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最新6篇)

六国论教案 篇一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因此,在历史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经典教材,通过教案的设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六国论》的精髓。

教学目标:

1.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3.分析《六国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教学内容:

1.背景知识介绍: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刘备的身世背景。

2.核心观点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如六国争霸、权谋政治等。

3.文本分析:选择《六国论》中的几段重要文字,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4.思考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六国论》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活动:

1.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展示六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和《六国论》的作者刘备的生平,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背景。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六国论》文字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3.文本解读:选择《六国论》中的几段重要文字,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帮助他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方式。

4.思考题讨论:提出一些与《六国论》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参与度、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书面作业:布置与《六国论》相关的书面作业,评价学生的文字表达和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六国论》的重要观点和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国论教案 篇二

《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文化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它不仅深刻地揭示了战国时期六国相互争霸的政治现象,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六国论》的精髓。

1.背景知识介绍:向学生介绍《六国论》的写作背景,包括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作者刘备的身世背景。通过了解背景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

2.核心观点解读:引导学生分析《六国论》中的重要观点和思想,如六国争霸、权谋政治等。通过对这些观点和思想的解读,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3.文本分析:选择《六国论》中的几段重要文字,帮助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理解,掌握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4.思考与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六国论》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通过思考和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六国论》的重要观点和思想,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他们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六国论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预习提示”共4小段。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黑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③洎()牧以镵()诛

  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

  ②()粮而景从

  ③悉使()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尽之标

  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

  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①

  ②

  ③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六国论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掌握本文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一词多义

  3、能背诵全文,并准确地翻译重点语句和语段

  [学习重点]

  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作者介绍: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

  三、解题:

  1、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2、战国七雄地图(见课本)

  3、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六国论》属于政论还是史论?——史论。

  四、写作背景: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软弱的一个王朝。宋太宗以后,国势就渐渐衰弱。宋朝初年,北边已经有敌国契丹,宋仁宗时,西边又出现了敌国西夏。宋朝受着这两个国家的威胁和侵犯,却不敢对他们进行坚决的抵抗,只想用屈服妥协的办法,向他们纳银输绢换取和平。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一○○四年),与契丹(后来称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朝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一○四二年),契丹派使者到宋朝要求割给他们晋阳(现在山西省太原市)和瓦桥(在河北省雄县易水上)以南十县的土地,结果定盟由宋朝每年给契丹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庆历三年,西夏向宋朝上书请和,宋朝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宋朝这样一再向敌人屈服妥协,结果增加了敌人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带来无穷的后患,而实际上并不能换得和平。

  五、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率()赂()秦耶暴()霜露思厥()先祖父与()嬴

  洎()牧以谗诛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六、文本研读

  1、整体把握:速读课文,感知文体和文章内容,并梳理结构脉络

  明确: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第一部分(第一、二节),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节),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节)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2、研读第一部分

  (1)重要词句:

  兵不利(兵器)赂秦而力亏(连词,承接)破灭之道(途径,引申为原因)六国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丧,率(全,都)赂秦耶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盖(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2)文段分析:

  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本部分从几个方面论述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③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3、研读第二部分

  (1)重要词句:

  秦以(用)攻取之外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固()不在战

  思厥(其)先祖父(祖辈父辈)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然后()得一夕安寝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至于()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以地事()秦此言得()之()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不赂秦始()速(招致,动词)祸焉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革灭()殆()尽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名爱其地刺客不行()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文段分析:①这两段文字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的?

  明确: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②用一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③本段怎样论述赂秦的危害?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本节先总述秦国在攻取之外,接受韩、魏、楚献地的情况:“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后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比战胜所得要大百倍,而三国赂秦所失比战败所失也要大百倍,可见赂秦带来的损失之大。再具体形象地描述赂秦者是怎样陷入“力亏”的境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写“奉之弥繁”“得一夕安寝”以后,秦兵又至的逼人情势,这样就自然地引出结论,揭示以地事秦的危害和必然后果。对比论证的方法。

  ④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⑤第四段中哪一句话能够概括齐国灭亡的原因?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⑥试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⑦请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⑧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七、作业:

  背诵第1-4自然段,能默写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文本研读

  1、研读第三部分

  (1)重要词句:

  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日()削月()割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苟(假如)以天下之()大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文段分析:①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明确:第五自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由评论六国灭亡,总结历史教训,过渡到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的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呜呼……以趋于亡”是承上,继续证明“弊在赂秦”的论点,并且为六国设图存之道:一是用谋臣,“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三是六国联合,“并力西向”。用的是假设论证。具体的说,假如六国不赂秦而自强,而对秦齐心协力作战,那么,他们就不至于灭亡。现在六国害怕秦国而赂秦,因此,他们终于灭亡。段中连用“悲夫”、“呜呼”两个感叹词,表达惋惜之情,突出表明六国灭亡教训沉重。“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表达了这样的意图:“为国者”有两层含义,明指六国的统治者,暗指北宋的统治者,一语双关。由这句启下引出第六节,就很自然了。

