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6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与社会责任感

教案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a. 品德是指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道德品质,包括诚实、正直、友善、宽容等;

b.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和责任感。

2. 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a. 通过树立榜样,学习模仿他人的优秀品德;

b. 培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c.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

d. 学习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遵守法律法规。

3. 品德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a. 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b. 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c. 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4.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5.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强调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与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相关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7. 课堂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的成绩;

2. 学生对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态度的表达;

3. 学生对培养良好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1. 邀请社会工作者或成功人士来校园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教案中的课堂练习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课堂时间安排也需要合理控制,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讨论。通过对学生的反思和建议,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与方法

教案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了解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参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社会责任感

a.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义务和责任感,包括关爱他人、关注社会问题等。

2. 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方法

a.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

b. 学习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遵守法律法规;

c. 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会做出贡献;

d. 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3. 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a. 社会责任感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b. 培养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c. 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建设和谐社会。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向学生介绍社会责任感的定义和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4. 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和建议。

5.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强调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练习题,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7. 课堂反思:让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

1. 课堂练习的成绩;

2. 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理解和态度的表达;

3. 学生对培养社会责任感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

1. 邀请社会工作者或成功人士来校园分享他们的经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教案中的课堂练习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课堂时间安排也需要合理控制,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讨论。通过对学生的反思和建议,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提升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尝试自己处理和解决班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

  3.强化自觉遵守班级规则、学校纪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引导:“作为集体的一员,同学都愿意为集体做好事,但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2.阅读与讨论。教师引导:“今天,我们不仅要解决教科书中‘红领巾信箱’中提到的问题,还要打开我们班的‘心里话’信箱,并在下节课召开‘我的心里话’发布会。让我们先从教科书中乐乐所在班级同学的来信开始吧!”

  教师请学生分别朗读教科书第5~6页上同学们的“苦恼”,然后请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联系实际谈谈体会。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使学生懂得在班集体中,同学间应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

  3.小组探究。教师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同学中的“心里话”,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也可以让各个小组阅读事先准备好的故事,并做好向全班介绍的准备。教师在巡视学生的讨论时,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的妥当性。

  4.教师。督促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为下次的发布会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继续为“心里话”发布会做准备。

  2.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说说“心里话”,并根据小组的讨论结果,说说解决的办法,同时引起全班学生的讨论与交流。

  3.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择水而居,长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体验并感受祖国地域环境的博大,从对母亲河的热爱,升华为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2.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格,感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仁爱宽容、大气磅礴的长江,受到优秀道德情操的陶冶。

  3.进一步提高认识地图的能力,通过识图发展空间思维的能力;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4.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并沿着这条线索,了解流域内各地区的社会发展概况,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教学准备

  1.政区图、地形图、长江流域图。

  2.歌曲录音:《长江之歌》《我们的田野》。

  3.有关长江流域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2.朗读教科书第60页的课文。

  3.教师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讲授。

  (1)“长江发源于青海省的各拉丹冬雪山,曲折东流,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

  (2)“长江在青海省发源以后,向东向南,流经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市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注入东海。”

  (3)出示歌谣,帮助学生识图。歌谣:第一大河是长江,发源于青海西南部。流过川、藏、滇,穿过渝、鄂、湘,赣、皖、苏、沪要记住。全长六千三,注入东海水力富。

  4.课堂练习。识图:长江的.流程。

  5.探究活动。

  (1)布置探究内容。由教师指地图讲:“和其他河流一样,长江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从宜昌到江西省的湖口是长江的中游,从湖口到入海口是长江的下游。现在我们就从地图上找一找:①长江的上游江段;②长江上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上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上游的水流状况。”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地图,进行探究。

  (3)课堂讨论。学生交流“探究长江上游状况”的成果。学生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从源头到湖北省的宜昌是长江的上游;长江上游流经我国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以及海拔2000米的云贵高原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分别属于我国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地区;那里山高林密,江水奔流于峡谷之中;长江上游的江水清澈,是从高处向低处一路跌落下来的,所以江水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闻名于世的长江三峡就位于此河段,宏伟的三峡水利工程正在建设之中。重庆市是我国西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机械、汽车制造、纺织、食品等工业十分发达。

  6.朗读教科书第62~63页的课文。

  7.学生齐诵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的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家庭作业

  收集相关资料并从地图上查找:①长江的中游、下游江段;②长江中游、下游流经什么地形区;③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环境怎样;④长江中游、下游的水流状况;⑤长江中游、下游地区的建设成就。

