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篇【推荐3篇】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篇 篇一:观察水的变化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
1. 水、冰块、水壶、水蒸气。
2. 适量的玻璃容器、温度计、盖子、温度计、纸巾。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一杯水,问学生水的性质是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水是液体。
2. 实验1: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块冰块,让学生仔细观察冰块的形状、颜色和状态。然后让学生将冰块放在容器中,观察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冰块变成水后,水的形状和颜色与冰块不同,但仍然是液体。
3. 实验2:教师将水壶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然后,教师将水壶里的水烧开,让学生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无色的气体。
4. 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水的三种状态:固体、液体和气体,并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变化过程。
5. 实验3:教师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让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然后,让学生将杯子盖上,观察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水的温度。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温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水会散热。
6. 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水的三种状态和温度的变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观察其他物质的状态变化,比如冰淇淋融化、水汽凝结等。
2. 让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水的变化。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篇 篇二:认识动物的生活环境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卡片,包括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
2. 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用图片或卡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动物,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外貌特点,并问学生这些动物生活在哪里。
2. 分类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将图片或卡片分成陆地动物、水生动物和空中动物三类,并让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
3. 讨论生活环境: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动物适应了不同的生活环境,并讨论这种适应是如何发生的。
4. 图片排序:教师给学生一组乱序的动物图片,让学生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将它们排序,并解释排序的原因。
5. 观察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或动物园进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
6. 小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并强调爱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
1. 让学生自己设计动物的生活环境展示,并分享给全班。
2.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动物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动物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性。
小学一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篇 篇三
【#一年级# 导语】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
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等。七、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教师与学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对植物生长作用的有关图文资料,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学习内容。)
(二)猜想假设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
(三)制定方案
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
(四)实验探究
1、交流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小组同学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观察、思考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
总结: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作用。
2、探究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教师出示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的植物,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思考“相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进行探究:不同种类的土壤对同一种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参与到各个小组中,引导学生注意的问题:
(1)要选择哪种植物与哪几种不同的土壤?
(2)要保持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把同样大小的豆苗分别种植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装有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浇同样多的水,放在相同的环境下。
动员学生:(实验需要长时间的观察,要坚持不懈的管理与记录。每一个月我们要召开一次
成果展示会,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本实验学习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时间观察。作为教师要提示学生进行中长期科学探究思想准备,要有坚持性,有目的对此方面加以训练。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自行设计实验、大胆猜想及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资料。
2、教师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
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手抄报、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
4、评价活动,主要开展自评与互评来评价,从搜集资料,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
(六)延伸创新
1、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
2、到田间地头去采访、调查《土壤与植物的关系》,并写出采访记录或调查报告。
设计意图: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知识,尤其是新科技方面资料,努力使活动落到实处。
八:教学评价设计:
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自评、互评、教师评,实物奖励,发放标志性科学奖章等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都可应用到科学教学中去,以此,调动小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而且这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九:设计特色简述:
1、把科学课程的目标落到实处。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2、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
我本着就近的原则给他们分组,每组学习的那个学生为组长,字写得的那个学生为记录员。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纪律、安全、组织、分配带材料等工作,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在教学中逐渐教会他们怎样组织实验、交流、带材料、作记录,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原则上让学生先自评、再在小组内评,再推荐优秀学生在班上评。