  ②第六自然段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课文总结:

  文章在一个“赂”字上,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论述,论古即是论今。相隔千余年的事为什么能够放到一起来相提并论呢?因为作者找到一个切入口——历史与现实的共同点,六国与北宋皆是采取屈辱求和的对外的策略。本文以借古讽今的手法,运用对比、类比推理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的方法,充分论证了六国破亡的原因,劝谏北宋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以六国为借鉴,对辽、西夏的侵犯奋起反抗。苏洵《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

  四、字词句梳理

  特殊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洎牧以谗诛

  5、赵尝五战于秦

  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词类活用:

  1、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以礼相待)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译为击退)

  “以”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作业:背诵全文

  课课练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洎(jì)牧以谗诛不得下咽(yàn)奉之弥(mí)繁

  B、弊在赂(lù)秦弃之如草芥(jiè)率(lǜ)赂秦耶

  C、暴(bào)霜露革灭殆(dài)尽之际小则获邑(yì)

  D、胜负之数(shù)思厥(jué)先祖父与(yǔ)嬴而不助五国也

  2、下列句中的“以”字,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D.洎牧以谗诛

  3、选出加点字“而”不表转折的一项()

  A、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C、故不战而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4、选出没有活用现象的句子()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C、故不战强弱胜负已判矣D、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5、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含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思厥先祖父

  ③然后得一夕安寝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剌客不行,良将犹在

  ⑥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⑧、至于颠覆

  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③⑤B、②④⑦C、⑥⑦⑧D、①⑤⑨

  6、翻译下列各句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以赂秦之地封……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③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

六国论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2.理解:弊、率、完、患、暴、判、速、再、数等词语的意义。

  归纳: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了解使动用法。

  教学设想:

  本文不同于纯粹论史的文章,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重点是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及背景,整体把握课文,研习一、二段。

  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伙伴们学得好,但后来取古人之文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取来,终是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害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宏伟”。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三人(三苏)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之者,皆为之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

  2.导语设计: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3.听课文录音,介绍背景,了解写作意图。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六国论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作者,通读课文,疏通文字。

  教学步骤

  1、解题:“六国论”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上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2、简介作者:苏洵,宋朝眉山人,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中著名散文家。苏洵为文,学《孟子》、《荀子》、贾谊、司马迁诸家,尤以《战国策》为主要楷模。

  3、课文通读:请两名学生分段朗读全文,教师正音。

  4、疏通文字:着重讲清下面加黑的词语:

  其实(其实际,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副词“其实”)思厥先祖父(他们的)秦之所大欲(所字结构,可译为“最想得到的”)子孙视之不甚惜(对待)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强弱胜负已判矣(分)终继五国迁灭(革、改变)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始速祸焉(招致,类成语“不速之客”的速)革灭殆尽之际(几乎)以事秦之心(侍奉)从六国破灭之故事(从:跟随、重蹈;故事:旧事、前例)

  5、作业:熟读课文,掌握以上加黑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分析(与《过秦论》作比较)。

  教学步骤

  1、课文分析:

  问:本文一共5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明确: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段,提出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第二部分为2、3段,围绕中心论点,提出两个分论点——“赂秦而丧”、“不赂者以赂者丧”——分别论证;第三部分为4、5两段,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问: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5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问: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

  2、与《过秦论》作比较分析:

  问:《六国论》与《过秦论》两文比较,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明确:同,两者都是史论;都是借古讽今,用历史旧事来讽喻今事;两文最后都用了比较法来说明道理,劝谏统治者。异,两者的议论结构不一样,《六》文先提出论点,然后论证,《过》文先叙述历史过程,然后从中引出论点;两文劝谏当权者的内容不一样,《六》文主张坚决抵御外侮,《过》文劝说统治者施以仁政;两文语言形式不一样,《六》文以议论性语言为主,而《过》文以记叙性语言为主。

  3、集体朗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4、作业:

  ①“思考和练习”三、四。

  ②预习《伶官传序》。

相关文章

《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设计【经典3篇】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二、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三、练习给课文各段...
教案大全2011-04-07
《小英雄雨来》优秀教案设计【经典3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5篇...
教案大全2018-01-05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最新6篇】

小马过河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马...
教案大全2016-02-05
小马过河教案(实用6篇)

大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推荐4篇)

学习在手指印上添画的技能,尝试在手指印上添画变出各种形象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欢迎参考! 大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一 美丽的手指印画 价值取向:...
教案大全2018-06-03
大班美工区角活动教案(推荐4篇)

《故乡的榕树》课文教案【实用3篇】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 (二)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三)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 二、课文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
教案大全2018-08-05
《故乡的榕树》课文教案【实用3篇】

乡愁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乡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愁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
教案大全2011-01-01
乡愁教案(经典6篇)