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精简6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一

标题:探索自然,发现奇迹——春天的探索活动设计

引言: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对于幼儿来说,春天充满了无限的奇迹和发现。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春季探索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春天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点。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的春季探索活动设计,旨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活动名称:春天的奇迹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帮助幼儿了解春天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特点。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内容:

1. 探索春天的花朵

a. 带领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春季花朵,并引导他们观察花瓣的颜色、形状和气味。

b. 给每个幼儿提供一张花朵图片,让他们用彩笔在纸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春季花朵。

c. 让幼儿用塑料花瓣和绿色的纸板制作一束属于自己的春季花朵。

2. 发现春天的小动物

a. 引导幼儿观察春季常见的小动物,如蝴蝶、蜜蜂和鸟儿,并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b. 在户外环境中设置一个观察小动物的区域,放置一些小动物的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自由观察并进行讨论。

c. 制作一个小动物日记本,每天让幼儿记录自己在幼儿园中发现的春季小动物的观察结果,包括它们的名称、特征和行为。

3. 探索春天的天气

a. 引导幼儿观察春季的天气变化,并帮助他们认识不同天气对人和自然的影响。

b. 制作一个天气观察表,在每天的集会时间让幼儿观察天空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c. 安排一次户外天气观察活动,让幼儿在操场上观察天空的变化、风的方向和温度的变化。

活动结束: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制作成果,让幼儿通过展示和交流来巩固他们对春天自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二

标题:育人为本,培养创造力——幼儿艺术创作活动设计

引言:

艺术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艺术创作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本教案将介绍一种适合幼儿园的艺术创作活动设计,旨在激发幼儿的艺术天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活动名称:小小艺术家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幼儿发展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活动内容:

1. 自由绘画

a. 在艺术角落准备各种颜色的画笔、画板和颜料,让幼儿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b. 引导幼儿观察自然风景或生活中的物体,鼓励他们将所看到的事物用画笔表达出来。

2. 手工创作

a. 提供一些易于操作的手工材料,如纸张、剪刀、胶水等,让幼儿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

b. 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形状,创作出有趣的手工作品,如折纸、剪纸和粘贴画等。

3. 舞蹈表演

a. 学习一首简单的儿童舞蹈,引导幼儿学习舞蹈动作和节奏。

b. 组织幼儿进行舞蹈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舞蹈才艺。

活动结束: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示他们的艺术作品和舞蹈表演,让幼儿通过欣赏和交流来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作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增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三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儿歌所表现的天真烂漫的儿童情趣。

  2.指导幼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熟悉儿歌中间段的内容。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用的不同碗筷、饭菜等名称,尝试更换儿歌中原来的词,仿编儿歌,发挥幼儿的想像力。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1.操作卡片《逗蚂蚁》、电视、影屏展示台。

  2.准备不同材料的碗、筷。

  3.配有汉字的蚂蚁头饰。(数量和幼儿人数相同)

  (二)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了解不同材料的碗筷。

  3.熟悉常吃的饭菜名称。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

  1.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蚂蚁的情景,告诉幼儿:“老师今天要给小朋友朗诵一首叫《逗蚂蚁》的儿歌。”

  2.教师朗诵儿歌,注意一问一答部分的语音变化,朗诵应富有节奏感。

  3.出示图片,教师操作,提问:

  ①小朋友叫蚂蚁来干什么?

  ②小朋友请蚂蚁吃什么莱?吃什么饭?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③蚂蚁吃完了吗?怎么吃的?

  ④蚂蚁为什么是“哼唷哼唷搬得欢”?

  ⑤你有没有请蚂蚁吃过饭?吃的什么?