探究式教学是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承载着科学教学的所有价值,但现实却不能让我们每节课都这样做,我打算抓住那些利于探究的内容、核心内容、重要的内容设计并开展探究式教学,如果探究的问题超过两个,则次要的内容要用其它方法进行变通。探究时,要独立与合作结合起来,能分组做实验就分组做,不能分组做的老师要演示实验,不能演示实验的,要运用多媒体播放,不能播放的,要引导学生进行推理、设计。总之,尽自己努力坚决、合理进行探究式教学。
【篇二】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观察给根分类;
●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设计一个证明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的实验;
●会通过实验观察茎的运输功能。
知识与技能
●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以分成两大类:直根和须根;
●知道根的作用是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营养;
●认识形态各异的茎,知道茎的作用是运输养料和水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教师叙述: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继续走进植物的一生这一单元。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植物的根和茎。
二、动手实践,探究根源。
(一)通过观察、比较、描述、绘画及分类活动认识直根和须根,并了解根的作用。
1、学生观察实物,发现特点。
①教师出示菠菜与葱的实物让学生初步认识植物的根。
②让学生观察事先提供的菠菜和葱的根,发现他们的不同点。
2、学生畅谈观察结果。
学生观察完两种植物,将自己发现的根的不同形态描述出来。
3、教师适时小结。
教师适时点拨、画图,并得出结论,建立概念:像菠菜这样的根,有一条粗粗的主根,四周有一些侧根的称为直根;而像葱这种植物有许多粗细相似的根,就称为须根。根按形态有直根和须根之分。
4、按根的不同形态给植物分类。
①学生小组合作,给植物按根的不同形态分类。
(事先提供的植物:香菜、荠菜、菠菜、青菜、芫荽、葱、蒜苗、青草等。)
②汇报交流。
小组派一名代表带着实物到前面给大家说说他们的分类情况。
(学生会说出:我们将香菜、荠菜、菠菜、青菜和芫荽分为一类,他们都是直根;而葱、蒜苗和青草分为一类,他们都是须根。)
5、引导学生认识根的作用。
(学生说出:根能吸收水分;根能把泥土固定在植物的根上;根能将养料传给植物的叶子;根可以让植物长大。)
⑤教师小结:
根是植物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根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板书: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二)通过观察、比较、实验认识茎的不同形态,了解茎的作用。
1、认识茎的不同形态。
①【提供茎的不同形态的画面(竹子、牵牛花、丝瓜、西瓜)】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了解茎的不同形态。
②学生结合画面自由说说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的茎。
③学生仔细观察植物茎的不同形态,小组内讨论并试着给它们分别取名字。
④交流汇报。
教师用简笔画表示出各种不同形态的茎,并引导学生了解这四种地上茎的名字。
⑤教师小结:
这就是植物的茎按照生长状态分成的四种类型:直立茎、缠绕茎、攀援茎和匍匐茎。
3、通过实验了解茎的作用。
①了解实验内容,猜测实验结果。
过渡:刚才老师要求每组同学将竹子的茎插入装有红水的烧瓶中,现在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还可以猜测一下,竹子的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说出:竹子的茎可能会变红;竹子茎的内部可能会有红水;竹子的茎和叶可能会被红水染红。)
②实验操作。
A提出操作要求(将竹子的茎纵切或斜切;小组内要分好工;操作时注意刀的安全使用;注意仔细观察;做好实验记录和发言的准备。)
B学生动手操作,完成记录表格,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篇三】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实际地去观察、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遮挡物和屏;
2、可以之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4、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5、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6、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按教科书要求有目的、有步骤地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用线条和图形准确地进行记录。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间的关系。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实际地观察,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
【教学思路】
从生活现象出发,引出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活动探究规律,最后用规律解释现象,同时深化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器材准备】
每组一个手电筒(自带)一张4开的白卡纸、一块5厘米高的小木块,铅笔、尺子各一。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单元——光,我们学习第一课。板书课题“光和影”。
二、探究影子的秘密
1、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同学们做过手影游戏吗?你们会做什么样的手影?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影子游戏,做这个游戏需要什么器材呢?我们怎样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呢?
(后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提示观察的器材准备和方法,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的初始想法。学生可能说需要光源、物体,忽略了需要“屏”,也不一定会说出物体要挡住光才能产生影子。这时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总结影子产生的条件)
教师:各组准备好器材后可以开始实验了,还缺什么,可以到讲台上领取。实验成功的小组要准备汇报:看到手影了吗,怎样做才能看到自己的手影的,影子的产生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准备材料,开始实验。教师巡视。
大组汇报:通过汇报讨论,得出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挡光的物体、屏。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到影子的产生需要光,我们平时看见过哪些发光的物体?其中哪些是自己发光的呢?大家把见到的发光物体写出来,然后在自己能发光的物体上做记号。
小组活动。
汇报、总结:像电灯那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强调:不仅自己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影子的特点
教师:在影子游戏这个活动中,我们除了知道影子产生的条件外,还有什么发现吗?
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些活动继续探究光源和影子的秘密。大家能看懂教科书上三个活动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吗?
活动一影子随着光源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提示:光源位置的改变包括光线照射的角度和方向。角度可通过目测光线和水平桌面之间的夹角大致估计,方向用左、右、前、后描述。
教师示范并演示实验和记录方法。
活动二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提示:光屏和光源位置一定,只改变遮挡物离光源的距离。
活动三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提示:当光源垂直照射在物体的上面时,要使物体离开桌面才能看到影子。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总结:
(1)、光源的位置发生改变时,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会发生改变。光源照射角度小时,影子就长;光源的角度大时,影子就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的。
(2)、当屏和光源位置一定时,遮挡物离光源越近,它挡住的范围越大,在屏上形成的影子就越大。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有关。
教师:像活动三中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比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
三、巩固运用
教师: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了光的哪些知识?我们再做一次影子游戏,验证一下我们发现的这些规律:
1、改变光源的位置,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改变物体离光源的距离,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3、让光源照射自己的手的不同侧面,得到的影子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