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安全教育教案(精选6篇)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一
标题: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教育教案
引言: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提高广大民众对极端天气的应对能力,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我们制定了一份应对极端天气的安全教育教案,旨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一、教育目标:
1. 了解不同种类的极端天气及其危害。
2. 学习正确的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极端天气的种类和危害:
a. 暴雨和洪水:导致城市内涝,交通瘫痪,房屋倒塌等。
b. 高温天气:引发中暑、热射病等疾病,危及生命安全。
c. 暴风雪和寒潮:造成道路结冰、交通事故,以及农作物受损等。
d. 暴雪和寒潮:造成道路结冰、交通事故,以及农作物受损等。
e. 雷雨和雷电:导致雷击伤害、火灾和设备损坏等。
f. 强风和龙卷风:引发建筑物倒塌、电力中断,以及伤亡事故等。
2. 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法和技巧:
a. 暴雨和洪水:避免涉水行走,及时转移至安全地点,保持通讯畅通。
b. 高温天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及时补充水分,注意防晒。
c. 暴风雪和寒潮:减少外出,保持室内温暖,注意防寒保暖。
d. 雷雨和雷电:远离高大金属物和水源,不在室外打伞、躲避在树下等。
e. 强风和龙卷风:迅速寻找避难所,躲避在坚固建筑物内,不要躲藏在车辆或树木下。
3. 培养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a. 常备应急物资,如食物、水、医疗用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b. 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如心肺复苏等。
c. 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演习,提高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极端天气的种类和危害。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历史上的极端天气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应对极端天气的方法和策略。
3.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参与极端天气应急演练,锻炼他们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结语:
通过本教育教案的实施,相信能够提高公众对极端天气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应对极端天气,共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二
标题:安全出行的天气教育教案
引言:
天气状况是影响出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公众的出行安全意识,我们制定了一份安全出行的天气教育教案,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天气对出行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安全出行建议。
一、教育目标:
1. 了解不同天气对出行的影响。
2. 学习正确的安全出行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不同天气对出行的影响:
a. 雨天:道路湿滑,视线受限,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b. 雾天:能见度低,容易迷失方向,增加行车风险。
c. 高温天气:车内温度过高,容易中暑或热射病。
d. 冰雪天气:道路结冰,车辆容易打滑,行车安全风险增加。
e. 强风天气:容易造成树木倒塌、路面障碍物等,影响行车安全。
2. 安全出行的方法和技巧:
a. 雨天: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车距,注意避开积水区域。
b. 雾天:使用雾灯和危险报警灯,保持安全车距,谨慎超车。
c. 高温天气:及时调节车内温度,适当停车休息,补充水分。
d. 冰雪天气:减速慢行,保持安全距离,注意防滑。
e. 强风天气:谨慎驾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树木。
3. 提高对交通安全的重视和自我保护意识:
a. 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闯红灯等。
b. 定期检查车辆状态,确保安全行车。
c. 注意观察路况和周围环境,及时避让危险情况。
d.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开车时不要分心。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介绍不同天气对出行的影响和安全出行建议。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安全出行的重要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视频观摩:观看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加深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识。
结语:
通过本教育教案的实施,相信能够提高公众对不同天气对出行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交通安全,创造安全和谐的出行环境。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三
为防范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防止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确保师幼的人身和校园财产安全,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成立防范暴雨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组员:
二、准备工作
1、在暴雨来临之前,仔细检查园舍状况,看屋面是否漏水,墙体是否淋雨,清理下水管道沟渠等排水设施,有问题及时维修;
2、对师幼进行防暴雨雷电洪水的安全知识教育,做到未雨绸缪;
3、检查幼儿园周边环境,防止因外部原因造成园内事故。
4、检查电路设备,防止因淋水引发事故;
三、重点防范点位、责任人、职责
1、三楼楼顶责任人:,职责:查看各泄水口有无杂物,及时清除,保障泄水口畅通。
2、旗杆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下雨前把国旗降落,减少旗杆负重,减少安全隐患。
2、空教室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巡视各班门窗关锁情况,保证所有门窗关闭。
3、教室责任人:各班教师,职责:下班前关锁好门窗、切断电源、检查。