  ⑥如果你请蚂蚁吃饭,想让它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

  4.幼儿学习朗诵儿歌1―2遍,朗诵时,教师将幼儿分成两部分,问答两部分分开念,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仿编儿歌

  1.准备不同质地的碗筷。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请蚂蚁吃饭,吃什么?用什么筷子?用什么碗?”启发幼儿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实际来思考。

  3.出示各种不同材料制成的碗筷,如:陶瓷碗、塑料碗、木筷、竹筷、象牙筷等,教师示范仿编儿歌的中间4句:“什么饭?白米饭。什么菜?炒菠菜。什么筷?塑料筷。什么碗?陶瓷碗。”

  4.幼儿仿编儿歌,然后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朗诵自编的4句儿歌。

  5.幼儿自由仿编儿歌,将精彩的4句组合起来,成为一首新的儿歌。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画蚂蚁,剪蚂蚁,以加深幼儿对儿歌的理解。学会歌唱蚂蚁,充分感受此文字中的天真烂漫情趣。

  科学:了解蚂蚁的外形和习性。

  五、生活中渗透

  在生活中,运用已有知识仿编儿歌。

  六、环境中渗透

  制作蚂蚁手指套,供幼儿平时操作。

  七、家庭中渗透

  请家长朗读这首儿歌,让幼儿充分感受童年天真烂漫的情趣。

  八、活动评价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东营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xxx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在实验过程中了解玩具打气筒有“进气孔”和“出气孔”。

  2.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乐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玩具打气筒若干个(已经拆成两部分),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

  1.关键提问:“认识这个东西吗?你在哪里看见过这个东西?”

  (有的幼儿直接回答:“打气筒!”有的幼儿回想起了自己的经历:“我在公园门口看见过,叔叔踩几下就可以给气球打气了。”

  有的幼儿说:“三楼科艺廊就有,上个星期我刚玩过!”)

  2.关键提问:“这就是三楼科艺廊里的打气筒。以前玩打气筒前老师都事先帮你们装好了,可现在,打气筒上的管子不小心被一些小朋友拆下来了,你们有没有办法帮忙装起来?”

  (幼儿你一言我一语地叫嚷着——

  “这个简单!把管子插上去就好了!”

  “管子只要插在一个口子上,我觉得应该没有难度哦!”

  幼儿个个展现出驾轻就熟的样子。)

  【设计意图:在幼儿以往的经历中,他们见到或者玩过的都是安装好的打气筒,而这次实验提供给他们的却是拆分成两部分的打气筒。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教师仅仅将打气筒拆成了两部分。因此,实验要求并未吓倒幼儿,反倒激发了他们积极探索的欲望。】

  3.教师拿出拆开的打气筒,一字一句地说道:“仔细看哦,每个打气筒上都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还有一根细细长长的管子。现在,我们要仔细考虑,这根管子到底该插在哪个口子上呢?”

  二、幼儿预测安装结果

  (幼儿静心观察,他们发现,原来打气筒上不仅有两个口子,而且颜色也不一样,一个为红色,一个为蓝色。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红色有特殊的偏爱,班中16个幼儿居然有11人选择要把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他们一边说一边做,转眼工夫就纷纷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成功了!”“我装好了!”)

  关键提问:“你确定你装好的打气筒能用了吗?”

  (敏敏忍不住告诉同伴:“我和小玉都是插在红色口子上,你插在蓝色口子上肯定不对!”

  更多的幼儿则请求教师:“有没有气球?如果有气球,拿来试一试就知道打气筒好不好了!”……)

  【设计意图:幼儿预测安装结果时教师不动声色,仅让他们静心互相观察,这为幼儿提供了实验的空间,让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进行操作,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三、幼儿验证安装结果

  1.教师提供多个气球,供幼儿验证自己的安装结果,并要求他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验证过程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那11个幼儿很快败下阵来,他们发现管子插在红色口子上,不仅不能给气球打气,连那个打气筒也像坏了似的,刚踩下去就彻底瘪了。有不少幼儿第一个反应就是“打气筒是坏的!”“科艺廊的打气筒一脚踩下去还会弹回来,现在的这个怎么不弹回来呢?”他们一边说,一边去调换打气筒,可是,换来的打气筒依旧不见起色。好在,过程中很快也有人获得了成功,当他们欢呼时,一些幼儿发现那些成功的人是将管子插在蓝色口子上的……他们又迅速将管子换到了蓝色的口子上,这下终于成功了。)

  2.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的实验过程。

  教师鼓励已完成任务的幼儿去帮助没有成功的幼儿。

  【设计意图:对幼儿来说,能亲自动手给气球打气,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尽管有不少幼儿已经在幼儿园的科艺廊有过这样的经历,但这次是使用自己安装的打气筒,其成就感非同一般。其次,这次实验也有一个操作难点,有些幼儿不能完全捏紧气球,所以气球没有变大。此时,教师要助幼儿一臂之力,帮助幼儿获得更大的成功。】

  四、师幼共同探讨

  【设计意图:幼儿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坐在一起,共同围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开展讨论,这不仅为幼儿提供了表达的机会,也能帮助幼儿在其中获得一些关键经验。】

  1.关键提问:你们的实验成功了吗?

