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优选6篇】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一
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在初三化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化学知识点,下面我将对其中的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如氧气、金属等;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
二、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新的化学变化。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始终成立。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将所有已知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相邻元素的性质有规律可循。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性质和规律。
四、离子与离子键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正离子带正电荷,负离子带负电荷。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离子晶体,如氯化钠(NaCl)。离子键的特点是电性大、熔沸点高、导电性能好。
五、酸、碱、盐
酸是指能产生氢离子(H+)的物质,碱是指能产生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得到的物质。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六、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原子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的反应。氧化剂是指能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给出电子的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伴随着氧化和还原的过程。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物质的分子结构
物质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其性质。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常见的化学键有共价键和离子键。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如氧气(O2);离子键是通过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力吸引形成的,如氯化钠(NaCl)。
二、溶液和溶质
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溶剂是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是被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三、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一种能够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发生颜色变化的物质。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酚蓝等。酸性溶液下,酸碱指示剂呈红色或红色偏黄;碱性溶液下,酸碱指示剂呈蓝色或蓝色偏绿。
四、化学能与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能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够释放出的能量。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物质量或生成的物质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物质状态、催化剂等。
五、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沸腾
凝固是物质由液体转变为固体的过程,熔化是物质由固体转变为液体的过程,沸腾是物质由液体转变为气体的过程。在凝固和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在沸腾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也保持不变。
以上是初三化学知识点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通过实验和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和思考。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一、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3、金属之最: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5、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
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合金
铁的合金
铜合金
焊锡
钛和钛合
金
形状记忆金
属
生铁 钢 黄铜 青铜: 成分
含碳量
2%~4.3% 含碳量
0.03%~2% 铜锌
合金 铜锡
合金
铅锡
合金
钛镍合金
备注
不锈钢:含铬、镍的
钢 具有抗腐蚀性能
紫铜为纯铜
熔点低
注: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1)熔点高、密度小优点
(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
(3)抗腐蚀性能好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三、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四、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6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2)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
是Fe2O3 )
2、铁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四
【知识梳理】
一、化肥
1.植物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素为、、、等。
2.根据所含植物营养元素的不同,化肥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各种肥料的作用
化肥种类
主要作用
常见化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4.常用的铵态氮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复合肥料:含有氮、磷、钾中_______________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举例:
6、.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向肥料中加入___________会释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利用这一反应可检验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或检验某一化合物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二、农药
1.农药对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农药因毒性强、药效持久、残留时间长,在消灭病虫害的同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家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药。
2.波尔多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而成的,有关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能用铁桶来盛放吗?。原因:。
【知识导学】
本节知识点多,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总结。
1.对于化肥的作用进行强化记忆。
2.铵盐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防止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3.了解一些常用农药如波尔多液的名称、成分及配制方法。
【疑难突破】
1.为什么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硝酸铵、氯化铵、碳酸铵、硫酸铵)
2、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基本计算
尿素的化学式CO(NH2)2
(1)、相对原子质量
(2)各元素的质量比
(3)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120克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5)多少克尿素中含有56克的氮元素?
(6)某尿素的产品中氮元素质量分数仅为28.0%,则该产品中尿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五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1、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试管损坏。
2、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六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不带电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
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