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优秀教案【优选6篇】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一
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一:导入与讨论
1.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引发学生对这座名楼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岳阳楼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活动二:阅读与理解
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岳阳楼记,注重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3. 鼓励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三:语言运用与创作
1. 练习词语的拓展与运用: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加以扩展。
2. 创作岳阳楼的新描述:要求学生根据岳阳楼记中的描写和自己的想象,创作一段对岳阳楼的新描述。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运用相关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岳阳楼记,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二
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备受赞誉。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重点。
教学活动一:导入与讨论
1. 教师通过展示岳阳楼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这座名楼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岳阳楼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二:阅读与理解
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岳阳楼记,注重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3.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和句子,思考它们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活动三:语言运用与创作
1. 练习词语的拓展与运用: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词语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并加以扩展。
2. 创作岳阳楼的新描述:要求学生根据岳阳楼记中的描写和自己的想象,创作一段对岳阳楼的新描述。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运用相关词语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和教学重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岳阳楼记,提高对古代文学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并尝试背诵课文。
2、识记文言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能找出过渡性的词句,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
2、体会课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词句练习。
a、解释词义:
(1)乃重修岳阳楼。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此则后阳楼之大观也。
(5)前人之述备矣。
(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7)若夫霪雨霏霏。
(8)薄暮冥冥。
(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10)至若春和景明。
(11)而或长烟一空。
(12)宠辱偕忘。
(13)或异二者之为。
(14)是进亦忧,退亦忧。
b、翻译: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精心导
入
1、以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导入课文。
2、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解难答疑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预习感受。
3、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
4、学生自由朗读刚才自己有疑难的语句,进一步疏通句意。
四、研读分析
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
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
[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
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
[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
5、“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又以什么为“忧”呢?
[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
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
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
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
板书:略
五、尝试背诵全文
1、教师指导背诵:
a、全文结构:叙事——写景——即景生情——议论抒怀
b、抓住关键词句:
谪守——观夫——然则——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
2、学生尝试背诵
六、教师小结
:
同学们,《岳阳楼记》这文章,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赏析,去探究,比如还有文中的对偶句,凝练优美的四字句等等,千古流传,脍炙人口,常读常新。阅读这样的文章,会旷达我们的心胸,照亮我们的灵魂。
七、布置作业:
1、熟练地背诵全文。
2、仿照课文3、4两段,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即景抒情的文章(可以尝试用文言文创作)。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四
教学目的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3、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4、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重要加点字词。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教学过程:教师个人修改意见
一、作者介绍,解题。
同学们预习了《岳阳楼记》(板书),这是一脍炙人口的古代散文,作者是范仲淹(板书)。范仲淹,字希文,北宋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幼年时代家境贫寒,在母亲教育下,发愤读书并怀有大志。公元1015年考取进士。后来曾经镇守西北边疆,抵抗西夏,使西夏不敢进犯。1043年任参知政事,任职期间,敢于直言,实行有一定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不幸遭到排斥被贬到邓州任太守。《岳阳楼记》便是他在邓州任上应好友滕子京所请而作。作者一生的诗文收集在《范文正公集》里。
作者的生平情况以及经历要详细介绍。
滕子京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的友谊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滕子京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由于范仲淹的举荐,藤子京先知泾州,后知庆州。庆州任上,被人诬告擅自动用官钱十六万贯,终于被贬谪守岳州,心里很有些愤慨。
范仲淹很担心他惹出祸来,想找机会劝他,恰好赶上他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作记。范仲淹就借题发挥,写出自己理想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勉励滕子京学习古代有修养的人,不计较个人眼前的得失,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时范仲淹的处境同滕子京一样,写此文是劝友也是自勉。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给下列字注音: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谪(zhé)属(同“嘱”zhǔ)霪(yín)
霏(fēi)樯(qiáng)楫(jí)
冥(míng)谗(chán)偕(xié)
三、解释下列加黑的词(括号中为答案):
1谪守巴陵郡(做州郡的长官)
2越明年(到了)
3政通人和(顺利)
4增其旧制(规模)
课文翻译让学生自由完成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五
设计思想:
古人行文很讲究文气,或曰气脉,特别是骈偶句式为主的散文,尤其如此。与此相适应,诵读课文时要整体整地读,一气呵成地读,分段分句、支离破碎地读容易破坏文气,所以进行诵读训练时一定要把好这一关。
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有关岳阳楼的情况:可从岳阳楼上镌刻的诗词歌赋谈起,也可从岳阳楼的修建历史谈起;可放录像或多媒体资料,也可由学生介绍。
二、结合课下注释、工具书正音正字。
三、初读课文两遍,熟悉文章的基本内容。
四、齐读或个读文章,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五、教师介绍作者情况和相关的背景知识。
六、熟读成诵,也可组织背诵比赛。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师生通过讨论、串讲等方式了解主要内容。
三、从表达方式、对比反衬、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文章的主旨,学习本文情景相生的写法。
四、讨论:联系现实生活和个人的成长谈谈怎样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怎样树立“忧国忧民”的意识。
五、整理文言字词,积累文化常识。
岳阳楼记优秀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文章骈散结合的句法形式。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2、知识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2)词语释义
(3)一词多义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2—4自然段):文章主体。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答案示例:
①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②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研读分析
写文章,往往以一两个警句(关键性词句)振起全,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案示例:背景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