4、校园防护网责任人:当班保安职责:实时查看校园网情况,发现有损坏立刻上报总务处,联系维修。
5、室外悬挂物责任人:职责:雨前巡查室外悬挂的物品,包括空调外机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
6、食堂责任人:职责:关锁好食堂门窗,切断食堂电、天然气。
7、内庭院责任人:职责:雨前清扫内庭院,查看窨井通畅情况,如有问题,及时上报疏通,保证排水畅通。
8、幼儿安全教育责任人:职责:对幼儿进行防范暴雨安全教育,帮助幼儿了解应对暴雨的基本知识,提醒家长和教师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四、应急措施
1、关注天气预报,如遇恶劣天气必须人员安排24小时值班,所有人员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对各类人员进行调配;
2、暴雨时段,幼儿园值班人员和保安人员应当频繁地在园内各处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值班主管和单位领导报告,启动应急程序;
3、强雷电天气,要做好人员及电气化、远程教育设备的防雷电工作;
4、一旦园舍出现险情,迅速组织幼儿有序疏散、转移至安全地带,教师要首先保证幼儿人身安全;
5、及时通过校园广播、电话、手机等媒体和通讯工具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传递信息、通报情况、获取各方面支持;
6、关注幼儿上学放学的路况,提醒家长注意交通安全;
五、工作要求
1、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克服麻痹松懈、掉以轻心思想,认真作好各项准备;
2、工作上要抓好落实,分工职责明确,物资储备到位。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学会在遇到暴风雨、山洪、雷电等自然灾害能学会自我救助。
2、掌握科学合理的安全常识。
教学重点:
自然灾害安全常识的教授。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防雷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有雷击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海滨、河边、池塘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旷野行走,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骑在牲畜上或自行车上行走;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势、缩小暴露面。
(一)防雷的十条基本原则
1、室内比室外安全;
2、低处比高处安全,坐下、蹲下比站立和行走安全;
3、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比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安全;
4、不要在大树下避雷,宁可在大树旁的小树下避雷,并且要离开树干至少3米,双脚并拢,坐在地上,不要靠在树干上;
5、不要触摸或靠在高墙、高烟囱和孤立的高大树木下避雷;
6、不要在田地间的窝篷里或位于地形高处的简易农舍里避雷;
7、在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田埂上跑步,更不能肩杠长形工具跑步;
8、在野外,雷暴时不要接触和接近各种电线类金属;
9、雷暴时,停止一切室外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在宽大球场上的运动;
10、雷暴时,停止一切装填炸药和放炮的作业。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梳子、棉签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2、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3、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4、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活动准备
1、小梳子、棉签、绘画纸。
2、白、蓝、灰等颜料。
3、幼儿学习资源第22—23页。
活动过程
1、学习画法。
(1)出示梳子棉签,告诉幼儿除了笔,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东西来画画。
(2)教师一边描述刮风下雨的情景,一边演示画法:这是一片天空(用颜料涂满画纸),你们仔细看,狂风和暴雨来喽!呼!一阵风吹来(用梳子在未干的颜料上划出痕迹,像刮风一样),噼噼啪啪地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用棉签在未干的颜料上点画,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
(3)请幼儿欣赏范画,激发作画兴趣。
2、尝试作画。
(1)幼儿分组,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不同材料的放置点,做好准备。
(2)幼儿自由作画,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刮画和点画,画出大风大雨的感觉来。提醒幼儿要趁画纸上的颜料未干时进行刮画和点画。
3、欣赏画展。
(1)将幼儿的作品夹在绳子上悬挂展览,使它们连成一片“狂风暴雨”。
(2)互相欣赏同伴的画,说说怎样画出来最像风雨。
(3)欣赏幼儿学习资源⑥第22—23页,讨论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用来作画。
天气安全教育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激发作画的乐趣。
2、尝试用刷子、棉棒作画来表现风和雨。
3、学会欣赏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作画方式带来的快乐。
难点:尝试用刷子、棉棒等工具来表现风和雨。
活动准备
1、视频《狂风暴雨》。
2、刷子、棉棒、盘子、颜料若干。
3、桌子4张、小椅子12把、围裙12套、湿巾若干,画板1块。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观看视频《狂风暴雨》。
师:从动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怎么样?
2、基本部分
讨论:暴雨又是什么样子的?龙卷风是什么样?大树为什么倒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看看老师使用什么笔画的?
创设情境示范:一天,天空中没有白云,乌云密布,阴沉沉的,突然,霹雳啪啦的.下起大雨来,雨点像豆子一样大,透出像雨点一样的白点。
不一会,猛烈的龙卷风旋转而来(手拿棉棒),从四面八方,越过小河,拔起大树,卷走房顶。
呼——狂风像一只野蛮的大狮子,大吼大叫,树枝咯咯截断。
——狂风暴雨就这样变出来了。小结:孩子们!原来刷子、棉棒、手指都可以做画笔,画出想要画的画呀!想不想试一试!
(3)幼儿尝试作画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结束部分
幼儿作品展览,请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相互欣赏同伴的画。
活动延伸
把作品装饰到走廊,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欣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