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案设计(推荐3篇)
《一株紫丁香》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名称:探索花卉的生长过程——《一株紫丁香》
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学科:自然科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紫丁香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 探索紫丁香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内容:
1. 紫丁香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
2. 紫丁香的生长过程: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凋落。
教学步骤:
1. 导入(10分钟):
向学生展示紫丁香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了解紫丁香,并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讲解(15分钟):
通过投影或板书,向学生介绍紫丁香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解释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凋落等阶段。
3. 实践观察(30分钟):
将每个学生分配到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株紫丁香种子。引导学生用小铲子和小盆将种子种植在土壤中,并给予适量的水和阳光。学生需要每天观察和记录紫丁香的生长情况,包括发芽时间、株高变化、叶片生长等。
4. 分析总结(20分钟):
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紫丁香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生命周期对于植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5. 讨论分享(15分钟):
学生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分享给整个班级。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小组观察结果的异同,并共同总结紫丁香的生长过程。
6. 拓展活动(15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学习,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学生可以选择改变光照、水分或土壤等条件,并观察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7.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紫丁香的生长过程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一株紫丁香,你会如何去生长?
评估方式:
1. 观察学生在实践观察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观察记录的准确性和数据分析能力。
2. 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表现。
3. 学生设计的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紫丁香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环境,还通过实践观察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通过设计拓展活动,学生也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探索。整个教案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激发了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株紫丁香》教案设计 篇三
《一株紫丁香》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师:
课件(词语、句子。)和课文挂图。
2、学生:
课前认识紫丁香树,翻阅资料查找与紫丁香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导言:
同学们,见过紫丁香吗?它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老师配合并出示课文挂图。)
2、老师小结:
紫丁香树叶对生,卵圆形,花小,白色、紫色,有浓香。丁香花春季盛开,芳香四溢,是庭园中有名的花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见“我会读”。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教师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三、朗读感悟,真情互动
1、自由朗读,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教师范读,读出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3、学生自读,说说自己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并读读有关的诗句,提出自己不明白或想知道的问题。
4、分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每组选一节,先准备,再上讲台朗读。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⑴ 老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读,一边课件出示第二、三、四节。
⑵ 引导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⑶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比赛读二、三、四节,由学生互评。
⑷ 品味词语:
课件展示:
“绿叶沙沙”像( ),“刚开的花儿”像( )
将让学生比较朗
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6、学生朗读课文,表达出诗中饱含的感情,直至背诵。
四、拓展延伸,师生融情
问题1:老师日夜为我们操劳,我们要怎样感谢老师呢?
问题2:老师,我想对您说……
(可以说赞美老师的话,也可以给老师提建议。)
五、生字再现,巩固字词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和带生字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