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子教案(优质6篇)
端午粽子教案 篇一
端午粽子教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也是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来庆祝。粽子是一种用糯米、糖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竹叶中蒸煮而成的食物。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制作端午粽子,并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统。
材料准备:
- 糯米:500克
- 糖:适量
- 馅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如红豆沙、蜜枣、肉馅等
- 竹叶:适量,洗净晾干
步骤:
1. 将糯米洗净后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小时以上,使其充分吸水。
2.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糖,拌匀。
3. 准备馅料,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喜欢的馅料。
4. 取一片竹叶,将其对折成三角形,然后将两个边对折,形成一个漏斗状。
5. 在竹叶漏斗中加入一些糯米,然后加入适量的馅料。
6. 用竹叶将糯米和馅料包裹起来,尽量使其紧实。
7.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煮2小时。
8. 取出蒸好的粽子,待其冷却后即可食用。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个版本的故事,最为著名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相传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了抗争外族侵略和反对腐败的统治,最终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包粽子并投入江中,以示哀悼和纪念。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还有驱邪避邪的传统。人们相信,在端午节这一天,粽子的形状和香味能够驱走邪恶的鬼魂和瘟疫。因此,人们会将粽子挂在门上或放在床头,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平安健康。
端午粽子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制作和品尝粽子,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氛围,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制作粽子,感受端午节的乐趣并传承这一美好的传统。
端午粽子教案 篇二
端午粽子教案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龙舟竞赛、吃粽子和挂艾草等民俗活动。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如何制作粽子,并分享一些关于粽子的有趣知识。
材料准备:
- 糯米:500克
- 糖:适量
- 馅料:可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如豆沙、蜜枣、花生等
- 粽叶:适量,洗净晾干
- 细绳:适量
步骤:
1. 将糯米洗净后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为2小时以上。
2. 将浸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加入适量的糖,拌匀。
3. 准备馅料,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喜欢的馅料。
4. 将两片粽叶叠在一起,将边缘对折,形成一个漏斗状。
5. 在粽叶漏斗中加入一些糯米,然后加入适量的馅料。
6. 用粽叶将糯米和馅料包裹起来,尽量使其紧实。
7. 用细绳将粽子绑紧,以防止煮熟后散开。
8. 将包好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水,用中火煮煮沸后改为小火煮1.5-2小时。
9. 取出煮好的粽子,待其冷却后即可食用。
粽子的形状和馅料因地域而异。在南方地区,粽子通常是三角形或锥形,馅料多为豆沙、蜜枣和花生等。而在北方地区,粽子则多为圆形,馅料多为肉馅和豆沙等。无论形状和馅料如何,粽子都是美味可口的,每年端午节都是人们品尝粽子的好时机。
除了食用,粽子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粽子作为一种传统食物,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祖先的敬意。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将粽子挂在门上或放在床头,以驱邪避疫,保佑家人平安。
通过制作和品尝粽子,我们能够感受到端午节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够在端午节这一天,与家人一起制作和品尝粽子,共同体验传统节日的欢乐和温馨。
端午粽子教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
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
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端午粽子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2、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感兴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4、通过参加端午节环境创设,感受参与端午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过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动前请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3、请部分爷爷奶奶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到爷爷奶奶家过节。
1、请爷爷给小朋友讲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2、小朋友自由和爷爷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端午节时人们进行的一些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枝、洒黄酒、挂香囊等。
3、幼儿和爷爷奶奶们一起进行过端午活动。
(1)我给奶奶学包粽子。
请奶奶向小朋友介绍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儿尝试包粽子。
(2)做龙舟、划龙舟。
和爷爷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龙舟进行龙舟大赛,请幼儿四五人一组,套上龙舟,进行划龙舟比赛活动,先取到红绸一组为胜。旁边请几位幼儿为他们摇旗呐喊。
(3)做香囊活动。
请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缝成校口袋,放进香料和少许艾草,合上袋子,幼儿学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节日的气氛。
(5)和爷爷奶奶再见。
端午粽子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教学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二、品尝粽子,并讲述。
1、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2、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3、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
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端午粽子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裹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情朗读好课文。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来历。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吃过粽子吗?粽子什么样子?吃起来味道如何?
2、板书课题,学习“端、粽”和这两个字的偏旁。
二、认读字词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3、学生认读生字。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指名分节读课文。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总会”说明了什么?
2、“盼着”又说明了什么?
五、学写生字“午、节、叶、米、分”
1、观察字形结构。
2、师范写生书空。
3、描红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齐读、开火车读词语。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
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写生字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