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示例【推荐3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示例 篇一

标题:认识数字0-20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20,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将数字0-20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对应。

3. 通过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数字0-20。

2. 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20。

2. 数字图表和数量图表。

3. 数字游戏和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将数字卡片0-20依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跟随读出来并书写在纸上。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数数,直到20。学生根据数字图表和数量图表,逐个认识数字并与相应的数量进行对应。

Step 2:游戏活动

教师设计一些数字游戏活动,如猜数字、数字排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教师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学生需要快速找到相应的数量图表,或者教师将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学生需要将其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Step 3:练习与巩固

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练习内容包括根据数量图表填写相应数字、根据数字写出相应的数量、将数字进行排序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练习难度。

Step 4:总结与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示例 篇二

标题:认识几何形状

教学目标:

1.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圆、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并能正确说出其名称。

2. 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辨别不同的几何形状。

3. 通过练习和游戏,培养学生对几何形状的敏感性和观察力。

教学重点:

1.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

2. 辨别和命名不同的几何形状。

教学准备:

1. 几何形状的图表和实物模型。

2. 几何形状的游戏和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知

教师将几何形状的图表和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名称。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发现几何形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游戏活动

教师设计一些几何形状的游戏活动,如找相同形状、认识形状的特征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几何形状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形状,学生需要找到相同形状的实物模型,或者教师描述一个形状的特征,学生需要猜出该形状的名称。

Step 3:练习与巩固

教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练习内容包括观察图形并命名、根据描述画出相应的几何形状、将几何形状进行分类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练习难度。

Step 4:总结与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对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示例 篇三

  【#二年级# 导语】数学教案是为教学活动制定蓝图的过程。通过教案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展开教学。以下是©整理的与(数学教案)相关的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篇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中秋节快到了,三江的月饼师傅正在忙着做月饼,瞧!新鲜的月饼出炉了


  1、(出示9个月饼)请大家一起来数一数,这堆月饼有几个(9个)那么9个月饼最接近几十呢?(10)我们也可以说9个月饼大约是10个。(学生跟读)


  2(出示43个月饼)这堆月饼有几个呢?你能一下子数出来吗?请大家估计一下,这堆月饼大概是几十个?教师宣布正确答案43个月饼,43最接近几十?我们也可以说43个月饼大约是40个


  3、那么64个月饼我们也可以说大约是多少个月饼呢?86个月饼呢?


  揭示课题:象刚才这样把一个准确数看成大约是几十,这就是估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个知识来学习加减法的估算。


  二、探究加减法的估算


  1、这几天到三江买月饼的人可多了,你瞧!这3种月饼是大家欢迎的,(出示豆沙月饼28元,蛋黄月饼43元,水果月饼24元)


  2、你能向小朋友介绍一下这些月饼大约是几元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大约是30元,大约是40元,大约是20元)


  小朋友们真能干,那你能根据刚才估计的数据,帮老师算算买豆沙月饼和水果月饼大约是多少元吗?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你还能象老师一样来提问吗?


  3、四人小组讨论:


  现在方老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3盒月饼,你帮老师想想,我带的钱够吗?为什么够呢?把你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


  方法一:豆沙月饼大约是30元,蛋黄月饼大约是40元,再加上水果月饼大约是20元,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所以100元够了。(板书:30+40+20=90)


  方法二:3盒加起来是95元,所以100元够了。


  方法三:100元钱,买豆沙月饼后,大约还剩下70元,买水果月饼后大约还剩50元,最后买蛋黄月饼,大约还剩10元(板书:100—30—20—40=10)


  方法四:100元钱,买水果月饼后,大约剩80元,买豆沙月饼后,大约剩50元,所以买蛋黄月饼够了。


  刚才小朋友想出了很多方法,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法跟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小结:刚才我们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大家都是先把准确数估计成几十然后再进行估算,这样计算起来比较方便,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


  三、练习应用


  1、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准备在中秋节晚上举办一个中秋晚会,要同学们报名参加,四1班有39人报名,四2班有42人报名,请问(1)大约有多少人参加这个中秋晚会?你会估算吗?(2)四(1)班比四(2)班大约少几人?


