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精简3篇】
七年级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使用和理解其意义。
3. 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能够正确使用和理解其意义。
3. 能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有关福楼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小说的好奇心。
Step 2:预读(10分钟)
师生一起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学生可以提前标注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Step 3:阅读理解(2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示和帮助。
Step 4:词汇讲解(15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解释,并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
Step 5:小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人物,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Step 6:展示和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Step 7: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拓展延伸。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一篇内容到这里结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对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七年级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 理解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能够分析和解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展示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掌握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能够分析和解释其意义。
3. 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准备:
1. 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3. 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有关福楼拜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小说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知识。
Step 2:阅读理解(20分钟)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提示和帮助。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Step 3:情节分析(1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课文中的情节进行分析和解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转折点和冲突,帮助他们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主题。
Step 4:人物形象分析(15分钟)
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包括福楼拜和他的家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物性格和行为的变化,从而理解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Step 5:小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Step 6:展示和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分析和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同时,对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
Step 7:拓展延伸(10分钟)
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意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行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二篇内容到这里结束,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对小说《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同时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并善于欣赏文学作品,从中汲取知识和智慧。
七年级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篇三
七年级语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群像的描写方法。
2.学习抓住人物特点的写人方法。
3.掌握记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二、自学课文
1.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福楼拜和朋友们的关系如何?他们在辩论什么?他们的活动对你有何启发?
三、学习研讨
1.人物描写采用了哪些方法?文中是如何进行具体的描写?划出相关的描写性语句。完成表格填空。
2.屠格涅夫为什么对福楼拜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
3.文中人物群描写有何特色?各人描写有无雷同?
4.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为什么只选屠、都、左三个人写?写谁写得最多?写人物语言,有无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写三个人时按照什么顺序?
5.读读课后练习三,从文中找出人物描写得准确而生动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6.划出记叙中的抒情与议论的句子,想想这些语句对突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四、体验反思
1.作家的学习方法对你有何启发?
2.作者写人的方法有什么特点?
五、拓展训练
1.课外阅读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等的作晶。
2.联系生活实际,写片段作文《记一次聚会》。
六、相关链接
1.作家知识。
(1)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著名小说家,他出身于没落的贵族家庭。童年时代起就阅读文学作品和写诗。1880年起,他开始发表作品。他一生写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他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著名作
家之一。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创作上的启蒙导师,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2)福楼拜(1821—1880)生于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他是19世纪法国继巴尔扎克后最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上升发展时期,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有清醒的认识,他的小说中贯穿了这种批判精神。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
(3)屠格涅夫(1818-1883)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写下了6部长篇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像艺术编年史那样反映了19世纪40至80年代俄国社会的`精神生活。作品有《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
(4)都德(1840-1891)是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丝商家庭,15岁起在小学里担任自修课辅导员。1857年到巴黎,开始文艺创作。1870年普法战争时,他应征人伍,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作品。作品有《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5)左拉(1840-1902)生于巴黎,7岁丧父,当过职员,后从事新闻工作。
他的文学创作主要是《人间喜剧》式的长篇小说总集《鲁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这部大型作品包括20部长篇小说,出场人物达1000多人。作品有《萌芽》、《金钱》。
2.赏析。
莫泊桑善于写短篇小说,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他的用词极为简练。但却非常传神,有“入木三分”的功效;他的谋篇布局条理有序,叙事清晰。在这篇文章当中,这两点有着集中的体现。
作为福楼拜的学生,莫泊桑可能经常见到聚会的场景。但是在本文中作者完全隐藏了自己,完全以旁观者的角度叙事,仿佛就是安装在屋子一角的一架摄像机,生动地记录了诸多画面。从屠格涅夫到都德到左拉到主人福楼拜到不知名的客人,叙述当中主次分明,叙事线路也显而易见:按照来客次序逐一描写。但是描写又并不涵盖所有的客人,避免了使文章显得冗长没有生气。将主人福楼拜安排在后面出现,符合会面的习惯,避免了给读者突兀的感觉,更为合理一些。
屠格涅夫等人都是当时的著名文豪,其个性特征极为明显。对他们的逐一描写显示了作者的文字功底。几乎只用短短的几句话,他们的举止、神态,他们喜欢谈论的话题,他们的性格特征便呼之欲出。比如写屠格涅夫,开始一句就是:“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就这短短的一句话,屠格涅夫的气质就显露出来。再看都德,“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言不甚多,都德的肖像便被勾勒了出来。又以写左拉为例,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行动描写时都德的行动是一笔带过,福楼拜和左拉的写得最详,福楼拜是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文章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于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弟子,莫泊桑在本文中运用文字的技艺也真正地遵循着福楼拜的教导。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表达,只有一个行动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该满足于“差不多”……作者在本文中确确实实没有乱用一个词,人物描写准确生动得令人感叹折服,这是值得每一位读者领会学习的。
文章内容也十分健康,能给予人积极的思考。那些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的大作家,会在那么寻常的一个星期天,那么简陋的一个小阁楼,那么自在地随意地甚至是有些放纵地谈天说地,或不顾形象地畅所欲言、追求着共同的理想!它告诉我们:“启蒙的火花”是从两块同样的石头相撞进发出来的!科学、智慧也需要我们深思,需要我们寻找机会、把握机会,一起研讨发展啊!
3.读后感:《莫泊桑笔下》。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就好像一个电影短片,细致地描绘出了在福楼拜的单身宿舍里出现的一幕幕场景。读着这篇文章,简单的铅字后面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富有睿智的笑容、爽朗的笑声、思索的身影、深邃的目光,这一切都仿佛展现在我的面前,仿佛不是我在读这篇文章,而是亲历了这次聚会一样。
作者像是一个默默无声的旁观者,老早就来到了这个简陋的屋子里,透过他的目光,我们看到了陆续到来的这些文豪。福楼拜拥抱的第一位来客是屠格涅夫。他们有着如此多的共同点,因此“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屠格涅夫留着古高卢斗士似的大胡子,用他特有的口音聊着文学史的话题,翻译着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不久进来的是都德,他浓密的卷发和胡须非常有特点。讲话时的略带夸张的行为举止显示出他南方人的身份,而具有南方风味的讽刺口吻下的关于巴黎的话题似乎更吸引人的注意。在都德之后进来的左拉则完全是另一种气质。他更喜欢细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讨论时不慌不忙,声音温和而平静。左拉的“头十分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坚强的性格”。而他的微笑则是让人感到有些嘲讽的味道。
渐渐地房间里边挤满了人。这个时候作者的目光聚集到了主人身上:福楼拜不停地和人交谈着,他充满智慧的言谈让人不由得侧耳倾听。而和别人对话似乎能够激起他无尽的灵感和热情。终于客人渐渐离去,这个星期天也结束了。
在这短片中,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有一个肖像的特写,但决不让人觉得烦腻,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他们不但长相各有特色,而且面貌背后的气质也都各不相同。作者着力雕琢出了他们各自的特点,就好像给读者看一幅幅风格迥异的画一样。记叙的过程也是主次分明的。作者并没有记下所有来访的客人,而是选择了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三个“名士”。主次分明的描写不但节省了笔墨,而且重点突出,留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不是让人厌烦的。
莫泊桑不愧是运用语言的大师。短短的一篇文章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四位名作家的形象与性格特征在这些声态并作的叙述、描写与议论中展露无遗。
别人对话似乎能够激起他无尽的灵感和热情。终于客人渐渐离去,这个星期天也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