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学教案【优秀3篇】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云彩和风儿这两个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简单的词语描述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加深对云彩和风儿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云彩和风儿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说明。
2. 教具:云彩和风儿的模型或图片。
3. 活动材料:小组合作活动所需的纸张和彩笔。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天空,询问他们是否看到过云彩和感受过风儿。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云彩和风儿的印象和想法。
2. 学习(10分钟)
展示云彩和风儿的图片,向学生介绍云彩和风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对云彩和风儿有初步的了解。
3. 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云彩或风儿的模型或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模型或图片中的云彩或风儿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 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观察和描述。引导学生总结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作用,并将其记录在黑板上。
5. 拓展(15分钟)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绘制或描述他们心目中的云彩和风儿。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6. 结束(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云彩和风儿的形成原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让他们学会用简单的科学语言描述云彩和风儿的形成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绘画和讲故事等活动加深对云彩和风儿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课件:包括云彩和风儿形成原理的简单动画或图片。
2. 教具:云彩和风儿形成原理的模型或实物。
3. 活动材料:绘画所需的纸张和彩笔,讲故事所需的图片或故事卡片。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回顾上节课学到的云彩和风儿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2. 学习(10分钟)
展示云彩和风儿形成原理的简单动画或图片,向学生介绍云彩和风儿的形成过程。通过简单的科学语言描述,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云彩和风儿的形成原理。
3. 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云彩或风儿形成原理的模型或实物。要求学生观察和描述模型或实物中的云彩或风儿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4. 创造(15分钟)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创造力,通过绘画或讲故事等方式表达他们对云彩和风儿的理解和想象。鼓励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他们的作品。
5. 总结(10分钟)
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并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云彩和风儿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
6. 结束(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新知识和体会。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自然界中的其他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学教案 篇三
大班语言:《云彩和风儿》教学教案
活动名称:云彩和风儿
活动目标:
1、激发创编诗
歌的愿望,尝试使用诗歌的语言创编《云彩和风儿》,并能自信地讲述创编内容。2、培养幼儿想象的丰富性,思维的独创性,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情感。
3、通过感受诗歌优美地意境,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多次观察过云彩的变化,对云的形成有了初步的了解。 已欣赏过散文《云彩和风儿》
材料准备:多媒体教具一套。已运用多种材料和不同的方法表现了云的形态,并制作成云彩画。
活动重点: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发展言语表达能力,尝试创编。
活动过程 一、
谈话:我制作的云彩。1、观看云彩壁画,幼儿介绍自己前段时间制作的云朵,说说制作的`云朵像什么。
2、运用多媒体教具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云。
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千变万化云,看一看这些云像什么?” (配乐欣赏诗歌:云彩和风儿) 二、讨论
云彩变了些什么?云彩为什么有趣?为什么云彩会变? 三、配乐朗诵《云彩和风儿》。
四、游戏创编诗歌:会变的云彩
1、幼儿用动作来表现云彩。老师扮“风儿”,幼儿扮“云彩”。“风儿”一吹,“云彩”就变出不同造型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云彩的变化。
2、幼儿分组进行创编诗歌活动。
五、延伸活动:
在语言角定制一本诗歌本,供幼儿继续诗歌的创编。
在表演角活动时,可以继续进行游戏,表演云彩的变化。
观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