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优选4篇)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篇一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的生活与发展,以及地球的自然环境。在初一上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1. 地理的基本概念:地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形成、演变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地理的研究范围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人类的社会生活、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等。
2. 地球的基本构造: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一层岩石层;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铁和镍组成。
3. 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个运动。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造成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公转是指地球绕着太阳运动,一个公转周期为365天,形成了四季变化的现象。
4. 地球的气候带:地球的气候带主要由纬度和地形等因素决定。从赤道向两极方向,可以分为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带气候带位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寒带气候带位于极地附近,气温极低,降水很少。
5. 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国是一个自然条件复杂多样的国家。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地形多样,包括高山、平原、丘陵和盆地等;气候多样,分布有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带;水系丰富,包括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植被多样,有森林、草原、沙漠和湿地等。
以上就是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掌握地球上不同气候带的特点,以及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篇二
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表层的学科,它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在初一上学期的地理课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点。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知识点。
1. 地理的研究方法:地理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模拟实验和统计分析等。实地考察是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地理信息;模拟实验是指通过模拟装置或计算机模拟,模拟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统计分析是指收集和整理地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2. 地球的形状和尺寸:地球呈近似于椭球形,不是完全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5千米。地球的面积约为510100000平方千米。
3. 地球的水资源:地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海洋水、淡水和冰川水等。海洋水占地球表面的97%,是地球上最大的水资源;淡水占地球表面的2.5%,其中绝大部分是冰川水;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
4. 中国的经纬度:中国位于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之间。中国的东西距离约为5500千米,南北距离约为5500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
5.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发生的具有破坏性的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洪水等。防灾减灾是指通过科学的预测、监测和控制措施,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以上就是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的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理的研究方法,掌握地球的形状和尺寸,了解地球的水资源,掌握中国的经纬度,以及学习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这些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篇三
一、地图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4.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①周围低,中间高,表示山顶;②周围高,中间低,表示盆地;③两山顶之间的地方是鞍部;④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⑤等高线中间高,两侧低的地方是山脊;⑥中间低,两侧高的地方是山谷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初一上学期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 篇四
一、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