  2、四一班和四2班同学为了布置晚会场地可忙坏了,晚会计划要做70朵纸花,现在四(1)班已经做好了27朵纸花,四(2)班已经做了44朵纸花,请问大约还要做几朵纸花呢?


  3、刚才我们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中秋晚会的问题,在数字王国里也要用到估算,请你估算一下,下列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


  31+5290—1138+39


  请小朋友拿出课桌里的红卡片和黄卡片,如果是大于80就举红卡片,小于80就举黄卡片


  5、国庆节也快到了,小朋友打算怎样安排国庆节呢?是啊,青年旅行社决定在国庆期间组织50人去杭州西湖旅游,为了让游客玩得高兴,旅行社还特别设计了划船活动,这里有3种船:


  大船:限乘42人


  中船:限乘23人


  小船:限乘9人


  现在有50人,旅行社打算租两条船,可以怎样去租呢?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小组讨论与交流,设计多种乘船方案


  1、大+中


  2、大+小


  3、大+大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中船呢?50人够坐吗?


  为什么可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呢?


  小朋友想出了3种方法,租一条大船需要租金43元,租一条中船需要租金28元,租一条小船需要租金19元,这3种方法哪一种最省钱呢?(同桌交流)


  请学生用手势表示,说说为什么,大约要花多少钱?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估算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时候要用到估算,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课后反思:


  《加减法的估算》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教材在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教学中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一小节,这是估算正式教学的开始。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妈妈要买三种生活用品,带100元钱够不够这一生活情境,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展示不同的估算方法。使学生了解估算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也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它简洁、迅速地解决某些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思想。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因为估算是非常贴近实际生活的,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应用,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将本课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估月饼,买月饼,中秋晚会等生活情境中。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让学生学会估数。在估算中,估数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在新课引入环节,我先让学生数数数量比较少的月饼,然后出示一堆数量比较大的月饼,让学生意识到当数量很大,很难准确数出来的时候就可以估计一下,从而引出大约,学会将准确数估计成大约是几十。


  2、讨论交流,探究加减法的估算。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估算。以往的精确计算已经在学生脑海里深深扎了根,因此不免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的负迁移,所以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买蛋黄月饼和豆沙月饼大约需要多少元,然后让学生提一提类似的问题,通过这些简单的估算使学生先对估算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老师带100元去买这3盒月饼,带的钱够不够这一问题。在讨论交流中激发求易思维,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样由浅入深的设计,使学生易于接受,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有时需要进行精确计算,有时根据实际的需要只要估算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估算能使计算比较方便。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用估算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中秋节这一主线展开,由估月饼,到买月饼,再到中秋晚会,这些情景都是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富于浓厚的生活气息,能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去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争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提高学习兴趣。


  2、体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


  在探究100元钱买三盒月饼够不够这一环节,学生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的是用连加的方法估算的,也有的是用连减的方法,也有的用加减混合的方法进行估算,我都一一加以肯定和鼓励。当出现了5种方法后,再让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方法,同桌交流一下,充分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用不同的学法来理解数学、运用数学。


  本课还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比如:在练习环节,让学生估算一下哪些算式的得数比80大,请学生通过举牌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个别小朋友举错了牌,还有包括后来的租船问题,让学生探讨哪种方法最省钱的时候,有3个小朋友举了红牌,我想这时我应该及时问问他们为什么要举红牌,使他们自己发现错误,找到解题的正确方法。现在我这样一带而过,明白的小朋友是明白了,可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没有很好地关注学生的发展。


【篇二】

  教学内容:《统计——生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出问题。(播放生日快乐歌)


  师:同学们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一起来为他唱首生日歌庆祝庆祝好吗?(学生立即兴奋起来,情不自禁地拍手哼唱起来)淘气说他的生日是在12月,是在冬季出生的。


  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在哪个月份出生的?属于哪个季节?


