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案【经典6篇】

高中物理教案 篇一

标题:力的平衡与分解教学设计

引言:

力的平衡与分解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学习力的平衡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并能够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力的平衡与分解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和条件;

2. 理解力的分解的原理;

3. 能够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力的平衡的条件;

2. 力的分解的原理;

3. 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平衡与分解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如:“当我们推门时,门是如何保持平衡的?”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力的平衡的条件和力的分解的原理,并通过多个图示例子进行解释。

3. 实验探究(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力的平衡的条件和力的分解的原理。学生可以使用力计、滑轮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 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应用(15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归纳(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力的平衡与分解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力的平衡与分解的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运用力的分解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拓展应用的题目,可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案 篇二

标题:动能与势能教学设计

引言:

动能与势能是高中物理中的重要概念。学生通过学习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并能够运用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本教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运用动能与势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2. 掌握动能与势能的计算方法;

3. 能够运用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动能与势能的概念;

2. 动能与势能的计算方法;

3. 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并提出问题,如:“当我们将弹簧压缩后松开,弹簧是如何产生弹力的?”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讲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多个图示例子进行解释。

3. 实验探究(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动能与势能的转化关系。学生可以使用小车、斜面等实验器材进行实验。

4. 案例分析(15分钟)

通过实际问题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动能与势能解决实际问题。

5. 拓展应用(15分钟)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归纳(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对动能与势能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动能与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动能与势能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拓展应用的题目,可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教案 篇三

  课 题:碰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碰撞的特点,物体间相互作用时间短,而物体间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了解正碰、斜碰及广义碰撞散射的概念。

  3、初步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维碰撞问题。

  重点:

  强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碰撞的特点:

  物体间互相作用时间短,互相作用力很大。

  2、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不仅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之和不变

  3、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仅动量守恒、机械能减少,碰撞后系统动能和小于碰撞前系统动能和,若系统结合成一个整体,则机械能损失最大。

  4、对心碰撞和非对心碰撞

  5、广义碰撞散射

  6、例题

  例1、在气垫导轨上,一个质量为600g的滑块以15cm/s的速度与另一个质量为400g、速度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块迎面相撞,碰撞后两个滑块并在一起,求碰撞后的滑块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质量为m速度为υ的A球跟质量为3m静止的B球发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弹性的,也可能是非弹性的,因此,碰撞后B球的速度允许有不同的值。请你论证: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吗?

  (1)0.6υ(2)0.4υ(3)0.2υ。

  7、小结:略

  8、学生作业P19 ③⑤

高中物理教案 篇四

  一、核式结构模型与经典物理的矛盾

  (1)根据经典物理的观点推断:①在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带有电荷,运动中要辐射电磁波。②电子损失能量,它的轨道半径会变小,最终落到原子核上。

  ③由于电子轨道的变化是连续的,辐射的电磁波的频率也会连续变化。

  事实上:①原子是稳定的;②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也只是某些确定值。

  二、玻尔理论

  ①轨道量子化: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半径只能是某些分立的数值。对应的氢原子的轨道半径为:rn=n2r1(n=1,2,3,),r1=0.5310-10m。

  ②能量状态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这些状态的能量值叫能级,能量最低的状态叫基态,其它状态叫激发态。原子处于称为定态的能量状态时,虽然电子做加速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

  氢原子的各能量值为:

  ③跃迁假说:原子从一种定态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即:h=Em-En

  三、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1)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发地向低能级跃迁,经过一次或几次跃迁到达基态,跃迁时以光子的形式放出能量。

  (2)原子在始末两个能级Em和Enn)间跃迁时发射光子的频率为,其大小可由下式决定:h=Em-En。

  (3)如果原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原子得到能量后则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

  (4)原子处于第n能级时,可能观测到的不同波长种类N为:

  考点分析:

  考点:波尔理论:定态假设;轨道假设;跃迁假设。

  考点:h=Em-En

  考点:原子处于第n能级时,可能观测到的不同波长种类N为:

  考点:原子的能量包括电子的动能和电势能(电势能为电子和原子共有)即:原子的能量En=EKn+EPn.轨道越低,电子的动能越大,但势能更小,原子的能量变小。

  电子的动能: ,r越小,EK越大。

高中物理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掌握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2.牛顿第三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在这一节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学会物理学研究现象、总结规律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认识并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学生不应把对它们的认识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学生应该掌握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确判断.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平衡力的关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学生常常把这两种力混淆.两个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对两个物体产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学生头脑中不正确的认识.

