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教案【精彩3篇】

过零丁洋教案 篇一:发现自己的力量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过零丁洋,培养学生发现自己内在潜力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过零丁洋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听说训练:播放一段过零丁洋的音频,让学生跟读并模仿声音,培养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给学生分发一篇关于过零丁洋的短文,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加深对过零丁洋的理解。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过零丁洋的特点和故事背后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5. 创作任务:让学生以过零丁洋为主题,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张海报,展示自己对过零丁洋的理解和思考。

6. 展示和分享: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他们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7. 总结和反思:通过讨论和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的东西,并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深对过零丁洋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发现身边的力量和美好,写一篇以“发现自己的力量”为主题的作文。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过零丁洋的角色,体验过零丁洋的成长历程,进一步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

过零丁洋教案 篇二:勇敢面对挑战

教案目标:通过学习过零丁洋,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观看过零丁洋的片段或听过零丁洋的音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讨论和分享:与学生一起讨论过零丁洋在故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

3. 观察和分析:让学生观察过零丁洋的形象和行为,分析他在困难面前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4. 创作任务:让学生以过零丁洋为榜样,写一篇短文或制作一份海报,表达自己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5. 分享和展示: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并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6. 总结和反思:通过讨论和回顾学习过程,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上学到的东西,并反思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理解过零丁洋的行为和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写一篇以“勇敢面对挑战”为主题的作文。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扮演过零丁洋的角色,体验过零丁洋在面对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进一步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价值观。

过零丁洋教案 篇三

过零丁洋教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下面是小编整理提供的北师版初一语文下册《过零丁洋》教案,欢迎阅读与参考。

  《过零丁洋》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学习《过零丁洋》、《浣溪沙》两首诗,要粗知大意,把握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背诵。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背诵和默写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渡荆门送别》、《秋词》、《赤壁》

  二、学习《过零丁洋》

  1、朗读古诗

  2、简介作者及背景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佑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

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生赵呈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被害,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杰。

  3、讨论:此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两件大事?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4、颔联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 5、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6、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他的民族气节。

  7、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8、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9、背诵这首诗

  《过零丁洋》教案(二)

  一、《过零丁洋》背景

  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国。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南宋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并出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这激情慷慨的最后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品读《过零丁洋》

  二、 欣赏朗读,作者介绍,了解诗歌大意。

  三、 品读《过零丁洋》佳句

  1.这首七言律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哪几件大事?

  明确: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人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2.颔联上下两句有何联系?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国家山河分裂,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四、 拓展阅读《金 陵 驿》

  金 陵 驿 文天祥

  草合离宫转夕辉,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原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注: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临时的住所。

  1 首联中诗人选取了 、 、 、 等景物交代了自身的悲苦处境。

  2 诗的首联和颔联与我们曾经学过的《过零丁洋》中的哪两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3 诗人说“山河无异”其实是 ,根据是 (用原文回答),这里用的是 。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答案要点 1.草、离宫、夕晖、孤云。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山河有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反语。 4.这首诗中诗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联系了起来,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思想。

  五、创新作业:试比较《春望》和《过零丁洋》两诗的异同点。

  《春望》这首五律,对仗工整,情景交融,水乳难分。景物的形象,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感情,又诉诸在景物形象的描绘中,具有极强烈的感人力量。

  《过零丁洋》从艺术上说,此诗是大气势、大手笔。但在具体表现手段上同样是别具匠心。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主要原因则不在于艺术技巧,而是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读文天祥诗,首先应该把握这一点。

  六、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七、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相关文章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通用3篇】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 【#教案# 导语】教案能够展现出教师在备课中的思维过程,并且显示出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的理解和把握的水平以及运用有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案大全2011-07-03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教案三篇【通用3篇】

报任安书教案(经典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任安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
教案大全2017-01-08
报任安书教案(经典5篇)

《项链》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项链》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项链》教案...
教案大全2015-03-07
《项链》教案【优秀6篇】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彩3篇)

【教学目的】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散文“形”、“神”合一的艺术特色。2、品味语言,引导学生体味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并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与挚爱。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通过语言...
教案大全2014-06-07
《故都的秋》教案设计(精彩3篇)

大班健康活动《让身体动起来》教案三篇(优质3篇)

大班健康活动《让身体动起来》教案三篇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
教案大全2019-03-01
大班健康活动《让身体动起来》教案三篇(优质3篇)

《桃花心木》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

课前,大屏幕打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导入 师:中国有句古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读了这句话总在想,为什么把树和人放在一起说呢?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生:我觉得种一棵树离不开人的辛勤灌...
教案大全2015-08-03
《桃花心木》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