  生1:我的生日是在6月,是夏季出生。


  生2:我的生日是12月,是冬季出生。


  生3:我的生日是4月,是冬季出生。


  师:到底你们说对了吗?请看大屏幕:三、四、五月是春季,六、七、八月是夏季,九、十、十一月是秋季,十二、一、二月是冬季。


  师: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在哪个季节出生的吗?在小组里和你的伙伴说说。


  师:看来,有的同学生日在春季,有的同学生日在夏季,有的同学生日在秋季或者冬季。到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呢?(教师表情疑惑)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自己的意见)


  师: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可难坏了老师,要想准确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已见,想法不一,学生体会到需要统计大家的意见。)板书:生日——统计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用统计的方法来调查我们每个大组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师:下面我们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调查。你们想怎样去调查?


  生1:可以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一排,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站在另一排……


  生2:让在春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个?再让在夏季过生日的同学举手……


  生3:让每个同学在什么季节过生日写在纸上,交给组长进行统计。


  生4:让在春季过生日的伸出一个手指,在夏季过生日的伸出两个手指,在秋季过生日的伸出三个手指,在冬季过生日的伸出四个手指。


  师:看来同学们的方法还有很多。调查前,请小组成员先商量你们打算如何分工调查?


  师: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不重复、不遗漏)强调安静。


  2、小组合作调查,绘制统计图


  教师重点关注需要帮助的或有不同记录方法的学生,并进行评比。


  3、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都调查完了,哪个小组愿意派代表,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调查的?结果怎样?


  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倾听,听调查的结果和小组里的人数是否一样。


  师:其它小组的同学和他们的这一小组调查的结果一样吗?


  大家一起数数统计的人数是否有遗漏。


  (各小组依次汇报)生汇报的时候,老师将每个大组的春、夏、秋、冬出生的人数统计在大表格中


  三、验证数据


  师:这是刚才大家每个大组调查的结果,老师根据你们的统计绘制出这张班级统计图。请小朋友们先来数一数在春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夏季、秋季、冬季过生日的有几人呢?


  师:那你们算一算,我们一共统计了多少名同学?再看一看,今天来这里上课的同学有多少人?说明在统计时有没有多余的?有没有遗漏的?看来,同学们在统计时非常认真。


  四、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1:我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


  生2:我知道了春季过生日的比夏季过生日的多8人。


  师:如果××同学也来参加我们的统计活动,同学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出生?为什么?


  五、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这是笑笑给我们二年段春季出生的同学做的统计表,你们能根据这个表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请你们在小组里交流,提出最经典的一个问题考考其它小组。


  师:在我们二年段中,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排行榜第二多,请你们猜猜三班春季出生的人数可能有几个?为什么?


  六、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调查我们班哪个季节出生的人最多的问题解决了吗?是怎么解决的?


  生:……


  师:对,是大家通过亲自调查,得出数据,再整理制成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分析得到解决的,也就是统计出来的。


  师:在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


  生1:要想知道在上次考试中,哪一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生2:要想知道我们小组每个同学每个星期的零花钱是多少,也要用到统计。


  生3:要知道全校哪个班级的人数最多,也要进行统计。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把统计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


  点评:今天这一节课,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


  教学反思:


  以小朋友们喜欢的"生日快乐歌"引入,新颖、有趣,使学生在开课阶段情绪就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要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呢?"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的内在知识冲突,诱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将过去的老师讲变为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通过学生之间交流调查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小组合作前,教师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合作要求及注意事项,为后面的调查做好了准备。


  在小组合作调查中,教师不停地巡视、指导,与学生一同投入到调查之中,尤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将传统教学中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从活动中体会到成功感。使学生认识到统计的结果和调查的人数必须一致。


  在汇报的过程中,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各组采用的方法,而且各组之间取长补短,更完善了自己的想法,也使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


