知道要保护好水资源,水脏了小鱼会生病,还有谁会生病呢?我们大家要让水保持干净,不能随便往水里倒各种脏东西,让鱼和人们都生活在干净优美的环境里。
延伸活动:
《我是小小环保员》为家园打扫清洁
教育目标:
1、知道鱼要生活在干净的水里,水被污染了,鱼就会生病或死亡。
2、有初步的环境意识,有同情和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活动参考用书每人一本,内容图片。
环保教育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及其产生原因,认识各种垃圾箱。
2、用画实物、写数字等形式记录幼儿园、家庭一周中产生的垃圾名称及数量。
3、了解垃圾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产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班内用的垃圾统计表一张,家庭用的垃圾统计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幼儿园里的垃圾箱,初步认识垃圾及其产生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垃圾箱里有什么?什么叫垃圾?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垃圾?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丰富词汇:生活垃圾。
2、猜想:我们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
教师提问:垃圾是我们人类在生活中制造的没有用的废物,猜猜我们一天会制造多少垃圾?
3、统计:我们制造的垃圾。
出示垃圾统计表,教师讲解垃圾统计表的用法:用画画的形式将自己在一日活动中制造的垃圾名称及数量记录在垃圾统计表里。
4、活动延伸:统计家庭中制造的垃圾。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设计家庭用的垃圾统计表,家长协助幼儿用画实物、写数字等形式记录家庭一周中产生的垃圾名称及数量
环保教育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道噪声产生的原因和途径。
知道噪声对人类有哪些危害。
知道减少噪声有那些措施。
教学重难点:
噪声产生的原因。
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世界充满生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美妙的乐声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享受。但是,刺耳的噪声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揭题——噪声与人类健康。
2、新授
(1)噪声引起的危害有哪些?
它引起头痛、心慌、全身乏力、听力受损,还有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甚至导致胎儿畸形。噪声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公害,被称为“无形杀手”。
(2)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呢?
噪声的产生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生活噪声。
机动车辆、飞机、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称为交通噪声。其中飞机的噪声最大。
(3)工业噪声是指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机械振动、摩擦、撞击以及气流振动而产生的嘈杂声音。工业噪声主要来自机器和高速设备。
(4)建筑工地上要使用各种动力机械,要进行挖掘、打夯、搅拌和运输材料设备,也会产生大量噪声,称为建筑噪声。
(5)生活噪声是街道、商场、文化娱乐场所(如电影院、剧院、体育场)以及建筑物内各种人群活动及生活设施所产生的声音。
(6)噪声的强弱大小是用“分贝”来表示的。分贝数越小表示环境越安静。我们通常谈话的声音是30—40分贝。
当噪声超过85分贝,长期可使听力受损,超过120分贝,听力较快受损,甚至耳聋。
3、小结。
为了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我们必须设法制服噪声这个“都市罪犯”。我国已经颁布事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止法》,加强了噪声的管理和防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制服噪声这个“恶魔”,使我们的家园更安宁!
4、作业。
(1)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噪声的怎样产生的?
(2)调查你所在地区为减少噪声采取了哪些措施?
(3)开一个讨论会,谈谈你对减少噪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