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通用6篇)
《马说》教案 篇一
马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动物,它们拥有威猛的身姿和敏捷的动作,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因此,本教案将以《马说》为主题,通过学习马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马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培养学生对马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3.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马说》一课。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马奔跑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马的兴趣。
2.呈现: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描述马的外貌特征和动作。
3.讲解:通过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马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比如马的体型、毛色、奔跑的速度等。
4.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到附近的马场或者动物园观察真实的马,并进行写作练习,描述所见所闻。
5.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总结马的特点和习性。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马对人类的重要性,比如在历史上的运输、战争等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实地观察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2.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马的基本特征和习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写作练习,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马,并且体会到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马说》教案 篇二
《马说》是一篇描写马的优美散文,通过对马的描绘,展现了马的力量、美丽和自由。本教案将以《马说》为主题,通过学习该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马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马说》一课。
2.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马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谈马给他们的第一印象。
2.阅读:让学生阅读《马说》,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3.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例如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写作:让学生仿照《马说》的写作风格,写一篇自己的动物描写文章。
5.分享:组织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6.总结:让学生总结他们通过《马说》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2.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马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同时也可以通过写作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通过分享作品和互相评价,学生还可以加深对动物描写的理解,并且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马说》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学习托物言志的构思方法
3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知识
2.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通读课文,翻译课文,
第2、课时: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埋没人材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才常哀叹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人材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今天我就来一起学习这篇《马说》。相信同学们会从中会找到答案。
一、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叙述,可描写,可说明,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 (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听读课文
(一).注意读准字音
(二).注意划分节奏
(三).注意语气语调
四.学生朗读,要求:
(一).读准字音(先正音释词,再自由朗读)
(二).读懂句意(先逐节翻译,再抽读评议)
(三).读出语气(找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1、千里马的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痛惜之情
2、千里马的遭遇(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慨诘问
3、食马者的言行(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讽刺嘲笑
五.作业
(一).翻译全文
(二).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及翻译
二.合作讨论:
(一).概括每节大意并思考:
(二).文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三).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四).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人才。
伯乐指的是什么? 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五)..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
(六).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抒发作者怎样的思考感情?
三、链接拓展.
(一).如今,假如你是“千里马”你打算怎样施展你的“日行千里”才能呢?
(二).写出几个含有“马”字的成语或谚语歇后语
(三)写出几句含有“马”字的的诗句
四.教学小结
(一)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二)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托物言志,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五.课外作业
思考和练习(见作业纸)
( 郭立桂)
初二年级作业纸
学科 语文 课题 《马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给加列字注音
伯乐 2.辱 3.骈 4.枥 5.一食 6.食马者 7无马邪
二.找出文中四个通假字解释
1.___通____: 2.___通___: 3.___通___: 4.____通_____: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奴隶人 2.与常马等 3骈死
4.槽枥 5.一食或尽粟 6. 不以千里称也
四.填空
1.《马说》的作者是____,又称_______,他是___代著名思想家及文学家,他与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
2.文中表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伯乐”比喻________-,“千里马”比喻_____________.“食马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句话朗读停顿的划分是准确的.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里反问句与推测语气连用,既是作者的感慨,更是对统治者愚昧无知的无情嘲讽.
C.《马说》中的“说”在这里表叙述,本文叙说了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
D.本文选自《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宋朝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六.选择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A.吃的东西 B.同“饲”,喂 C.吃 D.供养
2.有千里之能 (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A. 有能力做到,能够 B.和睦 C.能力,才能 D.有能力的
3.策之不以其道 ( )
执策而临之 ( )
A.竹制的马鞭子 B.策问 C.驱使,鞭策 D.计策,计谋
七. 辨析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
不以千里称也 ( )
策之不以其道 ( )
虽有千里之能 ( )
执策而临之 (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
3. 其真不知马也 ( )
其真无马邪 ( )
八.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九.问答:
1 本文“托物寓意”,借议论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怎样的一种不合理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假如你是“千里马”你将怎样展示“日行千里”的才能呢?
《马说》教案 篇四
复习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一、复习导航
1、韩愈,字 , 朝著名文学家,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有韩愈、元、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 ,《马说》是其《 》中的第四篇。我们曾学过他的诗>,默写此诗:
2.对照注释巩固重点词释义。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6)执策而临之
(7)一食或尽粟一石 (8)安求其能千里也
3.查找有关马的成语:
二、合作探究
温馨提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提升重用,未能如愿,心中郁闷不平。
思考题:1.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2.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3.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4.本文的中心论点句是: ,全文的主旨句是:
三、教师导学:
本文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也是作者本人不幸遭遇的真实写照。请同学们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4.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6.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7.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8.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四、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②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① 介:披上战甲。 ② 褫(chǐ):解除。 (节选自岳飞《论马》)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2)比行百余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安求其能千里也?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3、本文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才美”“外见”的句子是:
4、这两文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课堂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马说》教案 篇五
《马说》是传统名篇,同时也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篇目之一。《马说》是一篇寓言性杂文,文章借伯乐相马的故事,体现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观点。托物寓意,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作者痛感“伯乐不常有”而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将深刻的寓意体现在具体的形象中是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
教材选入这篇文章,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大多还停留在简单的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的阶段,而由“读字音”——“读文意”——“读文情”的逐渐深入课文的朗读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
2、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但对文言虚词积累不够。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督促学生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
2、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伯乐与千里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
2、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语言特点。
《马说》教案 篇六
一、导入
( “伯乐相马”的成语,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 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 ”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你觉得作者是仅仅在替千里马鸣不平吗?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韩愈当然不是在仅替马鸣不平,他写这篇文章旨在抒发自己的感情,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人,结合作者的当时背景,指封建统治者,而且应 该是指能够识别赏用人才的所谓明君。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 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 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 ”(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策 2.之
①策之不以 其道 (用鞭子打) ①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指马)
②执策临之 (马鞭子)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用 在主谓之间)
3.其
① 策之不以其道 (代词,它。马)
②其真无马邪? (句中语气词 )
③其真不知马也。 (其实)
4.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四)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 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 者怀才不遇的心情。(作者在文中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 之才。
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