  教后反思:能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融入其中。从整体上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围绕"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情绪高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统计与生活密不可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但在小组调查时教师指导的不够到位,小组内同学合作得不够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在学生合作等方面加强指导,注意平时的培养与提高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和“说说做做”,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角的本质特征;画角。


  【教具、学具】


  三角尺、多媒体课件、尺子、学具盒、一张不规则白纸,一张长方形纸、三根小棒、图钉和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出示一张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提问:为什么叫它三角形?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从学生的认识基础出发,引入课题自然流畅,学生易接受。]


  二、研讨互学


  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想想在生活中曾注意到哪些物体上有角。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看到的角。(先自己想想,再与同位交流,最后展示)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丰富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


  师: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它也要学习角的认识,知道它是谁吗?


  电脑出示:小马背着粮食来到河边过河,牛伯伯拦住了它的去路说:“小马,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要过河,先看看这些标志物上都有什么?”小松鼠跳起来说:“角、角、角。”小马迷惑了:“角在哪里哪?”同学们你们能帮小马找一找吗?(同位互相说说,然后电脑演示各种角。)


  [以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小马学习角)为线索,展开对角这个图形的研讨,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知识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然后通过让学生依次观察红领巾、三角板、钟面、折扇,并指出这些物体表面的角,达到初步建立角的表象的目的。]


  师:小马认识了角非常高兴,牛伯伯告诉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你过了河,要时刻注意发现生活中的角。小马高兴地点点头,就又上路了。它走着走着,突然在地上发现了一张不规则的纸,小马想:这上面有角吗?


  2.让学生折角。


  3.摸一摸角的感觉,体会角的特征。(板书)


  4.用折好的角比着在纸上画角。


  5.课件演示怎样画角。


  6.说说角的组成。


  7.让学生用尺子画角。(强调尺子的作用。)


  8.师:同学们,小马继续往前走,这回它更加仔细地观察,所以它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角,你想看看吗?(电脑出示)


  师小结:像这些图形,我们都叫它角。(回顾、强调学生一开始折的一些模糊性的角及在比画上的错误。)


  [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中的角开始,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的角;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看一看、折一折、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做一做,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感知、操作,把外在可见的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三、拓展练习


  1.认一认,辨一辨。


  2.比一比。(哪个角大,哪个角小,让学生辩论。)


  由如何确定一个角的大小,引出做一个活动的角的活动,让学生比一比,看一看,从而说明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动态的角,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纸条张得越开,角就越大,纸条合得越拢,角就越小,由此渗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这也就达到了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的目的。]


  3.摆角。(用三根小棒摆出三个角)


  4.打擂台。(用三根小棒看谁摆出的角。)


  [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题目,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师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过的知识)


  1.师: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哪些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你是怎样画角的。


  2.质疑问难。


  [这既是本节课的一个总结回顾与整理,又是一个很好的放松活动,希望学生能从本节课中受益。]



相关文章

法制教育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法制教育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案大全2011-06-05
法制教育教案(优选6篇)

站立式起跑教案(优选6篇)

站立式起跑教案(一): 站立式起跑教案 教材:1、站立式起跑2、游戏:直线地滚球接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白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速度等素质,提高协调潜力。 2、技能目标:...
教案大全2013-04-04
站立式起跑教案(优选6篇)

学前班拼音ao教案(精彩4篇)

篇一:学前班拼音ao教案 汉语拼音 1 ao e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学前班拼音教案全集。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 o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
教案大全2019-08-04
学前班拼音ao教案(精彩4篇)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安全活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班安...
教案大全2013-08-04
小班安全活动教案(通用6篇)

《祁黄羊》教案【精简3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生字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故...
教案大全2011-03-02
《祁黄羊》教案【精简3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最新6篇)

奥尔夫音乐教案(一): 奥尔夫音乐教案:快乐的传递 一、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透过多种方式来表现乐曲节奏。 2、能够按乐曲的节拍进行整齐划一的传递活动。 3、透过传递,感受节奏游戏带来...
教案大全2014-03-03
奥尔夫音乐教案(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