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教案(经典5篇)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主题:感受自然之美,传承文化之魅力——《钱塘湖春行》

教案目标:

1. 通过学习《钱塘湖春行》,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理解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

1. 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如湖水、山岭、杨柳等。

3. 理解诗中反映的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

4. 学习诗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5. 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表达自己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感受。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钱塘湖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兴趣,并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2. 介绍杨万里和《钱塘湖春行》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让学生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和魅力。

4. 探讨诗中反映的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理解。

5. 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6. 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或表达,展示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感受。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

4.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形成学习笔记或总结。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或写作成果,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学习效果。

2. 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的质量和创新性。

4. 学生对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钱塘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杨万里的相关资料和诗集。

3. 诗歌分析和写作指导的教学资料。

4. 学生课堂笔记和创作作品的展示板。

教学延伸:

1. 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和艺术。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钱塘湖或其他江南水乡地区进行观察和写生,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和传承文化之魅力。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培养对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传承意识。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写作练习的实践,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高。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主题:感悟自然之美,传承人文之韵——《钱塘湖春行》

教案目标:

1. 通过学习《钱塘湖春行》,使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和文学艺术的探索。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1. 了解《钱塘湖春行》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如湖水、杨柳、山岭等,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

3. 探讨诗中反映的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4. 学习诗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5. 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创作和表达,感受自然之美和传承人文之韵。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自然美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思考和讨论。

2. 介绍杨万里和《钱塘湖春行》的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3. 分析诗中描绘的自然景物,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4. 探讨诗中反映的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识。

5. 分析诗中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6. 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和表达,感受自然之美和传承人文之韵。

教学方法:

1.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课堂讲授: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3. 创作实践:学生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

4. 归纳总结: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形成学习笔记或总结。

5. 展示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或写作成果,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学习效果。

2. 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意义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学生诗歌创作或写作练习的质量和创新性。

4. 学生对江南水乡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

1. 钱塘湖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杨万里的相关资料和诗集。

3. 诗歌分析和写作指导的教学资料。

4. 学生课堂笔记和创作作品的展示板。

教学延伸:

1. 邀请当地的文化专家或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和艺术。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到钱塘湖或其他江南水乡地区进行观察和写生,进一步感受自然之美和传承人文之韵。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或写作比赛,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培养对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的欣赏和传承意识。同时,通过诗歌创作和写作练习的实践,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也将得到有效提高。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三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

  二、读诗

  1、朗读这首诗(找一生)

  找生评价:字音、节奏、语气、情感

  2、听录音注意以上四方面。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展示朗读风采:找一生读,找小组读,齐读

  三、赏析

  (一)、理解诗意

  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中,诗人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成一幅幅美妙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大家想不想看到这些画面?想!好,现在大家对照注释理解没局势的意思,不明白的小组讨论交流。

  品诗明义 描绘画面

  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诗描绘画面,参考句式:

  从————中我看到了————。

  从————中我听到了————。

  从————中我感受到————

  (二)、赏析古诗

  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老师把这首诗还原成画面,让大家欣赏一下好不好?现在画面欣赏完了,画面美不美?这首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古诗

  1、赏析方法:

  (1)、赏物像(描绘了什么?)

  (2)、抓特点(怎么描绘的?)

  (3)、赏语言(品味关键词、抓修辞。)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情感

  2、赏析以前我们先找到作者描绘了初春西湖的哪些景物?找生说。

  板书:水、云,莺、燕、花、草

  师:赏析这首诗其实就是看作者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或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3、举例: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处”、“早”写出了初春黄莺还不多,“争”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黄莺竞相飞上枝头欢歌的景象。展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4、小组合作赏析剩下的六句话

  5、小组抽签展示

  A、水面初平云脚

低”:“水初平“意思是春天湖水初涨,水面刚刚平了湖岸。”“云脚低”指云层低垂,看上去同湖面连成一片。

  B、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写出了初春燕子还不多,用一个“啄”字,描写出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

  C、“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指各种不知名的野花。“迷人眼”指野花色彩斑斓,形态各异,让人目不暇接。

