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故乡》教案(推荐3篇)
初三语文《故乡》教案 篇一
教案名称:探究《故乡》中的乡愁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故乡》,使学生了解乡愁情感的含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思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分析《故乡》中乡愁情感的表达方式。
2. 学习理解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乡愁情感的内涵。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材料:《故乡》一文。
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笔记本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些与家乡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和情感反应。
2. 导入《故乡》一文,通过提问学生对乡愁情感的理解。
二、讲解(20分钟)
1. 分析《故乡》一文中乡愁情感的表达方式,包括描写乡愁的景物、人物和感受等。
2. 解读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分析文中的语言特点和结构特点。
三、讨论(2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家乡的特色、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表达。
四、写作(30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写一篇有关家乡的作文。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修辞手法和意象,丰富作文的表达。
3. 学生相互交流和修改作文,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10分钟)
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乡愁情感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初三语文《故乡》教案 篇二
教案名称:感悟《故乡》中的乡愁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故乡》,使学生感受乡愁情感的力量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珍惜和思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故乡》中乡愁情感的内涵和特点。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乡愁情感的内涵和特点。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课文材料:《故乡》一文。
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笔记本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1.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些与家乡相关的音乐,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和情感共鸣。
2. 导入《故乡》一文,通过提问学生对乡愁情感的理解。
二、讲解(20分钟)
1. 分析《故乡》一文中乡愁情感的内涵和特点,通过解读文中的描写和感受,引导学生感受乡愁情感的力量和魅力。
2. 解读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乡愁情感的表达。
三、讨论(2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表达方式,包括家乡的特色、人文环境、自然景观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表达。
四、感悟(30分钟)
1. 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写一篇感悟家乡的作文。
2.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使用修辞手法和意象,丰富作文的表达。
3. 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作文,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五、总结(10分钟)
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乡愁情感的重要性和表达方式。
初三语文《故乡》教案 篇三
人教版初三语文《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要点】整体感知情节与环境
一、导入新课
在课文结尾,文中的“我”这样写到: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教师板书:悲哀)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家乡水。为什么二十年后的一次故乡之行却给我留下了如此悲哀的.心情?请大家看课文,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二、整体感知
1、情节把握----小说以时间为序,以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全文可按“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三个方面分为三个部分:
(1)、交代了时间、地点、回家原因及心情。
(2)、“我”在故乡期间的见闻和感受,
老屋的寂寥,决定搬家。
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
“杨二嫂”的变化。
闰土的变化。
(3)、“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寄托于下一代。
2、找一找故乡使我悲哀的理由。
--------板书:故乡的景、故乡的人。
3、故乡的景色怎样?
(1)第二段描写写出了故乡怎样的特点?哪几个词语能集中表
现出来?------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没有一些活气。
学生齐读来感受一下这种悲凉。
十二段12段:深兰的天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英雄少年----令人神往,
---------回故乡所见到的景象与记忆中的进行对比,并说明其作用------突出变----变后心情(烘托铺垫)
教后反思
“故乡”是中国人精神的反映。从孩子的纯真、有生气到成年人的麻木、愚钝,体会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和活力怎样被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