  《长江的诉说》第二课时

  1.复习检查。(1)集体朗读长江源流的歌谣;(2)识图:长江的流程。

  2.学生进行“探究长江中、下游”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长江中游:长江穿过三峡流到宜昌,结束了上游到达了中游,流经湖北到达江西的湖口,这便是中游段。

  长江下游:从江西省的湖口到长江入海口便是长江下游段。

  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河湖众多,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工农业均发达,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朗读教科书第64页的课文。

  4.学生继续进行“探究长江中、下游”活动的成果汇报。学生借助地形图或长江流域图汇报有关长江中、下游情况的资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其要点是:

  长江中、下游是平原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可以说是沃野千里。可以结合播放学生在音乐课学习过的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无边的稻田……)进行介绍:由于长江中、下游地处平原地区,又有很多支流汇合进来,所以江面开阔,江水流速平缓,利于航运,素有“黄金水道”之称。长江在这一地区还经过湖北省省会武汉市、江苏省省会南京市和直辖市

  海市。武汉是我国中部重要的工业城市,钢铁、机械、汽车制造、造船、纺织等工业十分发达。南京是我国的历史名城,有多种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还有我国目前最大的铁路、公路桥―――南京长江大桥。上海市是我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经济、科学文化、交通均高度发达。

  5.朗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

  6.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64~65页的填空。

  7.教师。

  〖家庭作业

  1.通过识图练习,巩固学习过的有关长江的知识。

  2.布置探究任务。预习教科书第66~67页的内容,收集有关长江环境和保护母亲河行动的资料。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

  2、初步懂得风俗及文化的区域性特点。

  3、知道多姿多彩的风俗、文化是一个地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初步形成批判地继承家乡风俗、文化的意识。

  教学准备

  1、督促学生在课前利用业余时间向长辈了解家乡特有的风俗和文化,并搜集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传说、民间传统等故事。

  2、提前查阅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让学生阅读并欣赏教科书第68—69页的文字和照片及图画。从提问引入本课题的学习。“同学们可能从电视、广播及民间故事书里听到或看到过一些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说听。”

  帮助学生理解“乡风乡俗”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生活习惯,就在家乡人的生活中,就在家乡人的一言一行里。

  2、说一说家乡的风俗。“刚才同学们说了许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风俗和文化,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在自己的家乡都有哪些独特的风俗和文化呢?

  3、故事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间故事都渗透着一些地方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的故事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讲听,让我们一起来分享。”

  4、讨论。针对学生所讲的故事,就其中渗透的一些民间风俗和文化展开讨论,说一说为什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

  5、。针对乡风乡俗中文明与封建迷信并存的实情,在时,强化相信科学、追求文明、拒绝封建迷信的意识,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家庭作业

  搜集一些有关家乡风俗和文化的传说或故事,并与同学互相交流。

《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道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学习比较对照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事先准备有关超市与其他购物场所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概括,并把要点写在大纸上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书68~69页。提问:“超市还有其他的名称吗?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吗?喜欢去那里吗?经常去吗?”学生就图画和教师的问题自由发言。

  2、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任务并进行引导:“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比,超市有什么特点?有那些地方和其他的购物场所相同?有那些的地方与其他的购物场所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对超市进行专门的研究。“

  3、将学生分小组。提醒学生要分别记录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推选发言人。

  4、全班交流。各个小组想全班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5、探究活动。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然后促使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额概括要点,说明自己也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和学生一起将其与黑板上说列出来的讨论结果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些地方自己没有发现?”

  教师

  既要可定学生的成绩,更要肯定他们的思考。

  布置作业:

  根据小组和全班讨论的结果,完成书70页“我的新发现”。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幼儿园大...
教案大全2014-09-04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经典6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篇(精简3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篇 【#教案# 导语】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培养,是体现以人为本,是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我遇到的困难  一、教学目标:  1、...
教案大全2016-08-0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三篇(精简3篇)

西师大版五年级《通分》教学教案【优选3篇】

【教学内容分析】 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在具体问题中的一种实际应用,所以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是这节课最重要的知识基础,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于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必须熟之又熟,要做到...
教案大全2011-08-06
西师大版五年级《通分》教学教案【优选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案  入学教育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案大全2018-04-09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入学教育教案【推荐3篇】

《那树》教案【优选3篇】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引领受戮,倒坍,周道如砥”等词的词义并学会应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 3、揣摩关键与其的深层含义,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 【教学...
教案大全2016-08-03
《那树》教案【优选3篇】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精简3篇】

学习目标① 认识4个生字②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③ 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
教案大全2016-08-02
《假如没有灰尘》教案【精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