  D、“浅草才能没马蹄”:浅草,刚生长出来的草,“没马蹄”既写出了草浅,也侧面点出骑马踏春的行迹。

  E、最爱湖东行不足: “最爱” 一词体现出了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行不足” 一词表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D、绿杨阴里白沙堤:只见绿杨荫里,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师问: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板书:赞美,喜爱)

  四、背诗(比一比)

  五、拓展

  1、我来鉴赏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话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惊讶、惊喜)

  2、三四两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诗人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描绘出白雪的顽皮可爱。

  2、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古诗,同学们喜欢春天和西湖吗?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描写西湖的诗句。小组内交流一下,组长可以记录下来,看一下那个小组积累的多。小组展示。师(出示屏幕)

  六、老师的话

  这节课是诗人在引领者我们与春天通行,让我们呼吸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人生苦短,春天不容错过,春天不容辜负,同学们要珍惜青春,让你的人生如春天一般绚丽多彩!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古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精读、诵读、美读,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象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美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描绘西湖的诗文,体会西湖的美。

  学情分析及相应对策:

  七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初中,对诗词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为止,而到了初中阶段古诗的赏析已是考试考查的范围了,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还需要教给学生赏析诗词的方法,并能够品味诗中的意境。所以在上课时除了让学生多读、美读、背诵,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完成教学任务,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课,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中获得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手段:

  为增强本节课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参与性,让学生更容易品味诗的形象和意境,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投影西湖春景图,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乐,由图片及音乐营造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从而引入课题。

  2、引出白居易,简介作者。

  3、出示学习目标

  二、初读诗,知诗意

  1、给生字注音:啄没堤

  2、听录音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

  a、朗读的节奏

  b、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按照古诗的要求学生集体读课文,四人学习小组互读课文。

  4、请个别学生作示范性朗读,然后让学生互相点评。

  5、学生说出标题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地点:钱塘湖、季节:春、事情:出游)

  6、明确诗的体裁(七言律诗)

  7、学生读后讨论提出诗中难理解的字词:水面初平云脚低暖树乱花不足

  8、诗题说“春行”,说说作者的游踪:孤山寺—贾亭—白沙堤

  三、再读诗,赏美景

  1、学生自读后讨论:诗中所写的是春天的哪一个阶段,找理由说明:

  写的是早春,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是“早莺”,而且几处,不多,所以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因为是“新燕”,是不多的几家,就会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故“浅”,也是早春景象。

  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怎样写?

  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涨,春水淙淙;白云重叠,同湖面相连,水云相接连成一体;早莺抢着向阳的暖树,来试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刚回引起人们一种乍见的喜悦;而春天百花争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数量多,颜色艳,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草初生,刚能淹没马蹄印。

  四、品读诗,赏妙笔

  1、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颜色之艳,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眼花缭乱,便有迷乱之感;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生机。

  2、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学生讨论找出并说说妙在哪里?

  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3、想象诗中优美的意境,教师配乐朗诵。投影钱塘湖的春景图

  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五、精读诗,悟诗情

  1、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最爱”,表达作者对钱塘湖美景的赞美热爱之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对美好的大自然,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3、西湖是我国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驰名世界的旅游胜地,有着“人间天堂的美誉”。历代文人咏赞西湖的诗文很多,你们能举出一些吗?

  例: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六、全班学生自由朗读,直到能背诵

  七、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荫里”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令人目迷神驰。

  教学反思:

  (1)注重文言文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多读、精读、美读中对诗意逐步了解,以至熟悉诗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读,进一步品味诗的好词妙句,感受诗中的.优美意境,最后达到诗词教学的目的,熟读成诵。

  (2)在合作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

  赏析诗中的好词妙句,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在合作小组中讨论探究,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形成合作学习的能力。

  (3)多媒体教学手段激趣

  用多媒体播放有关的音乐,有关的春的图片,有关的课件,让学生有兴趣去学习,使教学的内容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

《钱塘湖春行》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情感性。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目标2是对方法理解,为重点。难点是目标3,由学生自身弱点和学生对教材适应情况决定的。

  教法学法:

  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叶圣陶也有理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方法定为;

  1、情境法(直观画面,音乐)

  2、诵读法(反复诵读)

  3、讨论法(交流体验)

  4、竞赛法(提高兴趣)

  教学过程:

