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优质3篇)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篇一
中国古代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历史是一部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涵盖了从远古时代一直到清朝结束的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作为高一学生,我们应该熟悉并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的文化传统。下面是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的知识点:
1. 三皇五帝和夏商西周
中国古代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说时代。夏商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
2.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变革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孔子的思想、各国的兴衰以及兵器的进步等。
3. 秦汉两代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实现了中国的统一,并建立了中国的封建制度。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它是秦朝的继承者,延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4.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从封建社会向农民起义的社会过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晋朝的文化繁荣以及南北朝的政治斗争等。
5. 唐宋元明清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巅峰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唐朝的继承者,继承了唐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是蒙古帝国在中国建立的政权。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是元朝的继承者,继承了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是明朝的继承者,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我们的文化传统,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演变。这些知识点不仅是我们高一历史必修三的学习内容,也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篇二
世界古代史纲要
世界古代史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从人类文明的起源一直到中世纪结束的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作为高一学生,我们应该熟悉并了解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文明的发展。下面是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的知识点:
1. 文明的起源
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最早的文明出现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这些文明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等。
2. 古代帝国
古代帝国是世界古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帝国包括古埃及帝国、古巴比伦帝国、古波斯帝国、古印度帝国、古希腊罗马帝国等。这些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
3. 民主的起源
民主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它起源于古希腊城邦时期。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民主制度的城邦,它为后来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4. 基督教的兴起
基督教是世界上三大主要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代罗马帝国的犹太教派生出的基督教,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广泛信仰的宗教之一。
5. 中世纪封建社会
中世纪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封建社会的时期,标志着人类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中世纪的重要事件包括封建制度的建立、封建领主的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世界古代史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历史的演变。这些知识点不仅是我们高一历史必修三的学习内容,也是我们了解世界历史的基础,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篇三
【#高一# 导语】学习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走走停停便难有成就。比如烧开水,在烧到80度是停下来,等水冷了又烧,没烧开又停,如此周而复始,又费精力又费电,很难喝到水。学习也是一样,学任何一门功课,都不能只有三分钟热度,而要一鼓作气,天天坚持,久而久之,不论是状元还是伊人,都会向你招手。®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上学期历史必修三必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一】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
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
(2)饮食:西餐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村”、“花园”、“别墅”、“公寓”等。
(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2)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入国际潮流。
3)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职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2).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转变。
(3).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
活的需要。(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
1、报刊:①.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②.《昭文新报》一般认为是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③.戊戌变法时的《时务报》、辛亥革命时的《民报》、五四运动时的《新青年》等,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方面有着重大启蒙作用。④.新民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创办了《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⑤.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要舆论工具,与之并存的《光明日报》等其它类型的报刊,内容丰富。⑥.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恢复了生机。
2、电影:①19世纪末,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中国。②.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③.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④.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左翼电影为主流的中国电影事业相当发达,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的《渔光曲》,在1935年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遍大江南北,后来成为我国的国歌。⑤.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一些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纷纷搬上银幕。⑥.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3、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电视技术(如卫星传送)的进步,电视逐渐普及。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4、互联网:①.报纸、广播、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网络媒介”同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②.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③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