  (统计结果,全部成功。)

  2.关键提问:谁愿意拿着自己的记录纸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我将管子插在蓝色的口子上,结果一下子就成功了!”“我第一次实验没有成功,后来我看到卿卿的打气筒和我装的不一样,我就学她的样子,也把管子换到蓝色口子上,结果就成功了!”“我的气球老也变不大,是东东帮我捏紧了气球,不让气逃出来,我的气球就变大了。”……)

  3.关键提问:你们都知道管子应该插在蓝色口子上。只是,打气筒有两个孔,一个叫出气孔,一个叫进气孔。我搞不清楚哪个是出气孔,哪个是进气孔?你们觉得接管子的这个口,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尽管,最终每个幼儿都获得了成功。但面对教师这样的提问,很多幼儿还是犯糊涂了,他们之间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显然,幼儿并没有真正想过其中的奥妙。)

  【设计意图:此刻幼儿沉浸在探索成功的喜悦中,而对于打气筒,他们多半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时,由教师直接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原理。】

  4.关键提问:要是这边不堵住管子,那边我们不停地踩打气筒,猜猜管口这里能看到什么呢?

  (教师一边踩打气筒,一边提示幼儿盯着管口看,幼儿什么也看不见……

  教师继续踩,终于有幼儿领悟到:这里有空气出来,空气是看不见的。)

  5.关键提问:真有空气出来吗?能证明给大家看吗?

  (有幼儿用手凑上来,一下子叫起来:“是有空气出来的!”有幼儿拿来气球,说:“气球放在这里,气球会变大!”有幼儿凑过笑脸,说:“我的脸上能感觉到冷风!”有幼儿拿来了教室里的餐巾纸,放在管口,餐巾纸飘起来了。)

  【设计意图:这样的观察过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出气孔。当然,教师应该有所预见,很多幼儿会觉得空气流动是看不见的,所以,此刻教师不断地追问幼儿:“能证明给大家看吗?”旨在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验证空气流动的事实,这样的“眼见为实”能为幼儿建构起“出气孔”的经验。】

  6.关键提问:要是堵住管子,猜猜会怎样呢?

  (幼儿很自然地回答:“要是堵住管子,空气就出不来了!”可当幼儿看到教师用手严严实实地堵住管子,而打气筒变得鼓鼓囊囊,再也踩不下去时,他们大叫:“空气出不来了,空气被关在里面了,打气筒里都是空气!”)

  7.关键提问:“现在,你觉得连接管子的口子,是进气孔还是出气孔呢?”

  8.关键提问:“知道了出气孔,就很容易地明白哪个是进气孔。只是,空气从进气孔进去,又是怎么从出气孔出来的呢?”

  (幼儿在回忆刚才自己打气的过程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个幼儿的话最形象,也最经典:“外面的空气从进气孔进入打气筒,是我们用脚踩打气筒,所以这些空气没地方待了,就只能从出气孔里跑出来。”)

  9.关键提问:“如果,我在这里画一个打气筒,画上两个不同颜色的口子,你能用箭头画出空气是从哪里进来,又是从哪里出去的吗?”

  (教师鼓励幼儿修正自己的实验报告,并用箭头画出空气流动的线路图。)

  【设计意图:当幼儿能够在打气筒上辨别出“出气孔”时,对“进气孔”的指认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鼓励幼儿说说、画画“空气是从哪里进去,又是怎么出来的”,能帮助幼儿在不同的表述中真正理解、掌握使用打气筒时空气流动的过程。】

  五、师幼共同收拾实验室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教案 篇六

  活动来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是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感知和操作活动进行,它与幼儿的‘玩’往往是同一过程”。平时,我班幼儿在听录音机里的故事时,听过各种人物的声音和有关动物的叫声,对此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设计了这次重点培养幼儿听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尝试运用听、看等感官探究问题。

  2.培养幼儿初步分辨不同声音并进行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门铃若干(小狗、小鸡、小鸭),外观一样的彩色房子模型四个(其中一个是干扰)。

  活动过程

  1.用游戏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初步感知声音的不同。

  师:今天有几只小动物来看咱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了。你们快来看一看,都有哪几只小动物来了?