  一、预习

  预习要求;

  1、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通过课前预习对新课有一个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作准备,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提高释词识字能力。

  二、学习诗歌,授之以渔

  1、第一步,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中我们走进春的世界”。

  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流动的春景为课堂创设情境。随着柳枝摇曳,伴着春花竞放,他们会很快走进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里。把学生思维引入了正轨,激发了兴趣。

  2、介绍诗歌方法,授以新知。

  读诗

  想诗

  解诗

  赏诗

  悟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方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并且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3、用方法学习本诗。

  “读诗”——

  利用多媒体声、像具备的特点,展开诗句所对应的图景。学生跟着读可读出节奏、读出轻重音。在朗朗书声里,在生动的画面中学生快乐的学习着。

  “解诗”——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说说诗大意。

  ★找出诗中所绘景物并且寻求游踪。

  这一步由学生讨论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解诗是解作者、解诗意,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为后几步的学习贮备力量。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悟诗”——

  ☆景中有情吗?将你感触到的说给同桌听。

  ☆自由诵读,融入诗情(配乐)。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景产生于情,情是作品的灵魂。悟也就是悟诗情。以情为桥梁与诗人交流容易产生共鸣,体会到了情才会看到诗词的精妙。这一步我仍然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将诵读作为手段来让学生悟情。这样学生口、脑并用,在热热闹闹的课堂里大胆的发挥。

  “赏诗”——

  ◆点击赏诗办法

  A、抓字眼(抓关键字,美词美句)

  B、品诗情(如游子思乡情、忧国忧民情、热爱自然之情等

  C、现画面(找出隐藏着的图画)

  D、品诗韵(如平仄和谐、末字押韵,对仗、对偶等)

  ◆赏析诗歌(写、画)

  教师点击赏诗方法目的在于发挥其主导作用。初中生三年下来不会阅读、赏析诗歌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在这里提供方法在于为他们终身阅读和赏析诗歌奠定基础。

  叶圣陶曾说:“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矿石。”让学生将体会到的用笔写下来,或者鼓励他们用画笔将脑海中已有的图画勾勒出来,这样,他们是会有所收获的。在他们寻找美的过程中,表达与创造已经和谐统一。

  “想诗”——

  请一位“小导游”将游者带到钱塘湖游览。游者可以闭上双眼,在“导游”描绘的春景中插上想像翅膀飞翔观光。伴着跳动的旋律,学生心儿也会随之跳动。这时候他们获得的不再仅仅是呆板的挂图,而是着有情感的活生生钱塘湖春景。

  “读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竞赛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这一读不仅把前几个环节有机衔接了起来,在书声里,诗情、诗意、诗韵综合感受。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是最后一步,也是总结性一步。

  三、延伸性阅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用捕鱼方法捕鱼是教学最终目的。这一阶段是知识的巩固运用性阶段,同时也是能力深化培养的阶段。用本课所授方法自学此词可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结:

  1、这堂课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例子的原则。

  2、具有实践性。

相关文章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三篇(精简3篇)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三篇 【#教案# 导语】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篇一:植株的生长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
教案大全2018-06-06
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三篇(精简3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精简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教案大全2016-09-01
三年级数学教案(精简6篇)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精选3篇】

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实验操作,使之了儿解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体虽改变了原有模样,但性质不变。2、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3、丰富词汇:溶解、...
教案大全2011-02-05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精选3篇】

音乐教案小松鼠(最新4篇)

音乐教案小松鼠篇一:教案《小松鼠进行曲》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14日 活动名称:小班奥尔夫音乐——《小松鼠进行曲》 执教者:xxx 活动目标: 1。通过乐曲,初步感受固定拍。 2。乐于参与音乐游...
教案大全2013-06-09
音乐教案小松鼠(最新4篇)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教案【最新3篇】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
教案大全2016-04-08
《富饶的西沙群岛》语文教案【最新3篇】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经典3篇】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感恩节# 导语】感恩,有时侯不需要昂贵精美的礼物,但一定要有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感恩,有时候不需要激情澎湃的话语,但一定要有一点一滴的行动与努力;感恩,有时不需要甜...
教案大全2012-06-06
学会感恩主题班会教案【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