  三、教具

  1.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弹力的小车、弹簧片、细线;

  2.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摩擦力的三合板、遥控玩具汽车、玻璃棒;

  3.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静电力的通草球、橡胶棒、毛皮、玻璃棒、丝绸;

  4.演示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磁场力的小车、磁铁等;

  5.演示两个学生间相互作用力的小车、绳;

  6.演示相互作用力大小关系的弹簧秤.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人在划船时用桨推河岸,发生了什么现象呢?船离开了岸.这个问题在初中已经研究过,当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这个物体同样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我们把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力分别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进一步来研究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设计

  第六节牛顿第三定律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我们通过几个实验来研究今天的内容.通过实验大家要总结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点及其关系.在实验中大家要注意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所说明的问题.

  实验1.在桌面上放两辆相同的小车,两车用细线套在一起,两车间夹一弹簧片.当用火烧断线后,两车被弹开,所走的距离相等.

  实验2.在桌面上并排放上一些圆杆,可用静电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铺一块三合板,板上放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车.用遥控器控制小车向前运动时,板向后运动;当车向后运动时板向前运动.

  实验3.用细线拴两个通草球,当两个通草球带同种电荷时,相互推斥而远离;当带异种电荷时,相互吸引而靠近.

  实验4.在两辆小车上各固定一根条形磁铁,当磁铁的同名磁极靠近时,放手小车两车被推开;当异名磁极接近时,两辆小车被吸拢.

  实验5.把两辆能站人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小车上各站一个学生,每个学生拿着绳子的一端.当一个学生用力拉绳时,两辆小车同时向中间移动.

  实验分析:

  ①相互性: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对两个力来说是互换的,分别把这两个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时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没有作用就没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是相同的这一点从几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当作用力是弹力时,反作用力也是弹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条直线上.

  实验6.用两个弹簧秤对拉,观察两个弹簧秤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数量关系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⑤大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由此得出结论:

  2.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教师举几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实例.

  提问:学生举例说明.

  既然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鸡蛋与石头相碰时,鸡蛋破碎而石头不破碎;马拉车时,车会向前走而马不后退呢?

  鸡蛋碰石头和石头碰鸡蛋的都是鸡蛋破碎,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效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

  这个效果由物体本身的特性和物体受到其它力的情况有关.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大就不易损坏;物体是否发生运动状态的变化还要看物体受到的其它力的情况.

  3.作用力、反作用力跟平衡力的区别

  前面学习物体受到的平衡力的关系时曾提到,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么不同呢?下面通过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较.

  在列表的同时用相应的例子加以说明.

  (三)小结本节内容和布置作业

  五、说明

  1.牛顿第三定律是从实验中得出的这里设计的几个实验除实验5外都体现了作用力跟反作用力间的关系,实验5是为提高课堂的活跃程度而设计的每做一个实验都应把实验装置画在黑板上,并讲清实验装置,留在黑板上的图是为后面分析实验总结出规律用的

  2.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掌握定律的内容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体会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后,教师要注意对课堂的控制

高中物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什么是激光和激光的特性.

  2、了解激光的应用.

  能力目标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从不同的媒体中学习有关激光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科学事业,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自学,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安排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激光的科技电影片,发动学生收集相关材料,组织阅读、参观等均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以下两点:

  1、激光与自然光的区别

  激光与自然光比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普通光源发出的是混合光,激光的频率单一.因此激光相干性非常好,颜色特别纯,

  (2)激光束的平行度和方向性非常好.

  (3)激光的强度特别大,亮度很高.

  2、激光的重要应用

  激光的应用非常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目前的重要应用有:光纤通信、精确测距、目标跟踪、激光光盘、激光致热切割、激光核聚变等等.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本节内容,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究竟什么是激光呢?

  2、激光是如何产生的?

  3、激光都有那些特性和用途呢?

  通过有关视频资料加深学生对激光的了解(可以参考媒体资料)。

  探究活动

  查阅有关激光的资料(激光器的种类,应用等)

相关文章

《赤壁之战》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实用3篇)

目标引领 1、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
教案大全2012-05-08
《赤壁之战》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实用3篇)

《关尹子教射》教学教案(精彩3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体会交流课文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看注释、猜读和文白对照等方法,阅读理解文字浅显的文言文。 教学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对《列子》有更多...
教案大全2014-09-06
《关尹子教射》教学教案(精彩3篇)

安全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全教育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安全教育课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8-05-05
安全教育课教案(优秀6篇)

雨霖铃柳永教案(精彩3篇)

柳永的《雨霖铃》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铺叙展衍,以离情为贯穿全篇主线。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后写别后想象,重在刻画心理。各层前呼后应,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
教案大全2015-01-03
雨霖铃柳永教案(精彩3篇)

分数除法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分数除法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分数除法教案 篇1教学内容一个数除以...
教案大全2013-01-09
分数除法教案【通用6篇】

《冬不拉》教学教案(优选3篇)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
教案大全2012-06-04
《冬不拉》教学教案(优选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