  幼:小狗、小鸡、小鸭。

  师:小动物可喜欢小朋友了,它们特别想和你们做游戏,你们快来和小动物们做游戏吧。但是玩完游戏后要告诉老师,你有什么新发现。

  幼:小动物能响。

  师:小动物都能发出响声,它们的声音一样吗?

  幼:小狗是“沙沙”的。

  幼:小鸡是“咣当咣当”的。

  幼:小鸭是“叮当叮当”的。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注意倾听门铃声音,用操作尝试的方法分辨不同的声音。

  师:三只小动物是特别好的好朋友,它们在一片绿绿的草地上建了三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可是房子一模一样。小动物们分辨不出到底哪个是自己的家。于是他们的妈妈就想了个办法,把每座房子都装上门铃,每家门铃的声音都不一样,每只小动物身上都带着一个和自己家门铃声音一样的门铃,这样他们就能找到自己的家了。现在,你们赶紧猜一猜,这几座房子都是谁的家。

  幼儿晃动手中的小动物,将小动物身上的声音与各房子的门铃声相对应。幼儿猜出门铃声后,教师播放与之相对应的小动物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晃动小动物。

  3.听声音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鸡、小鸭、小狗已经和小朋友们玩了很长时间游戏了,他们的妈妈想让自己的宝宝回家休息一会儿。现在,请小朋友听到门铃声后将动物宝宝送回家,可千万别送错家哟。

  动物妈妈晃动门铃叫小动物回家,幼儿送小动物回家,教师个别指导。

  4.巩固幼儿经验,再次送小动物回家。

  师:小动物们可喜欢小朋友了,他们还想和小朋友做游戏。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动物再领回来,每个小朋友领一只小狗、一只小鸡和一只小鸭。(强调“一只”)

  教师引导幼儿领小动物。

  师:刚才动物妈妈趁小朋友领小动物的时候,悄悄地搬家了。还好,动物妈妈在搬家的时候把它们的门铃也一起带着了,咱们再来听听搬家后小动物家的门铃声音吧。现在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再送它们回家吧。

  教师个别指导。

  幼儿送动物回家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幼儿互相纠正。如,这里怎么又有小狗又有小鸡呢?咱们一起来听听这间房子到底是谁的家。晃动门铃,引导幼儿将声音进行对比。

  活动延伸

  科学活动:门铃声音从哪来。

  引导幼儿将门铃拆开,感受制作材料,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和探索的兴趣。

相关文章

幼儿生活小常识总结【推荐6篇】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
幼教资料2012-04-08
幼儿生活小常识总结【推荐6篇】

家长给幼儿孩子评语(推荐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评语的经历,对评语都不陌生吧,评语能够帮助被评价对象不断地接近于目标、达到目标,使取向目标的行为得到强化,背离目标的行为得到弱化。什么样的评语才是好的评语呢?下面...
幼教资料2013-01-04
家长给幼儿孩子评语(推荐6篇)

幼儿园开学温馨提示语【优秀6篇】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提示语吧,提示语就是对人物说话时的表现进行记叙描写,提示一下当前的情况。那么什么样的提示语才是好的提示语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开学温馨提示...
幼教资料2015-08-08
幼儿园开学温馨提示语【优秀6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精简6篇)

2020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范本1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
幼教资料2013-06-05
幼儿园中班健康活动教案(精简6篇)

幼儿园园所文化标语【经典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标语都不陌生吧,标语是在宣传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达到某种宣传目的口号。那么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园所文化标语,...
幼教资料2013-06-07
幼儿园园所文化标语【经典3篇】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评语(实用3篇)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评语【整合版】 【#亲子教育# 导语】评语可不光是给家长看的,更是写给孩子的。所以老师们一定要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来表述,这不仅能体现老师的专业,更是对孩子的期望与鼓励。那么,如何写出贴...
幼教资料2017-05-06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评语(实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